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苗木产业发展助推生态化大武汉建设

2019-03-18 04:48童意金
关键词:苗圃苗木发展

童意金

武汉市园林种苗中心(柏泉苗圃) 湖北 武汉 430042

一、武汉苗木产业现状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长江中游、两江交汇处,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冬季寒冷湿润,承东启西、接南连北,土壤肥沃,是理想的苗木种植和集散之地。在湖北省“生态立省”与“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武汉城市绿道建设、破损山体修复、湿地生态工程、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等工程项目的推进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人们相应对绿色居住环境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围绕我市中心城区的江夏、蔡甸、新洲、汉南等远城区都有大规模的花木种植,从苗圃构成来看,我市的苗圃主要为原国有苗圃(林场),绿化企业苗圃、地产商及大型企业苗圃,农民及苗木经纪人自建苗圃等。从总量上看,占主体地位的是大量中小企业和个体种植户,种植花木种类达200多种。目前,部分苗圃已开始依托圃地绿色资源,开始打造产业升级版,发展生态农庄、赏花游等项目。同时兴建了汉口北、南湖、马鞍山、江夏花博园等不同规模的苗木交易市场,各地也组建了苗木协会、苗木合作社等区域性行业组织。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生态化大武汉建设的不断推进,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品种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巨大的战略机遇,而我市苗木产业供给能力却严重不足,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在本市绿化建设中,本市范围内的苗木实际供给率不足20%,所以大量苗木需从周边城市及江浙、湖南等地调入,这既增加了运输成本,又降低了成活率。而我市除了部分较早开展规范化、专业化生产的大中型苗圃销售如火如荼外,60%左右的苗圃因品种不对路和苗木质量差问题而大量积压,销售不出。长期的经营不善,投入产出低等问题严重的挫伤了生产者再投入积极性,使得圃地变“森林”面临转让甚至幻想“拆迁”的窘境。武汉苗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一 )产业布局不合理,规模优势不明显

我市的苗木产业在建设和生产经营上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组织,没有科学的规划协同,区与区之间,各街道(乡、镇)之间及各街道(乡、镇)内部不同区域都建设了大小不一的苗圃,但缺少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和整合,导致3000亩连片规模的苗圃少之又少。且苗木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受传统小农观念束缚和资金条件等的限制,处于小、散、多、杂的状态。同时各苗圃之间缺少信息沟通,属于原始的自发状态,而政府却过于依赖市场调节,引导不够,导致产业不集聚,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区域品牌更难以形成。

(二 )品种选择同质化,缺乏特色

产品特色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具体的苗圃生产过程中,由于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盲目跟风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人存在 “别人种什么我种什么”的观念。其深层次因是生产经营者自我经验不足,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又缺乏专业指导,无法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前瞻性不够,只能一味地跟风。其次,苗木品种雷同,缺乏特色,苗圃面积虽然大小不一,但经营品种却无差别。目前,我市除部分产销一体化的苗圃已经进行了品种换代外,单一盈利模式的中小苗圃还普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由于苗木具备生产时效性强及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如在同一时期种植同一品种,势必会出现销售时间大体一致,苗木市场便会难以避免的陷于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中,效益低下。

(三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品质不高

我市苗木产业起步晚,先天基础薄弱,在全国绿化苗木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我市苗木的生产意识、作业方式、管护水平与全国产业传统强区存在着很大差距。一些蜂拥进入行业的企业和个人,忽视“专业门槛”,不了解植物特性、不知道养护要点、不清楚市场要求,盲目生产。具体表现为适地不适树,只是片面追求单位面积种植数量,延用传统落后的地栽种植方式,重建轻管,科技水平低,产销脱节。造成大量死苗、老苗、僵苗等废苗,使得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苗木无法销售,苗木陷入一边砍一边栽的恶性循环中。

