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晗 晏青华
摘要:《互联网+林业调查》创新创业项目课程是近年来高校实践“互联网+”课程教学改革所开设的拓展选修课。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传统教学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故本研究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法,选择典型经济林木的林果产量调查为方向,改变教学模式,搭建学生接触社会的桥梁,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最终实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改革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091-02
一、目的意义
《互联网+林业调查》创新创业项目课程是近年来高校实践“互联网+”课程教学所开设的拓展选修课。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的培养不再是以培育在校学生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潜在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形式开展,此教学方式有利于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适时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问题。但也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的缺点,再加上学生自身基础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而演示法又必须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分层的现象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作者旨在总结近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的科技手段,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将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络有机结合,所有移动互联网技术继承了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特征,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和感受[2]。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有力地保障了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即时互动,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四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为教育提供了全面立体的信息服务支撑[1]。
二、教改内容
(一)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依托云南省森林资源评估协会开发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以学生开展典型经济林木的林果产量调查为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由教师在平台上发布任务,学生在线下完成实地调查。教学的实施不再局限于校内环境,而是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选择调查对象并完成调查任务,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在的问题解答者,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对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平台发布的任务贴近真实的调查工作环境,克服了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机会的难题,帮助学生缓解对进入社会将产生的不适应情绪。
平台发布的所有调查任务都是在校外完成,每个类型的调查任务都匹配相应的调查方法,学生在申请调查任务时必须先自学调查规范,在自学后完成测试并获得对应的绩点,教师运用移动平台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实地调查中学生可将问题反馈到平台上,教师根据平台推送的信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改变了在实训教学中由于学生分散所带来教师分身乏术的窘境。
(二)丰富教学手段
课程不再局限于校内集中授课,学生仅在校内学习网络平台的操作,其余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和放假时间在校外选择典型经济林木开展产量调查。平台采用任务选择模式和创建任务模式,即学生可选择平台上已发布的任务,自行选择地点开展调查工作;也可根据实际地点,选择特定的经济林果自主创建新的调查任务。
云南省森林资源评估协会已出台经济林果的产量调查规范,并在移动平台上传了针对常见经济林果的调查方式。为解决学生创建调查任务时遇到特殊经济林果的情况,作者与协会合作成立了专家库,并在线上答疑环节引入了行业专家指导。学生在交流互动和任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选择专家进行讲解,平台会将学生的疑问推送到专家绑定的移动客户端,专家可根据学生创建任务时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专业指导。全过程引入专家指导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及时掌握经济林果的调查方法,利用教师和专家两个维度能够更高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改善评价体系
课程采用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中结果评价(任务数量+质量)占50%,过程评价(讨论+自学)占50%。结果评价以学生完成调查任务为主,学生参与的经济林果产量调查任务数量达到15个后,即可提交移动平台申请评分,由云南省森林资源评估协会的工作人员在线认证后给出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以学生参与调查任务的积极性和自学的有效性为主,教师再接到学生的结果评价后,根据学生在完成调查项目中产生线上互动热度和自学绩点进行过程评价;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成绩利用移动平台导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三、改革效果
现阶段的教学改革重点多偏重于教学方式创新,对于教学环境的改革并不多见,本课程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和快捷,创造性的攻克了教学环境局限的难题。利用线上发布任务、线下实地调查、教师在线指导、学生在线互动的综合模式,扩展了教学空间,实现了从校园为主到社会为主的转变。通过改革学生取得了显著进步,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专业水平提升
课程创新性引入行业专家指导环节,利用多渠道手段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实施调查中提出问题,借助移动平台可以及时接到教师和专家的反馈,通过行业专家的解答,学生能获取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能更深入的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实践能力增强
调查过程中包含了实地调查模块,要求学生将自学环节中的调查理论学以致用。学生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能马上进行线上任务选择和任务创建,改变了传统的集中讲解、分组操作的实训模式,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每个任务的选择和创建都是建立在学生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強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上手快、操作熟、能力强”。
(三)综合素质提高
学生在自学模块中完成“学”的过程,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调查模块中完成“做”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水平。学生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问题,借助移动互联平台提出问题,教师和专家在线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论
真实的林业专项调查都是依托专项资金和专业人员的支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学生要想深入掌握林业专业调查的要素和规范,不管是现有从师资条件还是技术条件都满足不了。过去学生学习林业专项调查的过程中多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通过讲授法和演示法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结合课本进行模仿和学习。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后,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此过程易造成学生在校学习和在岗工作的脱节,不能真正认清工作环境,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去,未能实现学以致用。
作者通过和行业协会的合作,选择林业专项调查中的经济林果产量调查为抓手,结合传统教学的经验,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着力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模式、改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学生接触社会的桥梁,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最终实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J].教育技术学报,2007,(11).
[2]朱永海.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9,(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