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诗文联对(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请根据上下文的文字描述,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诗文。
1.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化静为动,描写月光流水的状态,以此表达大自然的静谧之美。
【答案】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2.看问题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要绝对化,正如苏轼《赤壁赋》中那富含哲理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生活亦是如此,即使在逆境中也应以豁达的情怀理性地对待生活,时刻保持乐观和超然的精神状态。
【答案】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3.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即对全书内容作了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作者以自己的身份来写的一首诗。
【答案】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示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
【答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高度肯定了文章的重要价值,“盖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文章的创作提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地位,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答案】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四、古诗阅读(本大题共3题,共15分)
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旁采莲女①,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②。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③,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①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②袂:衣袖。《全唐诗校》:“一作袖。” ③紫骝:毛色枣红的良马。
采莲曲二首
〔唐〕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①,
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
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①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采莲活动广为流行,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1.古往今来,吟诵莲花的名篇佳作不绝,最早的见于《诗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下面哪一句描写的不是莲花?(3分)
A.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B. 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
C.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D.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描写“莲花”的诗句,同时还考查了“莲花”的别称。
【解析】“莲花”别称有“菡萏”“芙蕖”“灵草”“水芝”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出自潘岳《莲花赋》;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出自曹植《芙蓉赋》;“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是描写兰花的句子,出自清代康熙帝玄烨《咏幽兰》。
2.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特别善于处理绝句的第三句,请简要分析其第二首诗 “乱入池中看不见”句中 “乱”字的妙处。(5分)
【答案】【示例】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这一“乱”字,既写出了莲的花叶繁茂,又衬托了莲花与采莲女之难辨。莲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睛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而且还引出了下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
【考点】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关键词的赏析。
【解析】解答此题,重在细致通读且用心体悟关键词在全诗中的作用。
3.在唐代,描写采莲是一种风尚,不同诗人在写采莲女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试比较以上三首诗描写采莲女时在表现方式上有何异同。(7分)
【答案】【示例】三首诗中,李白的诗和王昌龄的第二首诗都没有直接描写采莲女,而是将采莲女放在莲花丛中加以表现。所不同的是李白的诗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踟蹰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形象;而王昌龄的第二首诗则将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少女置身莲花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莲叶,孰为少女的罗裙;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莲花相互照应,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采莲女竟是莲花的精灵。王昌龄的第一首诗侧重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采莲女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争弄莲舟”“水湿衣”等动作表现了采莲姑娘的活泼开朗;“花迎入”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莲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考点】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解析】首先要掌握以上三首诗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聚焦到采莲女身上进行细致分析,比较三首诗中描写采莲女的不同视角、不同形态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