(四 )苗木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市场功能发挥不足

造成苗木交易市场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有:1、苗圃的选址脱离产业基础,现有的市场软硬件还不够完善,市场交易也不够活跃;2、虽苗圃的数量多,但规模都不大,不定因素多,缺少长期经营的考虑;3、交易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前店后场,批发加零售的线下交易,未能与互联网的线上电商平台交易融合,不能及时地向顾客提供苗木信息,也无法向更远的区域销售;4、没有建立交易市场的准入机制,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市场信誉,流失了顾客。

三、 加快苗木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 )加强宏观层面统筹规划,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第一,统筹规划,增加苗圃地建设供给。尤其对于基本农田外的土地,应优先支持苗圃建设,这样既可以避免大面积撂荒地出现,也可以美化武汉环境,增加绿地覆盖面积。

第二,整合资源,建设规模化苗木市场。目前我市有汉口北、南湖、铁机、东湖等花木城,但较为分散,未能形成如浙江萧山花木城一样的规模化苗木市场,影响力不足,规模化效应也未能展现出来。

第三,调整苗木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良好的产业结构是行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必经途径。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大培育非常规品种的苗木、彩叶树种及乡土特色苗木的力度,扩大反季节施工用的容器苗栽植比例,乔灌花草结合,均衡发展,分区域布局,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四,加强苗木推介,宣传打造品牌。要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农户参与到苗木产业中,壮大产业的生产规模。同时还可以利用展销会、国际国内花卉、园林等博览会,大力宣传我市的特色苗木品种,打造武汉市具有特色的品牌,并提高优质企业的知名度,从而带动整体行业的发展。

第五,政府加强技术资金投入,形成有竞争力的行业环境。行业发展不仅需要先天的自然环境,也需要优良的营商环境,要积极汲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注意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技术型人才的引进,通过技术手段缩小区域苗木发展差距,同时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即制定和落实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我市苗木产业的开发。

(二 )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以创新驱动为要素的发展方式

第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须先强企业。我市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应引导支持与在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协作,加强成果转换工作,尽快从各种苗木品种中选育出符合我市的新优品种和抗性强的良种,作为我市的特色产品,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做好内功修炼,规范化苗木生产。苗木商越来越意识到,高质量的苗木可以不愁销售。现有需求市场对于苗木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没有规范化苗木生产,则难以生产高质量的苗木。在学习、引进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施行标准化,推广机械化,促进智能化生产,通过在品种、生产方式、服务等环节上开展全要素的创新,完成苗木产品的规范化精品化生产,实现传统苗圃向现代企业的蜕变。

第三,促进苗圃生态旅游的发展。苗圃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苗圃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实现产业升级的一种有益的模式创新。在提供优质精品苗木同时,既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产业生态效能,还可以增加苗企的营收渠道,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更能够通过市民的绿色体验引导市民绿色消费习惯的形成,为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 )借力互联网+及大数据,精准指导行业经营发展

互联网+目前已成为我市建设智慧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很多传统行业都被互联网+模式冲击着,也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生产模式。传统行业加入互联网早已是大势所趋。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企业开展营销推广及发展提供了新舞台。借助互联网可以打通苗木从培育、种植到销售、物流的各个环节,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精准指导生产和销售。我市生产的苗木品种繁多,地理优势明显,可以供给全国80%以上区域的市场,应大力引进和发展如“爱苗网”“苗多多”“花木易购”等电商平台企业,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销售,输出积压苗,为产业升级“腾笼换鸟”。

(四 )培育行业龙头,做好行业示范引领工作

在深入调研苗木行业的基础上,专门挑选有产业基础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优先扶植对象,并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协助其制定适合的企业成长路线图,完善产业的相关配套设施,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水平。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推动企业集群集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的产业格局,从而培育壮大区域苗木产业,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四、结束语:

我国明确要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所以苗木的培育是当前生态环境维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苗木产业也逐渐成为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但是,武汉市苗木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加强宏观层面统筹规划,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培育行业龙头,做好行业示范引领工作等对策,希望能提高我市苗木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苗圃苗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苗木供求信息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