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星华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常见的生源素质不均衡、教育存在瓶颈期、教学条件跟不上、实践机会相对少、校企合作不顺畅等问题,提出借鉴国外经验、引进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方法、结合实践活动、利用质性评价等对策,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 艺术设计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B-0020-02
艺术设计是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综合学生的艺术素养及社会素养。中职艺术设计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艺术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平稳就业,为社会提供专业型艺术人才。中职艺术设计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特点,根据社会需求,培养有市场针对性的艺术人才,使中职生真正掌握艺术设计技能,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
一、中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生源素质不均衡。就读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生理年纪较小、学习观念不强、学习积极性差、对待学习态度不够严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对中职艺术设计缺乏激情,对将来的学习生活、就业取向不明朗,不能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中职艺术设计学习中。
(二)教育存在瓶颈期。当前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课程安排有些偏离实际应用,随着社会变化发展,学校应该适当调整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很多学校在开设这门专业之前,并没有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调查分析,只是盲目跟风开设,导致在课程设计上有所偏差。在分析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显然缺乏技巧和特色,学生也难以学到有用的知识。
(三)教学条件跟不上。中职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需要结合当前的一些流行元素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但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无论是教师素质,还是教学设备或方法,都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中职艺术设计教学效率。
(四)实践机会相对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采取理论式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上有些不适应,甚至无从下手。此外,由于中职学校发展较快,对教师的需求量也随着增加,但是在扩大教师队伍的时候并没有做好把关工作,导致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五)校企合作不顺畅。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是三年制,通常最后一年都要求学生到企业实习。然而实际上,当学生真正寻找实习单位的时候,很多企业会担心学生技术不到位而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导致很多学生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甚至不少学生根本找不到实践的空间和机会,学生自然会感受到很大的挫败感。
二、中职艺术设计教学策略
针对当前中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中职学校应该做出一些调整,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中职艺术设计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下就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以供参考。
(一)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师资力量。国外的艺术设计教学比我国开始得早,发展的时间更长一些。想要提升中职学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效果,应该积极地借鉴或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中职学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师资队伍体系。当前很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并不是科班出身,艺术设计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限制着中职学校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加上有部分教师不太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以致缺乏现代化元素的引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就更难。
中职学校需要重视教师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培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学校对在职的教师,应该多组织或开展一些教学培训,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和实践技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还可以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一些企业的设计主管或骨干到学校给教师进行实践培训,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流行设计概念,做到与时俱进。其次,在招聘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时候,学校要去一些名校或者名企挑选一些优秀代表,更好地补充学校的教师力量,同时大胆尝试聘请一些企业一线设计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努力打造一支属于学校的高素质艺术设计教师队伍。
(二)引进教学设备,提升教学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艺术设计教学更是与信息技术同步发展的学科教学。由于艺术设计涉及很多的设计软件操作和现代化手段,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做好艺术设计教学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和升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传统教学中,仅仅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就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中职学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从硬件和软件上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空间。
首先,硬件上,学校需要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电脑设备进行系统更新或更换,确保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的顺利开展,讓艺术设计教学紧跟时代的节奏。因为艺术设计很多时候需要浏览及收集大量的现代化信息,从而积累更多的艺术素材,拓宽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灵感。其次,在课程上,教师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设计好相关的实践专业课程,及时做好应用软件的更新及应用,让学生更快接触到新技术。当学生提前接触到新技术,才能有更充分的时间不断学习和练习,从而提高艺术设计教学的实效性。此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做好相关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了解岗位所需掌握的技能和使用的软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使其更快地适应企业的要求。
(三)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艺术触觉敏感度,引入更多的新元素和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实现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学目标。当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采取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优化教学,进而真正提升艺术设计教学的质量。例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微课教学法等,以下就其中一种快乐教学法进行具体分析。
快乐教学法的整体教学氛围以轻松、活泼、和谐为基调,侧重心理体验、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的心理快乐享受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获取知识。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功底和设计实力,用广博的知识感染和吸引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以优美的言词和丰富的设计理念进行教学,打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艺术设计的美好和乐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生动的表述方式,或引入一些具有艺术气息的故事、文本等,进一步打开学生内心的世界和心智,让学生领略艺术的魅力和绚丽,充分调动其多觉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艺术设计教学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有一定的要求。假若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普及,不但会让学生丧失对艺术的兴趣,还会限制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结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促进艺术设计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对能力,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学会发现问题,又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更好的艺术创作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专业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专业技能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又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好的技能锻炼。技能大赛的目标非常明确,很适合学生进行实训和练习,在高强度的训练力度下,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必定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学会与其他对手进行分享交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亦有促进作用。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艺术设计社团,通过一些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组织社团成员参观美术馆、展览会等艺术类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和形式,激发全体学生对艺术设计教学的兴趣,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五)利用质性评价,转化评价方式。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良好的评价体系对整体教学有很大影响。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也是给予学生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在传统评价体系中,教师一般以成绩来权衡学生的学习情况,显然在当前这种主观的评价方式已经很落后,也不适合学生长久发展的要求。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意识到,教师不是教学的唯一主体,对艺术教学的评价应该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评价,给予学生综合、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质性评价指的是对艺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两大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让教学评价更有意义和更为客观,更好地弥补传统量化评价的单一性。毕竟艺术是相对抽象的学科,假若进一步对艺术进行量化,会失去艺术本身的意义和创造性。艺术评价更应该侧重于过程和发展,而不是关注艺术的成绩。
综上所述,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寻找新路径和新思路,明确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思想,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竞争力,成为“实战”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玉华.中职艺术设计教学评价方式探索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1(12)
[2]姚令華,嵇丽娜,高连海.实践型工作室教学模式之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2)
[3]曹 治,郭林森.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创新思维[J].职教论坛,2011(17)
[4]车焱森,韩玉婷.中英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比较[J].江苏教育研究,2017(3)
[5]张 吟.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困境及解决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6(21)
[6]王丽芳.艺术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意义层次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12)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