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乡愁

2019-03-18 11:42杨献平
广州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二舅大舅大姨

作者简介: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1973年生。作品见于《天涯》《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大家》《北京文学》《山花》《诗刊》等刊。曾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首届三毛散文奖一等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在场主义散文奖、四川文学奖等数十项奖项。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长篇散文《梦想的边疆——隋唐五代丝绸之路》,长篇小说《匈奴帝国》,散文集《沙漠之书》等。现居成都,中国作协会员,现任职于四川省作协四川文学杂志社。

他坐在阴凉里,一棵大槐树投下的阴影,吸引了一堆人。我走过去,他说,献平回来了,去家里吧!我急忙上前,叫了他一声姐夫。说去看看妗子。一会儿有空去。这其实是典型的客套话。他也知道我现在不会去他们家了。我掏出香烟,给他点了一根,他抽了一口,抬起尖长而皱纹满满的脸,问我说,现在在哪儿上班?几个孩子了?我说,还在成都,还只有一个儿子。他说,能生再生一个吧!听了他这话,我尴尬地笑了一下,冲他点了点头,然后向他告别,转过身,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就跑出来了。

这村子是母亲娘家所在。可我一出生,就没见过姥姥姥爷。见得最多的是大舅大妗子二舅二妗子。再后来,我越长越大,大舅去世了,接着,大妗子也没了,再后来是二舅故去。现在剩下的,仅只二妗子和表哥表嫂及孙辈们。在亲戚不断去世的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到了时间的残酷,生命的不堪一击和大地容纳的仁慈。这是人的宿命,也是万物之终极所在。因此,每次回南太行老家,我都要去看望上了年纪的亲戚。他们越来越老,也越来越少。

从我们村到母亲娘家,也只有五里地。我们的村子小,大都以姓氏为单位,三五十户地分散在各个山坳里。母亲娘家的村子处在群山之开阔处,因为聚居的人多,各种条件相对便利。说起我们的时候,一律不叫我们村的名字,统称山里头的。语气里面多的是鄙夷和不屑。这里的人家,一般轻易不会把闺女嫁给我们山里。多年后的现在,我也人到中年了,每次回家,便悄然发现,以前是我们村的闺女们往人家大村里跑,现在则也有大村的闺女们钻到我们山圪崂里来了。

2018年,我母亲也七十岁了,自从前几年张罗了一次生日之后,按照乡俗,既然过了一次,就得年年过,否则会对老人不好。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其中也包含了乡人的俗世经验。作为农村子弟,无论走到哪里,思想再解放,也不会忽视乡间的民俗和某种带有谶语性质的告诫。母亲的生日在夏天,我从成都返回。给她过了生日,又去母亲娘家看望二妗子。尽管只剩下妗子,又没有血缘关系,但她毕竟是舅舅的媳妇。从某种意义上讲,妗子就是舅舅。妗子的村子位于整个大村之北,一面崎岖不平的山地上,横七竖八的石头房子堆在上面,都已经陈旧不堪。村边临河的砂石地上,高高的一道拦河坝里面,散落着一绺崭新的新式楼房。

就在这个村子,某年冬天,雪下得都快掩住窗户了,一户人家门前披红挂绿,一看就知道要娶亲了。次日,两个闺女从不同家门,一同走进了这户人家。娶亲的人,就是大舅和二舅。亲兄弟两个同一天娶亲,这是不合规矩的。但姥姥姥爷因为穷,使得不合规矩的事也顺理成章。可没想到,新婚凌晨,大舅二舅同时娶的媳妇却双双去世了。多年后,听到这个消息,我震惊莫名。母亲只是解释说,可能是乱了规矩,出事了!这其中,也有一些诡异玄怪的意味。几年后,大舅与邻村一个寡妇结婚,二舅仍旧找了一个黄花闺女。人生的某些现象和际遇,很多时候充满玄异。而每个人起初的家庭基础,则从某种程度上成为左右其一生命运的杠杆。

二妗子依旧住在她和二舅结婚时候的房子里。见我来,很热情。招呼我去家里。又张罗着给我做饭。我婉拒了。我放下东西,站在屋地上,掏出一根香烟点着,就要落座,却发现,正墙上的玻璃镜框周边的缝隙里插满了照片。其中二舅的最多。年轻时候,二舅绝对是一个美男子,眼神周正,神情欣然,还一脸的骄傲和威严。至六十多岁,则显得老迈沧桑。二舅照片的一边,还有一张大舅的照片。都是黑白的。相比二舅,大舅的神情则显得悲苦一些,一个方脸男人,有几道抬头纹,大大的眼睛里装满忧虑,满脸都挂着某种人生的不痛快。我叹息一声,脑海里迅速涌现两位舅舅在世时的模样。

