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认识和市场体制的进步

2019-03-18 01:53韩康
人民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公有制经济体制执政党

韩康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历史进步,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20世纪中国的一大创造,也是奠定中国发展奇迹的基础。每在重要的市场经济发展时期,遇到重要的改革难题,都有重要的市场认识突破和理念进步为先导,反之亦然,没有这种突破和进步,改革发展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市场认识 市场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现代市场体制的成长,不同于西方主流国家的自然历史路径,而是由执政党转变理念,改造计划体制,坚持制度创新顶层设计领先,走自己的路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表现出一个鲜明特点——市场体制改革以市场认识的进步为先导,特别是以执政党市场认识的进步为先导。

市场认识和市场体制的进步主要经历两大阶段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自1978年始,执政党市场认识的进步和市场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十四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从1992年召开十四大至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又有三个特别重要的历史节点。

第一个历史节点,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思想,成为执政党传统经济思维的第一个关键性转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一个里程碑,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同计划经济制度正式分手。由此转变开始,我们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入反思和批判,对新体制的大胆理论探索,以及在城市和农村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各种改革实验,如国企改革、农村承包制改革、价格改革、特区建设等,才真正全面开展起来。

第二个历史节点,是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命题,并提出建立市场体系的实施方针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可惜十三大提出的市场命题及其实施方针,并未被当时理论界普遍接受,更重要的是由于种种复杂政治经济原因,也未被当时执政党的最高权力层普遍接受,反而在一个时期成为被怀疑甚至加以批判的东西。结果,思想认识反映到现实生活,导致当时市场改革正在实践探索的一些领域陷于停顿,例如已经兴起的股份制改革、证券市場运作等,无法深入进行下去。

第三个历史节点,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纲领。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重申十三大的改革路线,中央决策机构在此基础上审时度势,经过充分讨论征求意见,在十四大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站在了思想制高点上。由此,学界和政府部门长期争论的体制性质问题尘埃落定,市场经济和市场体制不再是学术讨论的一个选项,而是执政党的一个改革纲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也从此展开一个新局面,由此开始,只要对发展有利,几乎所有市场经济的东西都不再有禁忌了,所有现代国家使用的市场工具都可以引进、模仿、改造和加以使用。

十四大政治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执政党的思想空前统一,1993年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又对市场改革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作了全面阐述。至此,好像对市场经济和体制的认识已经清楚了、到位了,但实际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矛盾要复杂得多,市场认识过程远远没有结束。

1992年“十四大”到2012年“十八大”,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初步建立阶段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市场改革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涉及的体制机制矛盾更加深刻。从现实状况看,我们的市场体制,国家主导市场经济的力量较为强大,不但政府调控和规划经济活动的“软实力”强大,政府经济部门影响资源配置的“硬实力”也比较强大,同时,腐败导致权力寻租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这样的市场模式——尽管是发展过程,如果“硬化”下来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从理论视角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非典型、不完善,无法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里找到相似的模版,很难得到成熟理论体系的完整逻辑说明。

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即使执政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规划了实施方案,构建了初步框架,如果市场认识不能继续深化,改革过程不能继续深入,就谁也不能保证未来发展不会走到偏离目标的方向去,2012年党的十八大,成为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十八大报告从实际出发,对当下深化经济改革亟需解决的市场认识问题作了新的集中概括,一个是产权制度产权平等,一个是市场地位作用,分别对这两个问题作了新的论述,引起国内外学界高度重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十八大以来对市场认识问题有两个重要进步

党的十八大的一个理论特色就是执政党在重大市场认识问题上有两个重大进步,一个是产权制度产权平等问题,一个是市场地位作用问题。对此,十九大报告有一个总结性说法,即“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第一个进步是关于产权制度——产权平等问题认识的进步。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制度,常常被称为“市场制度之基”。一个良好产权制度的第一性征就是平等,即社会所有物权人的财产权平等,不唯此就无法真正做到等价交易、平等竞争,就没有市场规则的合理基点。但是,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构建良好产权制度,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按照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定位,公有制和公有制经济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非公有制的东西没有生存合理性。改革开放后,我们虽然引入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非公企业和资本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实际上,产权平等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党的十八大后,在执政党的重要文件中,对产权制度产权平等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段论述内容深刻、意义重大,具有思想领先性。这段论述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产权无论公有制经济或私有制经济一律平等,一律受到同等保护,一律没有所有制高下等级之分。这是执政党关于产权完全平等的郑重宣示,为破除产权等级产权歧视鲜明立论,为建立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长治久安奠立坚实的产权基础。

