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的中外媒介呈现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2019-03-18 02:15
关键词:人民日报民众政策

赵 曌

(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传媒学院,天津 300270)

中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依据不同的国情,采取了一些不同的生育政策。严格的“一孩化”在经济文化落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殊历史时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然而近年来,中国人口呈现出新特征、新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缩小、失独家庭增多、劳动力数量减少、男女性别比失衡等。针对这些人口现状和社会问题,中国政府对生育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于2015 年 10 月 29日正式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协调发展。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无论对其自身抑或是世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外媒体对该政策的报道也将产生重大的国内国际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外媒体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中外媒体如何报道“全面二孩”政策,有何特征与不足;国外媒体是否正确理解中国的人口新政;中外媒体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有何差异。

一、研究简介

本文选取中国的《人民日报》及美国的《纽约时报》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选择《人民日报》的原因在于,它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党报,同时也是中共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有着作为中国主流媒体的鲜明的态度和立场。通过对其报道的研究,可以了解政府提出该政策的意图。而《纽约时报》在美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作为美国高级报纸和严肃报纸的代表,《纽约时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美国主流媒体的观点和立场。

通过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报纸检索系统以及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检索《人民日报》以“二孩”“两孩”“全面二孩”为关键词的报道,将时间限定为2015年10月29日至今。再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共得到20篇报道样本。

从Proquest电子期刊报纸数据库进入“出版物”选项,该数据库收录了1980年至本文写作时的《纽约时报》全文,限定关键词为“China”&“Two-Child Policy” 或“Two Children Policy”对相关报道进行检索,时间同样限定为2015年10月29日至本文写作时。进行人工筛选后,共得到8篇报道样本。

表1 《人民日报》样本目录

表2 《纽约时报》样本目录

二、中外媒体报道分析

本文将“全面二孩”政策自2015年10月以后的发展轨迹分为两个阶段:政策出台阶段和政策实施阶段。2015 年 10 月 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全面二孩”政策,这是继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因此,截取2015年10月29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为政策出台阶段,而政策实施阶段为2016年1月1日至今。

(一)报道力度

图1 中外媒体对“全面二孩” 政策的报道频率

分析可见,政策出台阶段共有报道15篇,其中《人民日报》8篇,《纽约时报》7篇;政策实施阶段共有报道13篇,其中《人民日报》12篇,《纽约时报》1篇。

政策出台阶段《人民日报》在第一时间对“全面二孩”政策进行了报道,充分发挥了中央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报道篇幅上,也不惜笔墨。随着政策开始实施,报道频率也在增加。特别是2017年1月正值“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一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推出了“聚焦·二孩政策一年追踪”系列报道,可见其对“全面二孩”政策报道十分重视。在政策出台后的四天内,《纽约时报》对中国的人口新政进行了报道。与《人民日报》一样,在报道上是很及时的。但从报道频率来看,随着新政的实施,《纽约时报》的报道不增反减,2017年的相关报道更是十分少见。可见,《纽约时报》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兴趣黯然。

(二)报道体裁

图2 中外媒体报道体裁对比

报道体裁即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种类繁多,如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评论等。根据实际情况,本文将样本分为消息、通讯、评论和其他体裁。其中,《人民日报》的报道样本中最多的是通讯,共有10篇,占样本总数的50%;评论和消息各有5篇,分别占总数的25%。在体裁运用上的特点体现了《人民日报》的办报方针和办报宗旨。作为级别最高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的宗旨就是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的决策部署,其报道内容重在传达文件精神,重视舆论引导。因此,在报道体裁上更多地采用长篇通讯对人口新政进行解读,方便民众理解,为新政策的执行保驾护航。

《纽约时报》的报道样本中最多的也是通讯,共有5篇,占到了62.5%,此外,评论2篇,还有1篇给编辑的信,没有出现消息题材。总体看来,《纽约时报》倾向于采用观点性较强的通讯和评论来报道“全面二孩”政策,且表现手法多样,观点表达详细,这也沿袭了外媒在涉华报道上一贯重视从自身立场出发,对“中国形象”努力进行他塑的传统。