他哈哈笑着,老远就快步上来抱起我,用硬胡子扎我的脸,亲我。我叫舅舅。他也哈哈笑着答应。我依稀记得,有一次在一个陌生的山间,两道山岭之间,是层层叠叠的田地。近坡的地边,有很多的大柿子树,叶子大而青翠。我刚走到一块地边,一个头包白毛巾的男人,放下?头,咧着嘴,哈哈笑着快步走过来,再次抱起我。

我一直以为那个人是我姥爷,心里也把他当成了姥爷。有一次和母亲说起,母亲却告诉我那是大舅。她还说,那时候你姥姥姥爷死了。其中,你姥姥去山西逃荒时,到左权大南庄村时候,不小心被蛇咬了,全身黑肿,差点要了命。在山西待了几年,刚搬回来,你姥姥就没了。第二年,你姥爷也没了。

母亲这种概括性的告知,总使得我有一种晕眩感。即,一个人的脑袋在光阴之中尽力捕捉某些不确定影像的仓促和无力。对于生于1970年代以后的人来说,饥荒和逃荒乃至长辈们所说的苦难岁月和具体情境,完全是陌生的。这种无意的漠视,其实是对祖辈和父辈之苦难的不尊重,也使得我们在很多时候,被稍微宽裕的环境一点点腐化,逐渐成为“天下太平”“消费苦难”群体中的一员。母亲还说,她那时候才12岁,跟着大人往山西逃荒路上,在摩天岭,即今河北武安和山西左权的界山深沟里,看到了饿死在半路上的人,成群的乌鸦和黑老鹰蹲在树皮都被人剥光的树枝上,呱呱叫喊,甚至,还有一大堆的鹰和乌鸦,围着死人一口一口地啄。

尽管如此,除了乍感阴森之外,对于逃荒的具体场景,我还是没概念。脑子里的那些残續的影像也模模糊糊,摇晃不定。道听途说的苦难总是让人怀疑,因为我们不曾亲身领受。对苦难的遗忘乃至各种方式的消解,导致了苦难的无限重复。饥荒这类最为摧残人的肉身和精神的灾难,历史上从没断绝过。我们这代人,尽管没有受到过什么大的苦难,可是苦难从来就没放过我们。如战争、洪涝、地震,以及各种各样的事故,尽管面积小,受难者相对较少,但依旧是人类的苦难。

和二妗子聊了一会儿,出门。那是一座上下院子,中间是一座石头楼房。从前,大舅就住在上面的房子里。每年过年,我们这些外甥子在大年初二必定去舅舅家拜年。大舅看到我们,还是哈哈大笑,脸上尽是喜悦。二舅则冷冰冰地,看到我们就当没看到。我们叫舅舅,他只是嗯一声,再不和我们多说一句话。母亲说,大舅生来脾气就好。二舅作为大队支书的时候,因为脾气暴躁,很多事情都没处理好,大舅就劝他,并且教他怎么做。但二舅的正直却是远近闻名。我在他们村读中学时候,我一说自己名字,很多人都知道我是大舅二舅的外甥。从他们的言谈神情当中,我能感觉到,大舅、二舅在乡人心里还是有些分量的。在乡村,这种分量完全来自于人品,诸如处事的公道、为人的正派、对邻里乡亲的友善与帮助等等。

其实,大舅具备了乡贤的特征,但因为其没有相应的权力和财富,使得他的好,影响面小了一些。据大姨、母亲和小姨说,他们婚后,对她们尽心帮衬的,就是大舅。不论是起房盖屋,还是孩子们娶媳妇。我清楚记得,我们家修第一座新房的时候,大梁是大舅从外县买回来的,而且一天没吃一口饭。现在说起来,母亲都泪眼婆娑。我也觉得,大舅的好让我在他身上找到了姥爷的感觉。而现在,大舅住过的房子已经蛛网遍布,锁子都锈得找不到锁孔了。我上了中间的石阶,走到大舅门前。黑木板门紧闭着,上面的对联因为风吹日晒,早就模糊不清了。我从门缝里往里看了看,黑洞洞的,还有一股呛人的灰尘气息扑鼻而来。

