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发掘初中语文课文中的人文内涵

2019-03-18 01:33李逸
甘肃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文精神人文

李逸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文;人文内涵;背景;生活;地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2—0111—01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语文资源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接受人文思想的洗礼,成为一个有个性、会生活、懂感情、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发掘呢?根据多年来对教学实践的回顾与反思,论述如下:

一、通过文本背景知识解读人文精神

作品的思想倾向、风貌格调与作者的生平、阅历、性格、学修、旨趣密切相关,因此,解读文章首先从解读作者开始。如,赏析《沁园春·雪》,首先要了解毛泽东写作此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是准确、全面理解此词的基础。联系毛泽东当时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引领时代风骚的特殊背景,我们不难读出诗中勃然跃动的一代雄主超越历史英雄,书写时代风流的超凡自信。欣赏诗词如此,欣赏其他文学作品亦不例外。鲁迅少年即饱受磨难,在家庭遭受变故之后,受尽了世人的白眼与嘲讽,过早感受了世态炎凉,人情的伪善,故而在品鉴人物,审察世事方面比一般作家更冷峻、更深刻、更发人深省。《孔乙已》中对封建科举制的批判精神,《阿Q正传》中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解剖,《故乡》中对民生多艰的喟然长叹,均与先生早年的曲折经历不无关系。总之,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无不打上了作者个人体验的印记,要深入剖析、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寄托,充分挖掘其人文价值,就必须借助作者背景知识这把钥匙。

二、联系文中生活实际采撷人文精神

佛教有一个观点:心外无佛,只有从内心深处觉悟到世界的本质,瞭望到彼岸的美妙神奇,才能真正脱离苦海,立地成佛,此观点也适用于语文教学。学生只有从心底体悟并接受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怎样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必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寻求解答。课堂教学只是语文学习的起点,而课外广阔的生活才是语文的真正课堂,是获取语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的大舞台和大熔炉。

例如,九年級上册选了当代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的一个片段《孤独之旅》,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如何理解孤独对于一个人成长的意义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十四五岁的学生来讲,教师对其灌输抽象空洞的“孤独”概念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将学生引入自己平常的生活,找寻孤独的日子,回味孤独的滋味,反思自己置身孤独之境都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最后心智有哪些变化。笔者在讲授此课时,就向学生提出了一组问题: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你当时采用了哪些方法排遣孤独?你最终战胜了孤独吗?你觉得可怕吗?学生对记忆作了一番梳理后,得出了和主人公相似的感受。这些教学成果的取得,确与将学生引向生活,在生活中巧妙寻求教学切入点不无关系。

三、抓住文中地域文化差异了解人文特质

我国疆域广大,地形复杂,独特的地域条件下所形成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差异很大。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地域文化差异总体上可分为南北差异:北国多高原、平川、险塞,北人善骑射、性豪爽,因此北风呈现出粗犷、质朴、豪放的特点;南国多水乡,烟柳紫陌、吴侬软语,故南风呈现出柔媚、含蓄、灵秀的个性。了解了上述二者的大致区别,对我们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十分重要。例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描写了陕北黄土高原击打腰鼓的场面,展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在讲授此文时,必须要让学生先对陕北文化有一个大致了解。与此相对的是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家乡在江苏高邮,地处江浙,江南柔媚、精致、温婉的民俗风情在文中得到了鲜明体现。学生如对江南的文化特质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了解,必将对学习此文带来极大帮助。江南人以其灵秀、细腻的秉赋,对生活的理解和经营自然比北人多了一分留意、一份精致。学生借助这种文化民俗的视觉就不难发现,高邮人对鸭蛋的制作如此精制,对鸭蛋的品尝如此费心,从根本上反映了江南文化的内蕴和精神。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是既丰富多样又潜隐无形的,它需要教师用独到的眼界和巧妙的方法深度开掘,更需要学生调动生活与情感的积累用脑去思、用心去悟。我们只有导之以法、锲而不舍,语文课程中的人文主义光辉才能照耀每一位翱翔远举的学子,让他们在人性美妙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和谐成长。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人文精神人文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