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薇
我国应用中药历史悠久,应用经验相对丰富且应用疗效相对较为显著,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中药材”的配伍。中药材配伍治疗疾病虽说具有较多的治疗价值,但相比于当前的西医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制药流程较为复杂,而中药饮片的制作是通过不同的炮制手法使中药药效得到充盈或中和的制作方法[1]。中药饮片的应用范围较广,且流传时间较长,具有足够丰富的经验。但药物饮片的质量不达标则容易导致配伍后的整体药效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中药饮片的质量不过关能够导致的最坏结果是产生应用安全事件。本次综述针对中药饮片在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展开探讨,并就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详细如下。
1.1 饮片炮制技术较低早在我国古代,中药炮制就已经成为中药材重要的制备技术,通过合理的烘干、晾晒、浸泡、翻炒等多种形式完成药片炮制[2]。中药炮制被流传千年,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药材的炮制与食物的烘焙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生食容易引起腹痛或其他症状,而药材的直接使用也能导致药效无法正常发挥造成药物毒副作用增强或药效减退。当前医疗结构向西医逐渐偏向,多数中药房中相关工作人员的中医炮制经验相对不足,在制作中药饮片时经常出现切片不均匀,切片后中药饮片整体形态不一,这种现象会直接导致中药饮片在煎制时无法在规定剂量内发挥起到应有的药效。除此之外中药切片炮制过程中存在药屑过多的问题,药屑过多会直接影响整体的药片汤剂的质量,同时也会浪费购药成本,造成药材亏损[3]。中药饮片在切片后需要通过炮、炼、煅、炙、炒、煨、度、晒、曝、制等多种方法进行炮制。在炮制过程中,根据药材的种类,性质以及药效等多种因素明确炮制方法以及炮制时间。炮制时间过长或过分采取炒、煅、煨等带热的炮制方法容易使药材失去药效,同时能够导致中药饮片颜色暗沉(碳化)[4]。当前多数质量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饮片的切片大小不统一,饮片经多番炮制后出现夹生以及个别饮片碳化的不良现象。
1.2 采购问题中药房采购药物过程中需要明确采购药材的整体质量是否达标。目前国内出现较多的假药市场,利用高价出售假药或者材质恶劣的药品,从中谋取利益。中药材的采购需要全面严格排查,多数采购人员在不知情或专业鉴别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容易采购到质量较差的药材,这种现象不仅能够损失采购成本,同时会降低医院内的综合疗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较多,首先采购人员对中药材的鉴别能力不够专业,其次采购时没有固定的供药商,除此之外,多数院内工作人员有极少的概率会在采购环节利用成本差价谋私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购药物的综合质量[5]。在采购问题中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多数中药房以及医院内的药品采购人员,配置较为单一,工作人员对中药材质量的鉴别不具备专业性,无法在入库后做及时的检查,同样也无法针对采购环节执行相应的质量控制。部分医疗结构严格要求了入库前的质量检验,但由于相关人员对药品鉴别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够,药品鉴别过程中需要借助较多的检查工作进行辅助[6],这种现象会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全面提高相关医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此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1.3 中药饮片保存条件较差在中药材合理采购后需要对药材的性质以及类型进行划分,在合理划分的基础上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备用药材的炮制,一般在中药房中中药材的储存量有限,但为了防止出现中药饮片供不应求的现象,需要针对几种常用药材进行大量炮制并采取合理的储存方法保存。但就目前的中药饮品储存现状来分析,中药房中常发生的储存问题集中于虫蛀、霉变等几个方面[7]。药品在炮制后部分饮片中的水分未完全流失,同时在炮制过程中有走油现象,加之存放环境中湿气较多,易导致药品在存放过程中发生较多的不良事件,缩短药材使用寿命或因虫蛀现象使得药品丧失本身的价值,降低医疗效果[8]。
2.1 合理炮制中药饮片在中医典籍《汤液本草》中提到治疗皮肤类疾病可以选取黄连、黄芩以及知母等药材加酒炒制,借助酒精能够协助药效上升,在炮制过程中评估(黄连、黄芩)均属寒性,生制中药饮片后煎制汤剂治疗疾病无法有效的中和药品的寒性造成一系列腹部不适的综合症状。通过“炒”制能够缓解药物的毒性作用,温和调节中药毒性。由此能够说明,中药切片炮制时根据药物的具体性质以及适用疾病类型,以及药物本身存在的毒副作用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使用合适的切片方法以及炮制途径,充分提高药品的综合应用价值[9]。
2.2 加强采购环节的质量监督在采购环节中需要明确提出采购环节的规章制度,杜绝采购人员从中谋取私利,其次通过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管控药品质量。在采购前需要针对每次采购的药品类型以及数量进行明确规定,采购前针对预算以及实际交易金额之间的差异做具体评估,同时要及时通过多媒体平台全面了解中药实时价格,并根据市场走向和经济发展趋势评估药品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区域内或者全国范围内的中药材采购制度做具体执行标准,通过制度约束采购商以及供药商双方的不当交易行为。就供药商单方面的质量管控主要加强药品防伪识别[10]。在出售药品前必须要首先经过相关机构的审核和质量鉴定。通过此种管控手段全面提高医院内中药入库的工作效率,缩短院内审查时间,同时加强了药品的入院前的质量的管理,降低了采购风险以及院内中药饮片的使用风险[11]。
2.3 合理存储原药材入库后首先做好药品分类,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指定储放位置,尽量以无菌、阴凉干燥的环境作为原药材存放室[12]。中药饮片的炮制则需要根据每月中药房的药物供应量进行规划,常规药材需要定时倒垛,炮制后明确区分并使用真空包装袋进行储存。为了防止霉变或虫蛀需要定时检查饮片的状态,评估其干燥程度,若表面有水分凝结或药品相对潮湿,需要对药品做烘干或晒干处理。根据中药房中所有具备的药品类型及其储存条件进行统计,全面了解后列入表格并在不断的质量监管中进行完善,充分明确药房中各中药饮片的存储条件,并以此为标准制定管理计划[13]。
2.4 加强专业培训中药房中药切片炮制需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通过加强中药切片炮制培训,全面提高中药房中药物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实践和理论知识教育对中药材的采购以及质量检验展开专业的培训[14]。培训内容需要明确划分,首先要对中药的不同性质和作用、中药材的基础药理作用和配伍原理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展开切片炮制培训,通过实践演示加强教学内容,并就中药材的基础保存方法展开理论讲解。设立培训考核,通过理论知识和时间知识的双向考核了解专业的学习进度和中药房中相关操作技巧的掌握度。通过专业培训能充分提高中药房的整体工作质量,与此同时能够全面加强医院的整体绩效。
炮制是一种能够全面提高中药饮片药用价值的方法,在中药房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应用价值显著。通过合理的管理能够减少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同时能够提升中药饮片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