(三)消息来源

图3 中外媒体信息源对比

框架理论认为,在任何新闻报道中,消息来源都可以看作塑造报道框架的重要项目,不同的新闻报道者常常会为了支撑自己的主题而去寻找不同的消息来源,因此,我们往往能够从消息来源的选择上看出媒体的基本倾向和态度。在新闻报道框架化的过程中,媒体会通过消息来源的选择与组织来形成特殊的框架,并且由此建构不同的新闻价值。也就是说,消息来源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供客观报道,更在于协助新闻报道者将报道框架隐含在报道内容中,成为报道框架形成的基础。[1]

如上图所示,《人民日报》使用最多的信息源为中国政府部门,在20篇报道样本中就有15篇使用了政府信息源。“全面二孩”政策涉及普通家庭的切身利益,中国政府对人口新政十分慎重。《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需要其充分发挥告知、协调的功能,将新政策的解读传递给普通民众,因此,《人民日报》在报道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来自政府部门的事实和观点。

《纽约时报》使用最多的信息源是中国民众,占比达到62.5%,在8篇报道中就有5篇大量引用民众的话语,且其中所采用的声音都是来自对计划生育政策相当不满的民众。他们的观点与中国政府信息源的态度明显相反,营造出了政府与民众对立的气氛。如《A Fresh Sting for the ‘Loneliest Generation'》中王海雷在评价计划生育政策时认为自己是“可怜和悲惨的一代”(pathetic and miserable):

“‘We were sacrificed because of a political mistake,’said Mr. Wang, the founder of an Internet start-up. ‘We were used.’”[2]

他将计划生育视为一个政治错误,认为这代人被政府所利用。

中外专家是两家媒体使用的第二大信源,报道数量都占到了50%及以上。《人民日报》共有11篇,都来自中国专家;《纽约时报》为4篇,中、外专家各2篇。不同于纯官方的话语体系,专家对政策的描述往往更具体,他们从专业领域的解读能够引导民众对人口新政作出自己的理解。如《人民日报》2015年的报道《生二孩,你在纠结什么》[3]就采访了医学、社会、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就“身体能吃得消吗?”“一孩不愿意咋办?”“财产该怎么分?”等问题为“二孩准爸妈”们答疑解惑。

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时报》在使用中国媒体信源时特别强调“state run(国有)”一词,明确对方官方媒体的身份。这样的表述暗示《纽约时报》对该信源的不信任,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客观信源,这样的举动可能造成国外受众对中国媒体的误解。

(四)报道内容

如果说消息来源一定程度上是报道框架形成的基础,那么报道内容则是填充框架的血肉,是报道的核心部分,彰显着整篇报道的中心思想和主题观点。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本文将《人民日报》报道中出现的题材分为官方释疑、专家建议、具体案例、民众心声、其他议题等。

官方释疑主要是指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召开的政策会议以及对“全面二孩”政策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为民众释疑解惑。专家建议涉及政治、医学、社会、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对民众疑问进行政策解答,助力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推广。民众心声是对民众言论的表达,展现民众对人口新政的反应。具体案例是指报道中例举的与“全面二孩”政策直接相关的事实案例。而民众心声与具体案例两个题材往往同时出现在一篇报道中,以具体案例来反映民众心声。此外,样本中还有少量报道是关于营造二孩文化、关注具体细则出台时间等内容被归于其他议题。

为了突出国外媒体的报道特征,并根据样本实际情况,本文将《纽约时报》的报道体裁分为政策解读、计划生育弊端、民众反应、具体案例等。事实上,多篇样本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单一的,通常是多个议题的组合。因此,本文体现出的是每种题材所涉及的报道篇数,即单篇报道可能被归入多个题材。(如图4、图5)

