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胜扬
摘 要:本文将论述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现状及影响问题因素,提出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探讨新体育教学活动模式对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发展现状 影响问题 俱乐部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课外体育活动是中学课外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中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重要途径,中学应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基本指导思想,基于课外体育活动特点与自由度来体现其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与体育教育有效性。但实际上,我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教学的开展是存在诸多问题的,特别是阻碍其正常展开的影响性问题因素非常之多。
一、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与影响问题因素分析
1.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首先,国内大部分中学都未能实现新课改所要求的“每天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保证1小时”的新教学标准,甚至在周末,中学生也无法做到这一点。从统计结果中也发现,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至少40%左右,且随着中学生年级的升高、学习压力的增大、高年级中学生不参与體育活动的人数比例也趋于上升发展趋势。再者,由于受限于校内器材、场地等影响,中学生是无法参与某些课外体育活动的,再加之他们的锻炼自觉性不强,许多课外体育活动无法得到落实,这让中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认知误区。比如说某些女生认为节食相比于体育锻炼减重效果更好,所以她们不爱运动并长期少食,导致身体素质的快速下降,甚至由此患病。
再一点,大部分中学生无法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导致对课外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在常规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都是预先安排好的,它常常以田径项目为主,相比于球类等竞技性、对抗性更强的项目,田径项目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所以常常会出现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欲望不足的情况,导致课外体育活动丧失其应有的价值意义。
2.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不利的影响问题因素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不利的影响问题因素包括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首先是主观因素,除中学生对某些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兴趣不大外,他们在体育价值观与体育态度方面也存在严重偏颇,其主观上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价值认知不清,缺乏积极、正确的活动内容认识,同时体现出了消极的认知态度。再一方面,中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水平不佳,这可能是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本身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且中学生对他们的爱好度不到位。一言以蔽之,运动技能掌握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
如果从客观因素层面分析,我国中学生所面临课业量巨大且升学压力不断提升,因此给予中学生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并不多,留给他们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也相对偏少。在体育教师影响方面,如上文所述许多体育教师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空间,更不会建立任何像课外体育社团、课外体育俱乐部等组织,而常规化的体育教学活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导致体育课外活动的乏味,学生们更希望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而不是参与到体育教师所组织的各种体育课外活动中。最后是父母家庭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多学习、少参与体育活动,因体育活动可能会造成孩子受伤,影响学业。这种顾虑直接扼杀了中学生大量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且学校严重违背了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育要求,这对中学生长期的身体素质提升也十分不利。
二、田家炳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对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案例研究
目前田家炳中学在体育教学体系中专门建立了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希望体现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的固有价值,一方面锻炼中学生身体素质,另一方面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活跃广大中学生业余生活,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再一点,我校也希望延伸学校体育教育范围,弥补学校体育不足,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以加速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进程,深入研究俱乐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
1.案例研究问题的提出
羽毛球是我校广大中学师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为此也专门开设了羽毛球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一方面解决校内传统羽毛球教学中教学内容、方法的单一问题,一方面交由学生自己组织、发展羽毛球俱乐部,并安排丰富的羽毛球俱乐部竞技、竞赛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俱乐部课外体育活动兴趣,长期潜移默化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
2.教学方法提出
在我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中采用了羽毛球理论教学法、配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形成羽毛球理论转化。而在实验教学法中,则专门设计了6个教学班,90名学生(全部为俱乐部学员)结合校内羽毛球俱乐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展开为期一学期18周的教学过程,每周每个班级教学2学时。最后对俱乐部学员进行身体素质指标测试,分别在俱乐部实验前和实验后进行两次身体素质测试,下面以羽毛球俱乐部成员中的男生群体为例展开身体素质测试,并进行对比变化分析。如表1。
我校建立羽毛球课外体育俱乐部,主要锻炼学生的羽毛球技能,同时锻炼他们的大小臂及手腕肌肉能力、握力能力等,通过俱乐部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发现校内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改善提高,学生们的身体上下肢综合协调能力呈现出明显提升趋势,且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也都有所加强。
总结
中学应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建立专门的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确保体育教学内容系统化、有序化、有组织化和专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中学体育教学形式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并在共同学习与互动作用下逐渐爱上体育运动项目,为中学生未来形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有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