从前,大舅就在这房子里,招待我们这些外甥。那时候,大妗子的脾气不好,又不是亲的,对我们这些外甥子多半不喜欢。大舅就极力地讨大妗子欢心。希望她能在我们来到家里时,给个好脸色。那时候,我不知道大舅的心病,只觉得,大妗子的脸色好起来的时候红成朱砂,冷起来就成了一锅冰,很多时候不愿意去大舅家。就在我当兵第三年冬天的一天,大舅却从房上摔到后巷道里,被人发现,已经没气了。时年69岁。大舅的死,对我来说,是人生第一次打击。我在家的时候,母亲一直让我没事去看望大舅,我怕大舅训斥我不争气,又不愿意看大妗子的脸色,每次都借故不去。

从二妗子家出来,再去小姨家。因为小姨和我母亲,乃至去世的大姨关系甚好。聊起天来,小姨告诉我。多年前,她在家里受了委屈,爹娘不在了,就去找大舅。大舅把她解劝一顿,她心里就好受了。大舅不在了,她心里有了疙瘩,没处说,就跑到姥姥姥爷的坟上自己哭一顿。小姨还告诉我,我母亲,我大姨都是这样。大舅没了,娘家也就没了。说起来很奇怪。大舅死之前,二舅因为房子分配问题,和大舅吵架,在院子里跳着脚指着大舅鼻子骂。大舅突然死去后,二舅嗷的一声,哭了个昏天黑地,一个月后,因为脑血栓而瘫痪在床,慢慢地神志不清。

我流下泪来,大姨、我娘和小姨去姥姥姥爷坟上哭,让我心疼,也忽然觉得了人生的沉重。一个人在世上有亲人,哪怕不帮忙,只是容纳和倾听自己的倾诉,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小姨还告诉我,我母亲没事就往二妗子那里跑。去得多了,二妗子和表哥表嫂就觉得厌烦。态度也不好。小姨就去劝我娘说,没事就不要往人家那跑了呗!我娘说,咋能不去,那是咱娘家。俺回去不是看她(指二妗子),是想咱爹娘和哥哥。三天不去,心里就猫抓一样难受。母亲三姐妹的这种做法,其实也在寻根。或者说,她们始终记得自己的来处,也始终以自己的来处为精神依归。我以前觉得,女人是无根的。可现在看来,每个人都能确切地记住自己的生身之地和生身之人,也都对这人和地,保持了原生般的纯粹情感。当父母和爱护自己的哥哥姐姐不在了,人生的空虚,是无以弥补的。

说着,小姨就抹眼泪。我劝了她几句。小姨红着眼睛叹息说,没法,人活到啥时候也是个死!爹娘永远在,那该是啥样的福气!我也叹息一声,对小姨说,去二妗子家时,我见到了玉平姐夫。叫我去家里。小姨说,玉平也是个好孩子,可是也真可怜啊!

所谓玉平姐夫,就是我开头提到的那个人。他是我大姨的女婿。我15岁时候,表姐嫁给了他。后来生了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儿子长到十七岁,学习成绩在学校拔头筹。村里人找他算个什么账目,那孩子一张口就说出结果,一点不差。村人都叫他小秀才。按照辈分,那孩子也叫我舅舅。因为大姨、小姨和我母亲姐妹关系一直很好。每年春节,表姐和玉平姐夫就带着孩子们去我们家拜年。见到我,那小子活泼伶俐,和我玩闹。说起话来口齿伶俐,脑袋一转就是一堆小主意。我也特别喜欢他。可是,2006年秋季,大姨带着表姐和几个孙子孙女去邻县帮四表哥收秋,路上三轮车翻了,表姐和她儿子当场去世,大姨头部严重受伤,其他几个不是断胳膊,就是断腿。如此巨大的悲剧,在南太行方圆百里以内的村庄,百年以来第一桩。我听到消息时,正在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服役,那种震惊无以言表,整个人打哆嗦,语无伦次。几乎大喊着对母亲和小姨说,尽力救治大姨,花多少钱我出!

