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模式构建研究

2019-03-18 01:48郑惠丹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性共生共同体

郑惠丹

(华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经验性、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变迁,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已成为个人发展的必备基础,成为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1]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许多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地接收知识,缺乏问题意识和研究性的思维,创新能力不足,这恰恰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在目前高校不少课堂都采用“大班额”这一教学规模的背景下,打造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能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共生理论的剖析,重新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新模式,以期为高校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研究性教学成为高等院校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学生群体当中一直被广泛推广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模式。“大班额教学”是本次研究的基本背景,是基于当前高等院校教学规模的普遍现状提出的。由于学界对这一概念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因此本次研究以超过80人作为“大班额”的界定标准。在“大班额”教学规模的影响下,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打造对教学效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当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入影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却不大成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发挥以及进一步推广,学习共同体也无法完全施展其效能。

对华南师范大学不同院系、专业的学生进行的关于大班额研究性教学开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74.46%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开展研究性教学,60.71%的学生愿意参与到研究性教学当中。这表明学生已经逐步接受和适应在研究性教学的背景下所采用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新模式,因而在高校中推广研究性的学习不会有很大的阻碍。现今各种研究性教学的模式也已逐步被引进课堂教学中,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下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有问题探讨、专题讲授、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体验式教学等形式。通过调查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模式发现,传统高校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两种模式——传统讲授和论文写作对学生的吸引力都有所降低,在这一项调查中分别仅占9.56%和2.91%,而问题探讨、专题讲授、课题研究、体验式教学这几种研究性教学的创新形式却普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21.2%的学生倾向于问题讨论的课堂形式,25.36%的学生倾向于专题讲授的课堂形式,20.17%的学生比较喜欢课题研究这种形式。而这几种使用日益频繁而且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恰好又是打造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主要阵地,构建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良性运作模式有利于研究性教学的更好开展,是开展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值得重视的一环。

二、共生理论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的关系

(一)共生理论基本观点

关于共生理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生物学关于真核生物的发展起源与细菌共生这一理论,是对在此之前的“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的一种新突破。在此基础上,对于共生理论的研究开始由生物学领域衍生到其他领域,尤其以经济学、旅游业和传媒业为重,以推动某一产业、某一行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共生模型和共生机制。近些年来,关于共生理论的研究延伸到教育领域,大体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关于不同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共生的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共生、高校外部治理主体的共生、多种不同的教育形态的共生、学校内部教学团队的共生以及产学合作联盟之间、校企合作联盟之间的共生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的“共生”概念取自学者袁纯清的解释,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或者在外部环境中, 各个单元主体按照某种模式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共同成长的共生关系。[2]随着社会的逐步演进与发展,“共生”逐渐演变发展成了一种视角,进而变成了一种认识论与方法论,供人类运用其来探究未知世界。[3]共生理论的出现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共生系统中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彼此之间均会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同济共生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共生理论由共生系统的整个外部组成结构与内部运行机理组成,共生理论中的共生系统是指“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形成的共生关系集合”,因而,共生系统主要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三大要素。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个体,它们是组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不同的共生体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是不同的。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及强度。共生模式能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和互换。共生模式的种类很多,共生模式也会随着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此不同类型的共生模式组成了多样的共生体系。共生环境是指除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影响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共生环境对共生模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物质、信息、能量等一些环境变量来实现,以产生正向共生环境、中性共生环境和反向共生环境。[4]共生环境也是多重的,不同层次的共生环境对共生模式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运用共生理论的适切性

研究性学习这一模式在现今依然受到国内外教育学界的重视,在学校中也得以推行。随着习总书记近年来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说,“共同体”一词受到社会各界的热议,教育学界也将这个词语引用进来,“成长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等词组体现出新的教育培育理念。从“小组合作学习到学习共同体”的演变更是体现了在这一集体动力驱使之下学生收获的自由而有张力的成长。在本研究中,对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基于高校这一环境之下的,指通过对学生、教师和学习环境等要素的联结或整合,以及在教师的协助和学校资源的支持下,学生学习群体所构建出的一种平等、互助的学习关系,从而极大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相比于传统的学习群体,学习共同体更加强调这一个群体中学生、教师、学习环境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在过去,带有一定主观随意性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往往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高校中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重构也被提上重要议程。起源于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共生理论相对于强调“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而言侧重于阐释系统内部个体的互惠共生这一状态,这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念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吻合的。同时,共生理论可以为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因而在分析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运用共生理论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方面,共生理论的价值理念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理念相吻合。共生理论中强调,共生系统中所有要素都相互依赖并非独立存在的,且要素之间是一种同济共生的关系,也就是在合作和依赖的过程中所有的要素最终实现“共赢”这一局面。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当中,大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性学习这一个共生系统下主要的共生单元,无论是学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都需要在研究性学习这一过程中实现互惠共赢: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创新思维、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这一模式下也促使自身的科研能力、授课能力等素质或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因而在这一过程中,以“互惠共济”为核心理念的共生理论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价值理念相吻合,运用共生理论可以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深入分析。

另一方面,共生理论为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规范构建提供新的范式。在过去,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打造极具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多情况下其实就是一个任务导向的学习小组,学生和教师都没有从中得到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效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呈现。共生理论将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主体、环境、运行模式这几个新的思考维度。同时,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运用共生理论使学习共同体的打造更加具有规范性,在共生理论指导下学习共同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规范性缺失的学生学习群体往往会使得研究性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反而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传统讲授型的教学方式。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一个规范的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极具必要性的,而且与研究性教学起着相互促进的重要作用。因而,以共生理论作为指导的、极具规范性的学习共同体的组建与运行可以提高研究性学习这一方式的效能。

