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
北京高校R&D经费概况(1993年—2016年)
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北京高校R&D经费细分为基础研究经费、应用研究经费和试验发展经费。经费拨入从1993年的3.79亿元增至2016年的160.15亿元,R&D经费支出从1993年的3.38亿元增至2016年的125.38亿元。北京高校R&D经费的拨入及支出呈现两段式发展。第一阶段为1993年至1998年,经费拨入从1993年的3.79亿元增至1998年的10.51亿元;经费支出从1993年的3.38亿元增至9.06亿元。六年间经费的拨入与支出增长近三倍。第二阶段为1999年至2016年,经费拨入从1999年的11.29亿元增至2016年的160.15亿元,经费支出从1999年的7.82亿元增至2016年的125.38亿元,18年间经费的拨入增长14倍,支出增长16倍。
北京高校R&D经费概况(单位:千元)
分院校类型北京高校R&D经费情况(1993年—2016年)
分院校来看,北京部属高校R&D经费拨入从1993年的3.65亿元增至2016年的144.74亿元,支出从1993年的3.27亿元增至2016年的113.44亿元;北京市属高校R&D经费拨入从1993年的1,519万元增至2016年的15.42亿元,支出从1993年的1,126万元增至2016年的11.94亿元。24年间,部属高校R&D经费拨入增长了近40倍,支出增长了近35倍;市属高校R&D经费拨入增长了101倍多,支出增长了106倍多。下图展示了1993年至2016年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在经费拨入与支出的比值变化。经费投入的最大差距在2001年,部属高校的经费投入是市属高校的30倍;经费支出的最大差距在1996年,部属高校的经费支出是市属高校的46倍。2016年,部属高校的经费拨入与支出基本维持在市属高校的近10倍。
分院校类型北京高校R&D经费情况
北京高校R&D经费用途概况(1993年—2016年)
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拨入从1993年的3,863万元增至2016年的63.84亿元,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从1993年的3,021万元增至2016年的51.90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拨入从1993年的2.58亿元增至2016年的64.34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从1993年的2.29亿元增至2016年的63.34亿元;试验发展经费拨入从1993年的8,316万元增至2016年的9.97亿元,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1993年的7,902万元增至2016年的9.15亿元。24年间,三种经费拨入和支出占比均有所调整,以拨入为例(如下图所示),基础研究比例逐渐加大,从1993年的一成增至2016年的近四成;应用研究比例逐渐减小,从1993年的近七成降至2016年的五成;试验发展从1993年的两成降至2016年的不到一成。
北京高校R&D三种经费拨入占比情况(单位:千元)
市属高校R&D经费各用途占比[1](1993年—2016年)
北京市属高校R&D经费拨入从1993年的1,519万元增至2016年的15.42億元;北京市属高校R&D经费支出从1993年的1,126万元增至2016年的11.94亿元。总体来看,北京市属高校R&D经费的拨入与支出增长均超过了100倍。由于北京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在24年间的R&D经费拨入与支出发展趋势非常相似,所以为了更好了解北京市属高校R&D经费情况,下图展示了市属高校R&D经费拨入与支出在北京高校总体经费的占比情况。分经费用途来看,基础研究经费拨入与支出占比最高为1993年,分别为9%和10%;占比最低为1999年,均不到3%。应用研究经费拨入与支出占比最高为2005年,分别为18%和17%;占比最低为2001年,分别为3%和4%。试验发展经费拨入与支出占比最高为2013年,分别为6%和19%;最低为2000年,分别为0.5%和0.3%。
市属高校R&D经费各用途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