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姗姗
无论是在中考还是高考中,语文学科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发现很多同学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特别是初三,漠视语文,偏重数理化。这实在是令人揪心。“语文生态”在初中教学中显得如此的脆弱。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在此剖析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其成因,力求从中获得解决这种“疑难杂症”的方法。
一、被动茫然的现状
1.冷冷清清待语文
“冷眼看语文”的学生,往往对语文学习持有一种消极的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在上课时或是埋头死记,或是充耳不闻,作业的巩固复习效果更无从谈起。语文学科的盎然情趣在他们心中被无情地冰封。的确,从某种角度上讲,对数理化的投入来得更实在、更高效,在考试中更有“赚头”。
2.茫茫然不知所措
还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是有一定的重视的,但因为基本功差及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这些学生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特别是在临近考试时,他们心情极度紧张,因此考试时不能全神贯注,情绪处理不当,自我的感知受到限制。在这样的心境之下,面对语文他们有种茫然无措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3.敷衍搪塞,被动求知
考试的压力毕竟让大部分学生不能过分轻视语文学科,然而有一部分学生也只是在表面上应付,缺乏正确的态度。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往往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每当老师发问,也只是敷衍搪塞地回答;成绩不理想,便阿Q式地安慰自己“我努力过了”。事实上这群学生缺少对自己系统的总结、反思,更无法做到课外的拓展延伸,被动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二、摸清症结
1.认识的偏差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事实上,“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说得很对,语文学科的优异成绩,离不开生活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点一滴的用心积累。考试中考查的阅读材料,无一不选自课外读物,于是课内的文章成了教与学的“弃儿”,无论是教者还是学生,都未能深入挖掘课本中有价值的内容,这在无形中让学生淡化了对文章的研讨意识。语文学习是水磨之功,是内外兼修的,是日积月累方能见效的。
2.客观不利因素的干扰
现如今,数理化英补习班大行其道,唯独语文学科未能成为课外补习的“香饽饽”,原因在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它需要学生静下心来,用很长的时间和坚韧的意志去磨炼自我,慢慢积累语文素养,不断地激发对语文的感知和兴趣。语文能力的提升是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过程。反过来说,语文学科也就容易受各种的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短期内不易见效,容易被束之高阁。
三、对症下药
1.引导学生,夯实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困惑,使得学生以一种消极应付的心态看待语文,我们需要下功夫打破这样的被动局面,让学生了解自我在语文上的真正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付诸实际行动。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因此要积极地把学生需求生成课堂教学目标,牢牢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创设令学生投入的教学情境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花心思营造有魅力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激情,这样做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活跃的课堂氛围能点亮学生心中熄灭已久的语文之灯。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通俗易懂,理应成为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挖掘材料,从一句歌词、一则笑话、一言俗语中找寻良方,在风趣的讲解中,让学生融入课堂,沉浸其中,慢慢地熏陶,日久自然见效。
3.细处入笔,让自信飞扬
现在的学生往往心态浮躁、不踏实,一丁点儿的挫折,往往也会让他们心神憔悴,自责或自卑不已。因而,信心的树立、科学合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化整为零,从小处着手是好方法。具体来说,针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文言赏析、作文写作等方面,做更为细碎的分工;从简单的注音写字、成语意义、病句修改、名言默写等方面进行小范围的、有一定数量的练习指导或竞赛评比;用各式各样的表扬和奖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对语文的自尊心。
任教十来年,我时常感到语文学科在教学中乃至社会上地位的缺失,如今,新课程改革让我们语文教学工作感到振奋和欣慰。笔者在此分享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困惑与想法,希望能为广大讀者提供些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