三、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很多高校都有逐步转变教学模式的意识和行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正在不断地普及当中,学生也对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认同度有所提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群体学习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打造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对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在共生理论视阈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这一共生系统在其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这几方面都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共生单元意识薄弱

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中,为了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提高高校办学质量而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大学生们是最主要的共生单元。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被动接收知识,而研究性教学更多强调的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习惯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学生在接受研究性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对研究性教学产生畏惧的心理。通过调查发现,有11.9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应研究性课堂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然而有13.25%的学生认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期间同学之间往往缺乏交流,也有20.2%的学生认为很少会寻求老师的帮助,师生间的互动也是非常少。同时,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相对而言更高一些,所以调查发现有16.86%的学生认为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以及有10.81%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独立研究和写作的能力,另外有12.35%的学生认为缺乏信息检索和文献搜集的相关技能。因此学生当中这些素质和技能的缺失就成为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阻碍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不断提高学生群体这一共生单元的基本素质、技能以及改善这一群体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模式对于完善研究性学习体系、打造研究性学习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共生模式效能有限

目前,很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学习共同体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构建了一些大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形式,如问题探讨、专题讲授、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体验式教学等。但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同教学模式的适应范围有差异以及课堂类型的日趋多样化,教师往往不会局限于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因而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共生系统可能会蕴含两个或以上的共生模式。

教师是研究性教学开展的主体,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指挥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大班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挥、引导对于研究性学习功能作用的发挥有着直接的作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教师对自身条件、学生素质以及学校现有资源的全面认识。通过调查发现有小部分的学生认为在大班额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投入不足、教师缺乏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素质以及布置的课后作业太多而影响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有29.56%的学生认为教师层面存在的最大的不足是老师缺乏对学生的课后指导,11.9%的学生认为老师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时设计的问题或选取的专题过于高深,操作性不强。16.86%的学生认为在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基于学生及时的反馈,以至于不能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进行及时的纠正。7.93%的同学认为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上的投入不足,这说明部分老师对研究性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7.74%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过多以至于影响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还有5.56%的同学认为老师缺乏开展研究性教学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由此可见,由于受到传统观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师自身教研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较为单一、不灵活。研究性教学或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发挥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研究性学习效能的发挥也是非常受限。共生模式是共生系统的重要表现形式,那么研究性学习模式也是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主要表征。要想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发挥出理想的作用必须要不断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基本的知识素养、能力架构进行完善,使各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效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共生环境营造欠缺

对目前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来说,共生环境包括正向共生环境和反向共生环境。正向共生环境包括新的学习氛围、共同体平台的建设、学校激励机制等,而反向共生环境则涵盖了学校资源的缺乏、组织结构的阻碍等。通过对研究性教学的资源支持状况的调查发现,仅有3.64%的学生认为学校物质资源完全满足于研究性教学的需要,分别有40%和48.64%的学生认为学校物质资源基本和部分满足研究性教学的需要,可以维系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同时有7.72%的学生认为学校研究性教学投入的不足体现在相关教学设备的欠缺上。研究性教学资源的欠缺侧面反映出研究性学习资源的缺乏。大体来说,高校普遍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持有支持的态度,会出台一定的激励政策来协助建设学习共同体这一平台,但学生们还是普遍希望学校能够继续加大研究性学习的物资和经费投入。

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路径

(一)激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共生意识

多年来,高校对大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关注往往会虚化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关切。在传统的“被动接收知识”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大学生自组织、自发展的主体精神明显缺失。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不应是在外力的强制性作用下形成的组织,而应是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构建而成的一个自组织。要实现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激活和唤醒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学生认识自我,并形成主动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课堂的引导作用,多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同时,也要在课后的素质拓展系列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行动并相互协作,收集、选择和处理相关信息,进一步对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和筛选归纳,从而总结社会生活经验和生产规律。在研究性学习共同体中,大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探讨等方式,不断地学习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其次,学校要为学生的意识唤醒提供帮助和服务,侧面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尤其在高校中,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决策事务中去,无形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二)完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共生模式

共生关系下的学生主体是多元异质的,每个学生因基因构成、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因素的迥异而导致个体差异性的形成,因而在学习群体当中,学生们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形成互补关系。因此,在保证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稳定的前提下,教师应该不断地吸纳不同学生的新观点,保持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当中的活力与张力。如让同类型的学生聚集到同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主体趋于同质,则学生之间难以形成互补的关系,长久以来会造成思考角度单一、价值判断以及认知趋于一致的局面,影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效果。如让性格外向和内向的同学共存于同一个学习共同体当中,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学生之间有了相互学习、共生共荣的可能,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得以实现。但如果学生学习共同体中的主体过分趋于异质,会使学生们之间缺乏共生界面,缺乏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基础,最终也会影响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因而在构建共生模式的过程中也要遵循适度原则。

(三)优化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的共生环境

在“法制社会”氛围的影响之下,制度化一方面使教育更加规范化,但另一方面,过于强调服从和追求上下一致的制度也使教育本身出现了异化。因此,大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需要创新学校制度,创设相应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首先,确立合理的制度观。学校内部的制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人文与科学相融合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制度本身是为更好地进行管理而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因而应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需求,在制定制度时充分考虑与现实情况的适应性。同时,高校所体现的研究与创新的精神不能被制度所禁锢,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学术氛围的形成。其次,重视学校资源在研究性教学方面的倾斜。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支撑,尤其是课题研究和体验式教学都需要有科研项目、经费及相关合作单位的支持。在当前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中,以问题讨论和专题讲授的形式为主,要实现更加显著的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必须发挥研究性学习其他模式的重要作用,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猜你喜欢
研究性共生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生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