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2019-03-19 03:14王欢刘春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5期
关键词:维持性家属血液

王欢 刘春城

研究显示, 有69%左右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这会加快患者心率, 促使其血压提高,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1]。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还能利于提高血液透析效果[2]。本研究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了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 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自愿合作;②智力正常;③不存在意识与精神障碍;④病情稳定,不存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⑤行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②不愿参与;③存在认知与精神障碍;④存在严重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2~78岁, 平均年龄(59.68±6.35)岁;男26例, 女18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别为9、10、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60.29±6.28)岁;男29例, 女15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别为10、8、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同意, 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 向患者讲解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性, 告知其治疗的目的、方法与意义;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锻炼, 以此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加强饮食调节, 避免食用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食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与患者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临床上, 医护人员与患者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也属于治疗方式的一种, 在患者第一次进入透视室时, 医护人员要对其加强健康宣教, 向其介绍医院环境以及技术水平, 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充分认识, 认识到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邀请接受过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 帮助患者对血液透析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给予患者充分理解与支持, 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 促使患者感受到信任感、亲切感与安全感, 对自身病情进行正确认识, 提高治疗配合度, 改善生活质量。

1.2.2 减轻患者的社会不适感 通常情况下,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家属需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 大部分家属严重缺乏社会支持与经济压力。除此之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属于一个特殊群体, 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会对患者疾病康复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部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均来源于家庭。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家属构建平等的合作关系, 以轻柔的语气、热情的态度以及真挚的感情与患者进家属进行交谈, 对患者家属的倾诉认真倾听, 使其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最大程度上避免对患者家属产生不良刺激, 通过患者家属的良好心态来引导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1.2.3 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 透析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 以此来减轻患者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放松心情, 在舒畅、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与护理满意度。①心理状态[3]:采用SDS与SAS进行评价, 两量表均有条目20个, 各条目评分为1~4分, 评分越高, 表示症状越严重。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 总分为100分, 满意度与得分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比 护理前,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比(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比( ±s, 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对比, 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4 53.02±4.07 32.05±3.12ab 53.95±4.02 32.56±3.18ab对照组 44 52.69±4.85 42.56±4.05a 53.69±4.08 45.62±3.65a t 0.3457 13.6365 0.3011 17.8953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62±2.58)分, 高于对照组的(75.67±2.4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9785, P<0.05)。

3 讨论

临床上,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一种常用方式。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虽然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期均延长, 但难以将肾脏完全替代,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4-6]。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属于一个特殊性群体, 病程长, 维持治疗需要大量资金做基础, 环境、社会、心理以及生理等因素均会对透析患者病情产生影响。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属于主体, 为了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人员自身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给予患者尊重、理解,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真心实意的帮助[7,8]。本研究中, 护理后,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62±2.58)分, 高于对照组的(75.67±2.4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9785, P<0.05)。提示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针对性心理干预, 有利于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 提高护理满意度。这得益于本研究通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等措施, 有利于加强患者对疾病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认识与了解, 将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度提高, 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回归社会体系。

综上所述, 对血液透析患者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提高护理质量,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维持性家属血液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