图4 《人民日报》报道内容分布

图5 《纽约时报》报道内容分布

《人民日报》的报道内容以官方释疑和专家建议为主,分别有13篇和10篇,分别占65%和50%。可以说,人民日报的报道具有鲜明的官方意志,更注重引导民众的行为。读者在阅读这些报道后都能够进一步了解政府的意图和建议。与国内媒体报道不同的是,《纽约时报》更注重各方对政策的解读以及民众的反应,这两种议题分别有5篇报道,占总数的62.5%。其次,《纽约时报》的报道表现出了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强烈兴趣。在涉及民众反应的报道中,几乎都有民众对计划生育表示不满。同时,《纽约时报》还擅长对具体事例的描述,以大量篇幅讲述小人物的遭遇,如《China’s Longtime One-Child Rule Is Gone, but Trauma Lingers》中描写了冯建梅2012年被强制引产的事件,让3年内生育政策的极速转向显得荒诞、可怕。

三、中外媒体对部分关键词的差异描述

媒体所报道的拟态环境并非是对现实世界的全面客观的反映,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往往受到媒体报道框架的影响。在“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中,除了从报道力度、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内容等方面来呈现立场和观点以外,对报道主题的描述也是表达主题的方式之一。

(一)“全面二孩”政策报道中对中国政府的呈现

表3 中外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描述

在对中国政府及其行为的描述中,中外媒体差异明显。《人民日报》所呈现的中国政府以体现其科学、民主的良好形象为主。体现了党报对民众认识理解中国政府行为的正确引导。而《纽约时报》对中国政府的描述呈现出整体负面的特征,塑造了一个“野蛮(barbaric)”的专制政府。

(二)“全面二孩”政策报道中对中国计划生育的呈现

表4 中外媒体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描述

(三)报道中对“全面二孩”政策的呈现

表5 中外媒体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描述

在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描述中,《人民日报》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纽约时报》则有褒有贬。《人民日报》认为“全面二孩”作为中国人口政策上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经济、社会和人口协调发展,同时,对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如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等也进行了讨论。《纽约时报》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正面评价中,基本上是将其看作中国政府对于前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悔和反思。有的负面观点则认为,规定只能生两个孩子仍然是对生育权的侵犯;有的担心中国未来的人口过剩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和养孩成本的提高;还有的认为“全面二孩”政策也难以抚平计划生育造下的“罪孽”。

(四)“全面二孩”政策报道中对中国整体形象的呈现

表6 中外媒体对中国整体形象的描述

中外媒体对中国整体形象的表述比较相似,都兼含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方面,《纽约时报》的用词和语气的强度都要高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认为中国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成就,但是国情复杂,这样的评价应该是实事求是的。但《纽约时报》在描述中国的发展成就时,使用的是 “extraordinary(超凡)”等词,在描述中国社会存在问题的使用的是“full-blown crises(危机的全面爆发)”“tightly(严格地)”“highly(高度地)等词。可以说,《纽约时报》对中国整体情况的描述有夸大的嫌疑,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

四、中外媒体“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特点

(一)《人民日报》“全面二孩”政策报道特点

生育政策的重大转向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但是大多数民众并不能直接参与到人口新政的制定过程中去,这就需要媒体充当沟通的桥梁,向上传达民意,向下释疑解惑。在“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阶段,《人民日报》采用了消息、通讯、评论等体裁,采访了政府官员、权威专家、普通民众、医护人员等消息来源,报道的角度也多是乐观、积极的,努力为民众了解政策信息提供帮助,力图为公众提供全面客观的报道。

1.通过议程设置,调整不同阶段报道重点,帮助民众了解政策意图,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

在政策出台阶段,《人民日报》推出了《放开两孩,人口大势会逆转吗?》等“怎么看全面两孩时代”系列报道,对政策调整进行了解读,论述了人口新政的科学性,能够让民众放宽心,对新政策有所期待:

“全面两孩政策是在科学研判人口发展态势、总结单独两孩政策实践、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面临一些挑战,是可预期、能应对的。”[4]

在政策实施阶段,《人民日报》又推出了“二孩政策一年追踪”系列报道,侧重于解读新政策落地后出现的新挑战新问题。如《生不出二孩真烦恼》[5]对不孕不育难题,冷冻胚胎等辅助生殖技术以及代孕等争议进行了解答。