事实上,从我步出南太行的那一天起,我就应当预料到这样的情景:每一次回去,可能就会有一个人不见了。由熟悉的门楣转到了村外的荒野里。可是年少时候,根本不想这些事情。潜意识觉得,人应当是很坚韧的。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被时光机器榨干收割掉的。可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从大舅的突然离去开始,我的亲人便先后开始了死亡之旅。

听到大舅的死讯,在沙漠,我哭了。但没有在宿舍,而是趁着冬天的月光,到围墙外的戈壁滩上狼一样吼叫了几声。不一会儿,眼泪和鼻涕,就结成了冰。躺在多人宿舍,我怎么也想不通,上次回家,大舅还好好地,怎么一下子就没了呢?这里面,肯定蕴藏了某种秘密。而这个秘密的核心,也可以叫作命运,也可以称之为意外。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八、九十岁还健在,为什么一些人正值壮年就没了,还有更甚的,是无端的夭折和事故。就像中年的表姐和她少年的唯一的儿子。

2002年夏天,病了一年多的奶奶也走了。此前十年,爷爷在一个中午猝然离世。爷爷是我们家在我刚成年后离开的第一个。他是有学问的人,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多年后,他還能背诵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的文章片段。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把那些文字记得那么牢和长久。他只告诉我,家里的古书都被抄走了。后来每家每户都有了这些书。爷爷也是乐于为我讲故事的人。村庄的过去,乃至我们家族的源流,我的了解大都来自爷爷。可惜,他在中年时候患白内障眼睛失明。父亲哭得昏天黑地。我则一滴眼泪都没掉。不是我心里不悲伤,而是觉得,这好像是虚幻的,是梦境。

按照乡俗,人死之后,要停灵三天。我和父亲、母亲跪在爷爷的棺材面前。心里却想着,这个人怎么一下子就没了呢?多年之后,我去姑姑家。姑姑说,我爷爷去世之前,在他们家住着。那是冬天。爷爷在院子里晒太阳。姑夫突然发现,爷爷的后脖筋不见了。当晚,他们家的狗和邻居的狗疯狂撕咬。姑夫起来看,除了狗叫,什么都没有。爷爷返回我们村后,邻居的狗也如此这般。在乡间,总有很多现象令人无法理解。这种带有原始意味的灵异事件,总是能够使得人想入非非。其实这也是文化,其中融合了人在蒙昧时期乃至对生命现象漫长观察中的体会发现,以及经验的总结提炼。

新的一座坟头立起来了,在古老的坟地。爷爷坟头之后的巨大坟茔肯定是我们村先祖的,可除了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很多人都忘记了。相对于江浙粤闽一带,北方的汉族人本质上血统不够纯正,再加上边疆的战乱和朝廷的移民活动,使得很多人无从保存和记取自己的家族源流。说起来,笼而统之,其说不详。

奶奶走后,我一想,她和爷爷去世隔了整整十年。哦,十年。在这个数字面前,我脑袋一片空洞。好像这十年是一个吓人的怪兽,面目狰狞,令人胆寒。一年多后,我去给他们上坟。每一次,都事先买好两包香烟。插满他们的坟头。爷爷奶奶都是抽烟的。我想他们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嗜好还是无法改变的。袅袅青烟,升上空中,而烟嘴,则逐渐地归于地下。这一情景,让我觉得,人其实就像一根香烟。实体的部分是肉身和俗世的生活,而那些烟,就是灵魂。它们连接着天和地,往生和今世与来生,也连接着逝者与生者,祖先和后人。

冬天,北方的山野尤其空旷,到处都是枯焦。天更高了,地更广阔了。一个村子和一群坟茔在其中,还不如一座土包看得顺眼,富有趣味。每次回乡,我都震惊于某个人的去世。他们的倏然不见,让我觉得好像有刀子在我身上砍了一刀。大姨车祸脑子坏了,以前胖胖的人,几个月后瘦如干柴。直到她死去,仿佛不知道她的女儿,我的表姐和外孙子早就没了。一句都没提表姐娘俩。但大姨会记得我母亲和小姨。她两个妹妹一天不去,她就让表哥去喊我娘和小姨赶紧来,来得慢了,大姨就哭,就骂我娘和小姨不管她。

姐妹在这里体现的情义,超越了母子和母女。我感到奇怪。但也正常。一个人,最终所惦念的人,一定是她最信赖和最爱的。这令人安慰,也令人悲伤。老人们常说,临老了谁知道谁能指望得上?这句话里,充满了对自己临终的忧虑,也对子女表示怀疑。人说养儿防老,其实,很多时候未必。亲戚、姐妹和兄弟,有时候超越这种直系的传承。就在大姨去世前20年,她的第二个儿子,我的二表哥,在某个春天上吊自杀了。大姨哭得大小便失禁,也是我母亲和小姨陪着她度过那段时光。但令人惊异地是,大姨去世前一年,笃信基督教而导致精神分裂的大表哥从山坡上滚下来死了。再后来,大姨夫也在某个夜晚无疾而终。

