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平
【原有目标】
1.学习本文逻辑严密的结构特点;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升格思路】
至于“学习”“理解”之类的动词不具备可操作性,不应当用来陈述课堂教学目标的错误暂且不论,只说3项目标存在的问题。
要看课文目标是否正确,先看其是否符合单元教学要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所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二第四单元,主要有如下四点学习要求。一是“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理清文章的结构”;三是“把握其深刻透彻的说理方法”;四是“体会演讲辞的情感力量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揣摩其中的感情、语气和表达技巧”。由此看来,目标“1”符合本单元学习要求“二”,即“理清文章的结构”的学习要求;目标“2”其实是所有课文学习要求的表现,不具有本课乃至本单元学习要求的个性;目标“3”似乎与本单元学习要求“四”,即“体会演讲辞的情感力量”与“揣摩其中的感情”差不多,可是不符合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本质属性。因为演讲词——这里是悼词——中的感情及其力量只是课文内容,而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与目的,不是课程内容。思想感情之类的课文内容需要不需要解读?需要。但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只能用来学习与掌握作者传递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此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只能是一个语文原理,根据单元要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教两个语文原理,一是以悼词四要素组织全文结构,一是悼词中的抒情方式,因此,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个课时来教。
【升格目标】
第一课时
根据本文以悼词四要素组织全文结构的具体写法及其原因,解说《巴尔扎克葬词》以悼词四要素组织全文结构的具体写法及其原因。
[具体解说]
一般悼词有四要素:(1)交代逝者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情况;(2)介绍逝者生平;(3)评述逝者主要功绩或主要优秀品质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4)寄托哀思,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简述了马克思的逝世经过(第1段),概述了他的逝世带来的巨大损失(第2段);详细评价与赞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第3~8段),结尾几句寄托哀思,表达沉痛之意(第9段)。并没有生平介绍这个要素,因为马克思是一位众所周知的伟大人物,无须太多的生平方面的介绍。为什么详写马克思的一系列业绩?意在表现马克思这位世界顶峰级人物的思想体系及其伟大贡献。结尾略写寄托哀思,表达悼念之情,因为属于悼词的一般格式。
《巴尔扎克葬词》同样略写巴尔扎克的逝世,同样概述巴尔扎克的逝世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既因为大家熟悉巴尔扎克逝世这事,又留有笔墨在后面评价与盛赞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而详写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是为了突出巴尔扎克在文学上的巨大贡献;结尾同样略写寄托哀思,表达伤痛之情,亦属于悼词的一般格式。
字词积累
1.给下列14个加点字注音。(略)
2.解释下列12个词语。(略)
第二課时
举例解说作者在叙述马克思辞世情形时,为了抒发沉痛之情而运用的委婉方法;在评述马克思伟大贡献时,为了抒发崇敬之情而运用的比较方法。
[具体解说]
第1段,关于马克思辞世的具体情形:为了表达极度沉痛的感情,作者既把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具体到“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又“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的时间具体到“还不到两分钟”;为了抒发对这位思想家辞世的惋惜之情,以由“伟大的思想家”的“思想”拈连出“停止思想了”来含蓄表述逝者的离去;为了表达不忍、不愿而又不得不说出马克思去世的沉重之情,作者先用“安静地睡着了”表述希望不是真的逝世,又用一个破折号与一个转折词“但”加“永远地睡着了”表明马克思真的已经逝世。
第2段,关于马克思的第一大发现:为了肯定与赞扬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贡献及其聪明才智,作者以达尔文对机界发展规律的伟大发现作比较,类推出马克思的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发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3段,关于马克思的第二大发现:为了赞颂马克思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贡献及其杰出才能,作者用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作对比,衬托出马克思这一发现拨乱反正的独创价值。
第5段,关于马克思的其他领域的发现:为了赞扬与敬佩马克思多方面的发现及其超凡的天才智慧,作者运用让步、转折、递进等多种复句,形成以退为进,步步推进对比手法。如“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第8段,关于马克思伟大的人格:为了高度赞颂马克思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献身精神和无私无畏的高贵品质,作者用“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来对比“未必有一个私敌”,表明马克思的敌人是现代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敌人,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而不是他个人的敌人;他是为事业而战,为阶级而战,而不是为个人而战的。
文化积累(略)
【升格回顾】
两节阅读课教学目标既符合单元教学要求,又适合学生具体操作,更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原则。原有目标“2”“3”是“教教材”——“教课文”——的表现,升格后的目标是“用教材教”——“用课文教语文”——的表现。第一课时的目标内容是全文结构,第二课时的目标内容是语言表达,两个课时前后相承地集中在语文教学的精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由于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结果的预期,所以,阅读教学目标中不写课文内容并不代表课堂中不教课文内容。作为课文内容表达方法的学习必须以课文内容的学习为前提,学习课文内容表达方法的结果之中势必包含课文内容。
且慢,语文课不是又要“教课文”吗?对,语文课得要“教课文内容”。这里的“教课文”,是过程之教、阶段之教,即凭借之教、工具之教、媒体之教,而不是结果之教、整体之教,即目的之教、任务之教、目标之教。课程与教学论理论要求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从“教课文”向“用课文教”转变——指的是整体结果之教,即目的之教、任务之教、目标之教。要回答《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什么?上文两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说得很清楚。第一课时得教学生学习与掌握“悼词四要素组织全文结构的具体写法”,第二课时得学生学习与掌握根据抒情内容而运用的“委婉方法”与“比较方法”。如果以教学生学习与掌握恩格斯这篇悼词的思想感情来回答这篇课文教什么,那就不准确了。不仅犯了以局部取代整体的错误,而且犯了歪曲目的与任务的错误。
总之,“用教材教”需要以“教教材”为前提,而“教教材”需要以“用教材教”为目的。“用教材教”如果没有以“教教材”为前提,就无法得以实施;而“教教材”如果没有发展到“用教材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教课文内容”与“用课文内容教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课文”非常重要,但只是“教语文”的媒介,而不能僭越为“教语文”本身。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