在线教育包括两个阶段,课程的制作开发阶段和学习支持服务阶段,微课作为在线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多功能平台的开发,以支持学习者在讨论、交流、答疑、作业的批改等微课应用环节。微课平台的开发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学习支持阶段评价、反馈、互动的重要性,可适当加入学习讨论、学习监控、成绩光荣榜等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对民众关心的议题关注不够

随着新的生育政策的落地,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服务需求都会有所提高,如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儿童照顾政策、医疗服务政策、孕妇保健政策等方面都需要实现配套。如何建构一套相对完整的社会福祉体系,什么样的人适合生育二孩,生育二孩到底有什么影响,目前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能否满足二孩潮等等,《人民日报》对这些关系到民众自身利益的问题关注度较低。

(二)《纽约时报》“全面二孩”政策报道特点

1.塑造了关于中国生育政策的消极印象

《纽约时报》在世界上有较高的影响力,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它对中国的报道是否全面、公正、客观,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但是,在报道样本中,“全面二孩”政策往往只是作为一个由头,报道的核心主旨仍集中在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而对提出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及其积极意义很少提及。与《人民日报》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持续关注不同,《纽约时报》在政策出台阶段报道力度最大,而对政策实施阶段鲜少关注。国外受众不知道政策调整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无法从报道中对中国的生育政策调整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国外对中国生育政策的消极印象依然没有改变。

2.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但营造了政府与民众对立的氛围

《纽约时报》在“全面二孩”的报道中,用大量具体的事例来展现普通人的遭遇,而这些报道中的个体往往是不幸的。被强制引产的妇女,超生带来的巨额罚款,超生被开除的父母,孤独自私的一代,没有经济能力抚养二孩的夫妻等都在报道中被提及。如《China’s Longtime One-Child Rule Is Gone, but Trauma Lingers》中提到:

“…Yang Zhizhu, a law scholar at the 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 in Beijing, who was fined and removed from teaching in 2010 after he and his wife had a second child.”[6]讲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杨支柱2010年因超生被解聘的遭遇。

诚然,中国的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挖掘和报道可以让中国政府认识到自身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但是,中国生育政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社会成员出现不幸遭遇的原因等内容,《纽约时报》却鲜少提及。这并不利于国外公众对中国产生正确的认识。对个人悲剧如强制堕胎、强制绝育等细节的过分渲染,无疑营造了官民对立的报道氛围。例如,《City in China Urges Comrades to Do Their Part and Reproduce, Twice》引用了新浪微博上中国网友对人口新政的不满:

“‘In those years you fined everywhere. You beat people, tore down homes, confiscated livestock, and forced people to abort. Today you want to force people to have a second child.’—Muranxuanxie lihua, Wuzhou,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 government wants to manage a couple’s bed affairs, that’s really messed up.’—Zhijing louzhu,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这些年来你四处罚款、打人、拆房、没收牲畜、强制堕胎,如今又想强迫别人生二孩;政府连夫妻的床上事务都想控制……)

这些内容的选择无疑将民众和政府放在了相互对立的位置,矛盾和摩擦被突出报道,而民众中的赞成和支持意见以及中国复杂的国情都被忽视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原因是多样的:第一,中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强调集体意识,注重整体的利益,而美国更多地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也让国外媒体在看待中国问题的时候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第二,新闻理念的不同。中国媒体以协调社会为己任,而美国媒体更多的是以问题为导向。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外媒体缺乏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正确认识,在报道中往往先入为主。中外媒体对中国实际的不同认识是造成他们对“全面二孩”政策差异报道的主要原因。

因此,中国媒体应该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地借鉴国外媒体的故事化报道手法,将政策报道的权威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贴近民众的需求,增加对医疗、教育、养老等议题的关注,努力提高政策报道的深度。同时,要增强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对于外媒的误解,要主动、及时地去澄清,只有掌握了对外宣传报道的话语权,将中国的实际国情和政策环境准确地传达给国际受众,才能对中国的整体形象进行自塑,让世界了解中国。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民众政策
政策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政策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助企政策
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