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山
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与教学预设不吻合,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从而被教师打击或者忽略。其实,这些问题常常是源于学生原认知、真思考,就是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来源,若能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平静的课堂变得有波澜、富有生机。
我们常常鼓励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但许多教师不能理解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怪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不是有效的问题,不是真问题。笔者认为,只要是基于学生的原认知,在认真思考后提出的问题,都是真问题,都是有效的问题,笔者权且把它叫作“原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千万不要从预设的角度将其“一棒子打死”;要给予它高度尊重,要因势利导,课堂精彩之处常常也就在这里。
从认知主体的角度讲,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思维结构、认知基础、性格特点等各不相同,对事物的认知自然就不尽相同,认知事物的角度也有不同,就造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客观事物也呈现出各方面的特点,且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岳阳楼之气象也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就应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照,相反,就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肖培东老师的课堂从未轻易放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总能抓住这些问题大做文章,从而使课堂变得有灵魂起来。他在施教“美丽的颜色”一课时,索性一开始就让学生猜老师会首先问学生什么问题,由于教师课前做足了功课,所以无论学生问到什么问题,老师都能因势利导,巧妙迁移。他的课堂也因此摇曳多姿,精彩纷呈。
笔者在施教《李商隐诗两首》之《马嵬(其二)》时,让学生自读文本后思考提问,学生就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对比与反衬的手法有何区别?李商隐本人是一个痴情之人,本应对李、杨爱情持赞赏的态度,可为何在本诗中要对李进行讽刺与丑化呢?李义山是个情种,他对爱情持怎样的态度?对于这些问题,可能都不在我们课堂教学设计内,但它显然不能被忽略,因为它源自学生真实的认知基础,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有意义的。那我们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呢?
一、必须尊重学生主体意识
我们首先要有一种观念,那就是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必须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设计服务于学生,教学问题来源于学生,教学流程依赖于学生。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的人来看,把学生作为建构知识的主体,从学生的认知点出发,到达真理的彼岸。其次,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问题,哪怕是稀奇古怪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源于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思想维系着他们的自尊。当他们的问题得到关注时,他们的思想也得到了认可,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就容易被唤醒,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才更容易调动。
二、要给学生思考时间
没有思考的语文课堂是低效的,算不上真正的语文课堂,它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只有真正的思考才能让师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点燃更多智慧的火花。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校长吴金瑜先生曾说:“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的意识和优秀学生统治着,绝大多数学生被老师和优秀学生拖着跑,没有了自己的思考。”为此,他进行了专项研究,用动态分组法,将孩子们分成三个专家组,同时有自然小组,让每个专家组就某个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然后纷纷回到自然小组中进行汇报,从而解决了课堂上学力水平低的孩子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这就启发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会等待,不急于把自己的见解抛出来;要学会倾听,听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的思路和原因,这种等待与倾听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教师要吃透教材
一节课当然要预设,但最精彩的地方常常在预设之外,它是生成性的,这就意味着课堂上充满着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预设,恰恰相反,而是要求我们做更多、更充分的预设,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挖掘上。比如《马嵬》一诗,在教学参考中并没有对比与反衬的区别,我们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首诗中对比衬托手法非常突出,如果有学生想知道对比与衬托的异同,怎么办?我们就得把这二者的关系搞清楚。比如诗中“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这二句是对比呢,还是反衬?事实上这二句是对比中有反衬。诗人抓住了最有特征性的事物即宫中的“鸡人报晓筹”和军营中的“虎旅传宵柝”,把这二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两种环境的差异。那种在宫中享受着“鸡人报晓筹”的宁静安逸生活已然不复存在了,而眼前的“虎旅传宵柝”,也并非为了保护皇帝和妃子,只能凄然“空闻”。这种对比本身就极具讽刺意味。同时又是一种反衬,以昔乐衬今苦,以昔安衬今危,使唐玄宗此时凄苦危险的处境跃然纸上。接着教师再作以概括:对比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而反衬是有主次的。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明显的对比,而“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是典型的反衬。不过许多时候,对比的同时也在反衬。
过去人们常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事实上一桶水还远远不够,教师应该是能使学生成为汩汩流淌的涓涓小溪的活水之源。
四、课堂上要因材施教
学生永远是千差万别的,就算是同等智力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有不同,这同样可以从学生的问题中看出来。比如,学生提出李商隐本人是一个痴情之人,本应对李、杨爱情持赞赏的态度,可为何在《马嵬》诗中要对李进行讽刺与丑化呢?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层含意?这样的问题问得好,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思考到这一点,如果不具有共性,那么就可以单独对学生进行辅导,让他明白,李商隐固然是情痴,但他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而此诗又是诗人在晚唐那种国势颓危的氛围下写的,这不能不使他对历史抱有更多的批判意识,对政治怀有更多的拯救情绪,对荒淫误国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因此,写下这组诗就很可能用以明讽喻之意。就像冷峻的杜甫也寫爱情诗,豪放的苏轼也有婉约词一样,李商隐写政治诗也很正常。如果是共性的问题,那在课堂上也要听取不同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要让每名学生都有更多的思考机会。
课堂上生成性问题常常是学生的原问题,而这就是学生思维的起点、兴趣的源头和智慧的火花。教师对这种原问题的尊重,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对真理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