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2b氧喷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9-03-19 03:14吴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5期
关键词:干扰素病毒性消失

吴晔

肺炎是由不同的疾病微生物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是儿童最多见的下呼吸道疾病。近几年, 随着病原学的变迁及疾病谱的改变, 因病毒导致的小儿肺炎呈逐年递增趋势[1]。病毒性肺炎大多是由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引起的肺部炎症, 发病率较高, 可爆发或散发流行, 常见于婴幼儿, 此类患儿机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自身抵抗力较低、恢复能力较差, 如治疗不彻底, 易反复发作, 并可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 严重者可累及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损害, 可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状况及发育情况,治疗不及甚至可危及患儿生命。目前为止, 临床上尚无针对抗病毒的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提高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本科住院的病毒性肺炎患儿,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氧喷,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住本院儿科病房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 在此期间所有住院患儿入住本科室行相关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试验及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检查等确诊。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1个月~5岁, 平均年龄(3.11±1.03)岁。观察组患儿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3个月~5岁, 平均年龄(3.06±0.88)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①所有患儿临床表现均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中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5岁。排除标准:①有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 脑及肝、肾、消化道等重要器官基础性疾病;②干扰素过敏者;③严重营养不良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住儿科病房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及祛痰止咳等基本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S20000013]氧喷治疗,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进行氧喷, 2次/d, 连续治疗5~7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咳嗽气喘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发热、咳嗽、气喘气急等临床表现症状明显缓解, 肺部啰音消失, 呼吸音正常, X线胸片反映显示肺部的炎症基本吸收;有效: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 痰量明显减少, 咳嗽和气促等临床症状减轻,检查肺部啰音明显减少, X线胸片肺部炎症部分吸收;无效:均未达到以上要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咳嗽气喘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s, d)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咳嗽气喘消失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观察组 60 6.42±1.22a 4.04±1.52a 4.12±1.35a对照组 60 8.11±1.32 5.18±1.49 6.15±1.02 t 7.28 4.15 9.29 P<0.05 <0.05 <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食欲不振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食欲不振2例, 腹泻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 P>0.05)。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 多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向下蔓延所致。该病发病机制复杂, 多因病毒从鼻咽部侵入气管、支气管以至肺部, 引起气管的上皮细胞肿胀坏死, 导致小支气管、肺泡及肺泡间质不同程度的炎症, 发生免疫损伤, 导致通气和换气障碍。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的比例可高达全部病死率的1/4。因此, 病毒性肺炎一直是造成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2]。干扰素是临床上应用的一种广谱、高效的抗病毒制剂[3]。其本质为蛋白质, 是具有抑制细胞分裂, 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的细胞因子, 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4]。其抗病毒原理是通过诱导靶器官使其细胞转录出翻译抑制蛋白(TIP)-信使核糖核酸(mRNA)蛋白, 指导合成TIP, TIP与核蛋白体结合使病毒的mRNA和宿主细胞的核蛋白体结合受到抑制, 从而使病毒的繁殖受到阻碍, 而不是通过对病毒直接进行杀害, 同时,干扰素还可增强对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的活力, 使产生免疫调节作用, 增强抗病毒能力[5]。干扰素的一般给药方式包括肌内注射和雾化吸入, 本院采用氧气雾化吸入, 利用高速氧气气流, 使药物干扰素随患儿呼吸进入呼吸道, 到达肺部后, 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起到抗病毒作用, 能迅速提高病灶的局部药物浓度, 效果比较显著, 且较肌注无明显痛苦, 婴幼儿对此雾化方法更加容易接受, 从而增加了治疗依从性[6]。

综上所述, 氧喷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且能调节细胞免疫,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安全性好, 更能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有较高的实践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干扰素病毒性消失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