第二个进步是关于市场地位作用问题认识的进步。本来,在经典学说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地位作用早已明确论定,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却是一个充满争议、很难取得统一认识的问题,核心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地位作用应该怎么摆放。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控全部资源配置,市场体制改革的实施,就是政府资源配置的范围领域逐步退让、缩小,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领域逐步扩大、发展的过程。然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合理的发展赶超仍然是重要发展动因,政府出于长远战略考虑,仍然掌控重要部门的资源配置,可能并非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于是,问题就产生了,政府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以谁为主?政府和市场各自配置资源的合理边界在哪里?党的十七大后,中央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论断,把市场的地位作用提到空前高度,意在弱化行政干预资源配置行为,强调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进一步理顺市场化改革方向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个论断仍有模糊之处,就是没有讲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是否具有唯一性,除了市场,政府是否也可以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应该说,这个市场认识还是不太彻底。

十八大后的提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中央在统领市场经济改革的意义上,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论断。这一论断首先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它承认在改革目标体制中,只有市场而非其他任何因素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非常彻底的市场认识论,即使以主流市场学说的标准衡量,也没有理由不给予高度评价。一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能有如此彻底的市场理念,如此高水准的市场认识,是非常罕见的。

十八大提出的市场认识论断也有很强的指向性,就是明确排除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作用,或者说,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的地位作用没有合理性。请注意,这绝不是否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而是把这个作用划到资源配置领域之外。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在很多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合理有效的经济宏观调控、依法施治高度权威的市场监管、经济战略布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兼容公平效率的社会公共服务、立足长远和科学民主决策的发展规划,等等,但这都是资源配置之外的领域。十八大以来,正是在新的、更高水平的市场认识指导下,经济改革才在很多领域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求市场认识有新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也进入市场体制提高发展水平的新时期。面对大量发展改革难题,需要有新的市场认识和思想理念深化。纵观改革发展全局,笔者认为现在一个最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已写入宪法党章(后来还提出国有经济为主导)。我们有关所有制的理论、方略、政策,最终都框定在这里。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提法和论断,在一定改革发展时期,是有历史合理性的。中国改革初始和前苏联一样,都是国家掌握绝对优势全民公有资产,但改革路径方式大不相同,后者实施所谓休克疗法,在极短时间里把全部国有资产私有化,强制社会进入全面市场竞争;中国采取渐进方式,一方面放开新市场主体成长,如发展乡镇企业、个体家庭企业和外资企业,推动国企改革;另一方面培育市场机制,如不断放开价格管制,制定市场法律法规等。实践证明,这种不放弃公有制经济优势同时又积极推进多元所有制发展的改革方式,可以避免过度震荡带来的破坏风险,有利于制度转轨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是非常成功的经验。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一些最重要的宏观经济领域里,公有制经济都不再是主体了。习近平同志在讲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时提出“五六七八九”,极有说服力,即民营企业占比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可以说,在这五个最具代表性的宏观领域里,都是非公有制占主体。当然,还有一些重要宏观领域,如银行金融部门和军工石化等部门,国有企业和资本占有垄断地位,但至少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已经不再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普遍现象了。

在市场体制下,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占比多少份额,什么样的所有制格局才是合理的,应该由充分竞争决定,由发展结果选择,只有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和市场竞争水平最高的所有制经济,才应该占主体地位。这是效率和竞争水平的规则,说到底就是生产力选择的规则,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应该一律适用。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作用既是一个制度特征,更是一个发展特征,至少到目前还没有案例说明,否定公有制的原计划体制国家在转轨后的发展比中国好。但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作用不能简单理解为数量优势,包括经濟总量优势,部门总量优势和要素总量优势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方向和宏观管理的指导意义上。

责编/潘丽莉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公有制经济体制执政党
全民抗疫下集体主义的当代内涵与制度优势探讨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