大姨一家的命运,让我看到了某种极致的残酷性,即,灾难有时候不是分散性的,而是集束性的。表姐和她儿子的去世,致使本来就三代单传的玉平姐夫又没了儿子,回到了家族的传统当中。小姨告诉我,表姐和她儿子去世后,玉平姐夫又花钱买了一个别人家的男孩,用来传承香火。我想起玉平姐夫的样子,那种愁苦,那种人生的无奈与悲凉,全然写在了他五十多岁的脸上。他人本来就瘦小,现在基本上又缩了十几个厘米。走路的样子像是一个老太太,弓腰驼背。我看着他,心里是无边的疼。表姐还在的时候,每年春节到舅舅家拜年,我们都要再去他们家拜年。

自从没有了表姐和她儿子,再加上玉平姐夫与大姨家的三表哥闹得很僵,我和弟弟后来再也没有去过玉平姐夫家。在街上遇到,他和我打招呼,让去他家里,其实是乡间最常见的客套话。可是我每次都会喊他姐夫。看到他,想到惨死的表姐和他们的儿子,只觉得人生的残酷其实随时可见。只不过,我们常常顾及了更多的人,而对具体人的苦难视而不见,或者说是个体和个案。可是对于受难者来说,那些苦难就是他们的全部啊!幸好,玉平姐夫和表姐还有两个女儿,跟着玉平姐夫。这对于中年丧子的玉平姐夫来说,有亲生的两个闺女在身边,也可堪安慰。

大姨去世后第二年,我带着妻儿回去。还和小姨一起,去到了大姨坟前。在高高的山坡上,大姨和大姨夫埋在了一起。前面是他们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寒风吹响的山冈,我想哭,可是也哭不出来。其实,大姨就像我姥姥一样,小的时候,我们家距离学校近,可我还是要跑到大姨家去吃住。大姨孩子们多,可一次都没嫌弃过我。每次我们家有事,大姨听到就跑来,陪着我娘。小姨也是。她们三姐妹的情义,让我看到了人间最好的情感,以及人生在某些时候的支持和安慰。

2009年,我父亲去世,凌晨回到家,虽然心里悲伤,可我还是哭不出来。直到下葬的时候,我才放声哭出来。为此,二妗子和小姨劝我说,要放开哭,让别人知道你孝顺。我低头答应,可还是哭不出来。父亲就要被转到坟地里去了,不知怎么了,我哭得鼻涕眼泪乱飞,堵在心里的一团硬疙瘩气球一样炸开。我哭苦命的父亲,受罪的父亲,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的父亲。

埋葬了父亲,一切都空了。尤其是我的身心,觉得自己好像孤立于风口的树,浑身上下都被一种莫名的寒冷所包围。以至于父亲去世将近十年后的现在,每次想起他,眼前就出现了瘦长脸、胡子花白、腰身严重失衡的老人,用那一双犹豫而又像是乞求的眼睛看着我。事实上,父亲还在的时候,我没有怎么爱戴他。尤其是小时候,父亲少言寡语,对什么事情都采取沉默或者躲避的方式来消解。他的老实使得母亲常常发火,骂他,甚至冲上来厮打他。父亲不吭声,打就打,骂就骂。然后不吃饭,就去地里干活。待我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忽然发现,父亲很聪明,属于大智若愚的那种人。他和谁都不争。我记得,临去世前一个月,父亲说了一番话,让我觉得了这个外表看起来老实的人,其实早已经看透了人心和人性。父亲說,咱家人,就是太要强。本来就势单力薄,明知争不过别人,就不要争。即使争来了,也守不住。不如不争。少说话。让别人去争。他们争了,我们就会清净点。孩子大人就会活得自在点儿。父亲还说,过日子,不是争就能过得好,争来的,好的还好,坏的,迟早会全部丢了,还不如不争的,正经干来的那些牢靠。父亲这些话,颇有《道德经》的意味。其实他只会写阿拉伯数字和自己的名字。

