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诊疗体会

2019-03-18 08:11吴晶杨丽周俊霞
肝脏 2019年10期
关键词:腹膜炎喹诺酮腹水

吴晶 杨丽 周俊霞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是指患者在无腹腔脏器损伤或穿孔,腹腔内无明显原发性感染病灶的情况下,自行出现的细菌感染性腹膜炎,是终末期肝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SBP最常见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是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诱因之一[2]。现对近年来收治的78例乙肝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和疾病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引发乙肝肝硬化合并SBP的高危因素和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乙肝肝硬化和SBP的诊断标准,有完整的病例资料。男性51例,女性27例;年龄32~74岁,平均(48.6±5.7)岁;乙肝病程3~25年,平均(16.3±5.4)年;HBeAg 阳性36例,HBeAg 阴性8例,乙型肝炎再活动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24例。SBP病程6 d~2.5月,平均(18.5±4.6)d;少量腹水12例,中等量腹水34例,大量腹水32例,Child-Pugh改良分级A级19例,B级36例,C级23例。

二、诊断标准

患者有明确的乙型肝炎病史,具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无明显恶寒,有腹胀和腹痛;查体有腹部肌紧张、广泛的压痛和反跳痛;利尿效果不佳,腹水逐渐增多,经超声检查或者腹腔穿刺明确有腹腔积液;腹水检查白细胞≥250×106/L,多核白细胞比值≥0.0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排除继发性腹膜炎。

三、研究方法

从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治疗措施、治疗和疾病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结 果

一、临床表现

有66例(84.62%)患者出现发热,均无明显寒战表现;低热42例(53.85%),中热17例(21.79%),高热5例(6.41%),超高热2例(2.56%)。腹胀72例(90.4%),轻度腹胀13例(16.67%),中等度腹胀43例(55.13%),高度腹胀16例(20.51%)。腹痛51例(65.38%),明显腹痛21例(26.92%),隐痛29例(37.18%),剧烈疼痛1例(1.28%)。轻度腹泻19例(24.36%),顽固性呃逆5例(6.41%)。黄疸症状54例(69.23%),皮肤瘙痒28例(35.90%);休克2例(2.56%),肝肾综合征4例(5.13%)。腹部肌紧张16例(20.51%),压痛47例(60.26%),反跳痛30例(38.46%);移动性浊音阳性70例(89.74%),可疑阳性8例(10.25%)。

二、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WBC)>10.0×109/L者18例(23.08%),<4.0×109/L者28例(35.90%),正常范围32例(41.03%)。(2)C反应蛋白(CRP)检查:≤10 mg/L者31例(39.74%),>10 mg/L者47例(60.26%)。(3)腹水常规检查:WBC>0.50×109/L者34例(43.50%),<0.10×109/L者13例(16.67%);多形核白细胞 (PMN)比例>0.50者46例(58.97%),<0.30者11例(14.10%);李凡他试验阳性61例(78.21%),阴性17例(21.79%)。(4)腹水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者20例(25.64%),共培养出菌株17个,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大肠埃希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阴沟肠杆菌2株,肺炎链球菌2株,粪肠球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对头孢菌素敏感10例,对喹诺酮类敏感4例,对硝基咪唑类敏感3例。

三、治疗措施

应用营养肝细胞、保肝解毒、降酶退黄、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药物;合理应用缩血管活性药物和利尿药物,促进体内细胞外液的排出;适当补钾,控制摄入水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肝肾功能损害相对较小的第3代或第4代头孢菌素类,以及喹诺酮类等广谱抗菌药物,给予规范化的静脉用药,疗程一般7~14 d。大量腹水患者可在严格无菌操作的前提下,适当腹腔穿刺治疗性放腹水和腹膜透析治疗;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适当向腹腔内针对性注入敏感抗菌药物。在放腹水的同时,应考虑补给人血白蛋白,防治低蛋白血症。

四、治疗结果

78例患者均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57例,喹诺酮类8例,硝基咪唑类1例,联合应用12例;疗程5~14 d,平均(9.4±2.1)d。治疗性放腹水治疗32例(41.03%),放腹水1~6次,平均(3.1±0.7)次;腹膜透析治疗8例(10.26%),透析1~3次,平均(1.6±0.3)次。住院天数9~34 d,平均(21.5±4.8)d。

五、疾病转归

在78例患者中,治愈14例(17.95%),显效17例(21.79%),好转26例(33.33%),无效21例(26.92%)。在治疗无效的21例患者中,自动出院12例(15.38%),死亡9例(11.54%)。9例死亡病例均为肝功能Child-Pugh改良分级为C级的患者,其中直接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3例,肝性脑病3例,感染性休克2例,肝肾综合征1例。

讨 论

在本研究中,84.62%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以低热为主,寒战高热较少;说明患者对炎症反应的能力较低。90.4%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以中等程度的腹胀为多见;有65.38%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绝大部分为隐痛和轻度疼痛;大多伴有黄疸症状和皮肤瘙痒现象,少数出现轻度腹泻和顽固性呃逆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有20.51%的患者腹部出现局部肌紧张、60.26%的患者出现压痛、38.46%出现反跳痛;有89.74%的患者出现移动性浊音。说明SBP的发生与腹水的形成和腹膜自滤能力下降有关,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对SBP的反应能力明显下降。在临床中遇到不明原因发热、进行性腹胀的患者,即使有无典型的腹膜炎体征,均应警惕SBP发生的可能[3]。

在实验室检查中,仅有23.08%的患者外周血象升高,60.26%的患者CRP高于正常值,估计与细菌性感染的炎症反应和毒素吸收等有关;却有35.90%的患者血象低于正常,估计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机体反应能力下降有关。在腹水检查中,有43.50%的患者WBC增多,以PMN为主,78.21%患者的李凡他试验阳性,说明患者的腹腔积液以炎症引起的渗出液为主,但需要进一步行病理检查寻找异形细胞,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仅有25.64%的患者的腹水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最为多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最为敏感,这与李莎莎等[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对乙肝肝硬化SBP的治疗措施应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功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常规使用护肝保肝和降酶退黄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肝脏功能,避免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经验用药,选用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小的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等广谱抗菌药物,并坚持规范化用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等情况,在严格无菌操作的前提下,给予治疗性放腹水和腹膜透析治疗,并按需补给人血白蛋白,减少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经过一系列治疗措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73.08%,但仍有26.92%的患者治疗无效而自动出院和死亡。其中9例死亡病例的肝功能Child-Pugh改良分级均为C级,说明患者的肝功能越差,病情越严重,临床治疗效果越差,死亡率相对明显升高。9例患者的死亡直接原因均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说明对于乙肝肝硬化SBP患者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并重视和加强诸多严重并发症的防治[5]。

猜你喜欢
腹膜炎喹诺酮腹水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