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到“心赏”

2019-03-18 11:49阮丽骅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2期
关键词:视界欣赏娃娃

阮丽骅

童话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资源。童话类作品形象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学生以注重故事情节为主,这类作品蕴含的深刻含义以及藏在情节背后的语言形式往往被学生所忽略,使得这类课文的文学审美功能未能得到发挥。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应该要讲究策略,让学生从表面的欣赏到从心底悦纳作品的本质,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丰富阅读,保持新鲜感

学生阅读童话,总是带着阅读期待的。但是,这种阅读期待却极容易消退或消失。丰富学生的阅读期待,目的是调动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时刻保持阅读的新鲜感,从而主动展开与童话作品的对话。

问题串联法 “问题”是保持阅读期待的简洁又有效的方法。如《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的问题三步曲:上课前的质疑导入“大象的耳朵什么样”“那么大的大象的耳朵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学生猜猜想想,充满期待;课中的线索引路“小动物们分别怎么说的”“大象的想法怎么改变的”;结尾处的画龙点睛“‘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如果你是大象,你会怎么想呢”。这些问题,既带着学生一步步走进大象的内心世界,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让他们的阅读始终有所期待。

视觉阅读法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以形象为主,他们更愿意阅读绘本,或者带图画的文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插图或者创造插图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要下雨了》这篇知识童话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插图引发学生猜故事、说故事、演故事的阅读活动。而《雪孩子》的教学,可以把观看经典动画《雪孩子》与读课文相结合。视觉上的阅读会转化为学生对文字的“悦读”,时刻保持新鲜感。

阅读融合,形成生發点

童话作品与学生的阅读视界有相统一之处,同时也有矛盾之处。教师应该要想办法将童话作品中的形象、意蕴、语言与学生的阅读视界相融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阅读视界去走近童话中的形象,感受童话中的意蕴,学习童话中的语言,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展开想象,主动入境 低年级童话课文中的形象和场景大部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入情入境,既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又能丰富对童话意义的认识,产生心灵的共鸣。如《风娃娃》这课在教学风娃娃吹风车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风娃娃,你看到风车转得那么慢,心里怎么想?”“风娃娃,看到风车转得飞快,秧苗喝足了水,你怎么想?”前后的两次想象对比,学生们就感受到风娃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心情,体会到了童话中的形象美。

注重体验,设身处地 童话中有许多有趣的场景、动人的情节、打动人心的情感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开放自己的阅读视界,设身处地与文本对话,感受童话作品的语言美,理解文学意蕴美,培养学生的思维。比如《坐井观天》这课中小鸟与青蛙的对话,可以让学生想象两个主角说话时的神情、心情进行表演体验,人物的情感一下子便明了了。而“飞了一百多里”“天无边无际”就可以联系生活体验:“一百多里相当于绕操场跑一百多圈。”“你还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呢?”学生在反复体验中对话文本,破译文本信息,与文本融为一体,生成了新的体验。

文本解读,发掘训练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什么,又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写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用“语文”的视角读童话的习惯,在语言文字训练上做文章,让学生在童话的趣味中寻找语言的妙处,从“心”赏读童话。

学法指导,举一反三 低年级的童话课文,有许多都是反复结构。遇到这样的课文,就可以根据课文所在位置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风娃娃》是二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篇课文。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朗读、解读基础,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扶着教“吹风车”段落,总结出“默读思考——找关键句——交流感受——朗读体验”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小组学习“吹船帆”段落。最后,用习得的方法自学“吹风筝”段落。这样,由扶到慢慢放,从师生学、小组学到最后自主学。学生在童话情趣中悟学法。

深挖细嚼,品词析句 低年级童话课文语言虽浅显却生动,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良好范本,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积极作用。《狐假虎威》中描写老虎和狐狸神情的词句,《小马过河》中小动物们说话时的不同语气,《风娃娃》中拟声词的妙用等,都值得师生共同推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深挖细嚼,深层次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体验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

形式不拘,参与创作 儿童都是天生的作家,教师要创造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变换写作的形式,使学生对童话进行再创造,激发他们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大象的耳朵》中,小兔子、小羊和大象说话时分别是什么语气、动作、表情呢?其他小动物看到大象会说些什么呢?这是补白。学完《狐假虎威》,想象第二天老虎又遇见狐狸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是续写。模仿《小壁虎借尾巴》写《小兔子借耳朵》,这是仿写。特别的写作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与童话愉悦地融为一体。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视界欣赏娃娃
机视界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三个娃娃一台戏
视界
简易娃娃床
视界
视界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