由此看,父亲也懂得,生存和生活是一个智慧活儿,尤其是在依旧充满了原始暴力意识的乡村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得失、多少、强弱、众寡为基本衡量单位,并且以权和财为唯一方向和目标的。如对官的崇拜(其中又夹杂了功利主义的崇学意识)和对富起来那些人的天然性畏惧与敬拜心理。倘若势均力敌,他们会选择更弱的一方,进行各种必要和不必要的压榨和剥夺,借此来充实自己,在乡人面前提高自己的“声望”,并且用这样的方式来震慑其他乡里乡亲。

弱者丧失的不仅仅是生存的利益和尊严,还有他们精神的创痕。在乡间,外人三五日所能看到的,都是表象。因此,在很多时候,我反对美化乡村,并且认为那是极其不道德的。离开南太行故乡最初几年,我总是觉得唯有我们村庄的人相互压榨、强欺弱、多欺少、富欺穷等等,多年之后,我才忽然发现,天底下的人群都是同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唯有对同类施虐、施暴才能获得最高的满足感,也唯有在人群中树立自己“不是软茬”的公众形象,才能使得其他人望而生畏,处处让自己三分。

父亲去世后一年,姑夫也去世了。相对于父亲,姑夫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农民但一辈子不下地。虽家境一般,但在村里很有声望。我也知道,姑夫从内心是看不起我父亲母亲的。两家关系处得不好。我的原则是,大人之间的矛盾,我们做晚辈的一般不搀和进去。但叫我气恼的是,父亲去世后,姑夫只是来我家门口坐了一会儿,和其他人开了几个玩笑就走了。我父亲下葬时,他坐在家里,还要我和弟弟去请他。由此,我觉得姑夫做事有些过分。那种对逝者的不尊重,我父亲还是姑姑的亲哥哥。作为妹夫,悲伤不悲伤无所谓,但人前说话做事,让我觉得他的无趣乃至内心的冷酷。

内心有温度的人,是令人尊敬的。如对他人的帮助、理解和支持,物伤其类,对同类生命的消失的悲切。由此,我再一次确认,人和人的巨大分野就在于,是不是尊重他人生命,心里边是不是有他人的存在。可是,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生性就很冷酷的人,他们看起来在俗世中生活得如鱼得水,处处都是朋友,可是,他们的内心里却储满了冰雪与寒风。然而,按照民间的说法,人去世,生前的一切都将一笔勾销。爱恨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再者,“死者为大”。我觉得这个传统尤其的好。

到2019年,我在外已經28年了。从18岁开始,一个人就开始了不断地出乡与返乡的人生长旅。于我而言,外,虽然有具体的地方,如从前的巴丹吉林沙漠军营和现在的成都市区。两者地貌地形和人文、风俗等等皆不相同。无论是在沙漠,还是在闹市,我感觉都很好。起码,我可以忍受并且逐渐地热爱,并且与它们融为一体,进而喜欢起它们的历史文化和人情风物。排斥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大地上的人群,无论在哪个地域,都是同胞。但相对而言,成都因其历史上多次移民,从而形成了较好的包容特性。而北方人群的领地意识还是比较强,很介意外来者的加入。这一点,大抵是游牧民族侵袭过多与杂交的结果。

对于故乡,具体说是太行山乡村,我命名并一再书写的南太行乡域,我总是不满多于满意。这些年来,一个在外的人,最渴望是看到故乡的逐渐开放,尤其是思想、思维和行事作为上,比如纠正窝里斗、欺弱怕强、媚官媚富的劣根性,因地制宜地做好新农村的建设。这里面,绝不仅仅是年平均收入、楼房遍地、道路硬化这些硬件的改变,重要的是人文,即乡村人的文明素养的提高。

或许有人会说,这需要一个过程。而我却觉得,我们都不做,再长的时间又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农民子弟,深山出生,尔后又多次迁徙,从西北到西南,其间消耗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现实生活的转变,还有年纪。因此,每次回乡,我都觉得悲伤,那种悲伤犹如整齐的铡刀,一次次把人像草木那样切割。一个,一个,一茬,一茬,永无穷尽,也丝毫不停歇。本来枝蔓绵长、丰茂的亲人之间成为黄土中人。除了坟头,再也不能见到他们,和他们说话了。

对于人类,时间就像切西瓜一样,今日一块,明日一瓣。宛若凌迟。具体到我,从祖父去世开始,家族和亲戚中人就开始凋零了。当我回去,原先柴烟弥散,清水满缸的房屋就成了哑巴,一把大锁子锁住了曾经主人的过往,也断绝了他们重回这个家的道路。凑巧的是,大姨、大姨夫和他们两个儿子的坟茔居然和姑夫的新坟距离很近,就在我们村去往邻县的路边。每次回去,我路过时候,即使炎炎夏日,也觉得凉意森森。脑子里不由映现他们的音容笑貌。想起他们和我的某些细节,均栩栩如生,感到亲切。看到他们的坟,却又感到恐惧、悲伤。因此,对剩下的几位亲戚,我格外看重,无论以前关系好坏,每次回到家,哪怕是仅隔了一个月,也都要再去看望他们。

人之老,其中也包括我。对于一个常年在外乡的人来说,父母就是自己的根,而且无法撼动,永世不变。而更绵长的根,则是祖父祖母以及他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一个人的来处那么遥远,其间多少次开枝散叶,最终才有了我和我们?常在一处生活的人不觉得这些有什么不好,或者有什么意义。对于我这样的,根在何处,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人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明确自己的根的方向。照实说,我一方面惊惧于时间对自己的消磨与摧残,另一方面惋惜亲人去得太快。这里面,一个自私的想法是,亲人在得越多,或者说他们活得越是长久,对于我来说,就是精神上的依靠。因为,潜意识里人都觉得,死亡最先拿走的,肯定是年岁最长的人。

对于南太行故乡,我之萦绕不散的情感,犹如森林里穿梭回荡的风声。可是,更令我感到忧虑的,却是关于故乡的另一些。前些年,就在两位舅舅和玉平姐夫的村子,一个光棍半夜嚎叫。听声音,是有人在打他。可是,因为他单身一人,虽然有人听到了,却没有一个人出来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直到次日凌晨,他被发现已经死在了自家的门槛上。远房后代出于家族情谊,出面将之收殓后,直接埋葬。还有一件事,傍晚时分,邻村一户人家的媳妇和18岁的女儿在家里吃饭,因为省电,而没开灯。一人突然闯入,抡起?头,将母女二人砸得脑浆都流出来了,成了植物人。抓了几个嫌疑人,但后来都又放了回来。至今仍是无头案。

这种无来由的伤害,暴力、血腥,且没有任何的惩罚,甚至连谁做的都不知道。所有的都是私下的猜测。这些事件的恶劣程度,已经超出了亿万人可以接受的范畴。如果是熟人之间的伤害和杀害,那更可怕。如果是陌生者施暴,他们又逃往哪里?他们的良知能够安宁吗?直到现在,每次回家,我都会听到一些奇怪的事件,如小孩的失踪、某个人不明就里的死亡、婚姻两家仇怨的杀戮和暗中算计、因为财产的兄弟姐妹反目成仇、车祸之后的各种纠葛……每一个人群都是不平静的。就像我对故乡南太行的情感,那种愁怨与渴望,就像雾水一样,时时弥散、蒸腾,让我的内心和灵魂不得安宁。再者,我们这样的农村子弟,结婚一般都是在外地,外地的妻子,孩子也在外地出生和长大……等他们长大了之后,还会不会认同他父亲的根?会不会像他们父亲母亲这样,一次次地往返于自己的故乡呢?如果没有,这种断裂,可能是最大的悲剧吧。迁徙之后的人,或许,从一开始,他们的根,就被悬空了。

最深的乡愁莫过于此。即使在乡村,进城已经成为时尚,或说男方娶媳妇时,在城里有房,已经成为女方的硬性条件之一。即使没有能力进城的人,也不得不省吃俭用在城里买房。现在的村庄,余下的,都是老迈的父母辈儿的人了。到处都是荒草,以前热闹的院落,已经被灰尘和寂静攻陷。村庄和坟茔遥遥相望,在各自的地方,从形式上开始接近,也从精神上趋于一致。正如里尔克命名为《孤寂》的诗歌:“孤寂好似一场雨。/它迎着黄昏,从海上升起;/它从遥远偏僻的旷野飘来,/飘向它长久栖息的天空,/从天空才降临到城里。//孤寂的雨下个不停,/在深巷里昏暗的黎明,/当一无所获的身躯分离开来,/失望悲哀,各奔东西;/当彼此仇恨的人们/不得不睡在一起:这时孤寂如同江河,铺盖大地……”(杨武能译)。

责任编辑:姚娟

猜你喜欢
二舅大舅大姨
大舅的一百元
“一舅二舅”
上门做客礼先行
不结婚的原因
二舅
二舅当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