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一
15 世纪的华夏帝国已具备迈进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但为什么没有能够顺理成章地登上新的历史台阶,反而沦落成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
市民艺术的诞生,一扫往日淡泊物欲的审美风尚,充满人性的妇女儿童题材,开启了人文主义式的审美启蒙。专制而严酷的封建体制,怎容得新生市民与商品经济的历史演进?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禁欲主义礼教桎梏下,抒写了璀璨文明的华夏民族,最终被迫退出了世界历史的中心,留下那一桩桩任人宰割的悲怆记忆。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时,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形成了京都汴梁这样一个集聚了五六十万人口的大都市,市民阶层应运而生。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在艺术上就必然带来市民阶层审美观的变化。我们看到最著名的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时繁华的都市,繁华的商品经济交流活动。
《清明上河图》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水墨造型,但它已经不是中国封建绘画的旧的传统审美内容了,它已经演绎着新的艺术内容。展现出来的是宋代繁华的商品经济活动。这种商品经济活动所带来的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形成了市民的审美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这些市民绘画代表的就是市民的审美,而这种市民审美中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式审美的萌芽——人性的复苏。在过去封建士大夫的传统绘画里面,儿童不作为主要题材,只是作为士大夫笔下的一种陪衬,但是今天它却以主要的形象呈现了出来。儿童题材的出现,使我们在观看这些儿童绘画的时候,感受到这些儿童的天真、活泼 , 为他们这种神情架势所感染。他们不再是淡泊物欲、崇尚简朴的封建士大夫的水墨人物形象,而是表现出人性中特别纯真的那一面,没有受到“德行”思想束缚的儿童人物形象。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在表现这种人性方面非常的突出。我们看到在绘画上立体的造型已经开始展现了,不再是那种平面,它已经具有透视的视觉。在人物形象上,透过他们的眼神,看到他们内心世界非常地纯洁、纯真,在他们的眼神中荡漾出纯洁的、人的最本能的东西。
从宋代市民绘画的诞生到明代市民绘画的大量出现表明,在这两个历史阶段,商品经济突飞猛进,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必然要形成新的审美因素。《戏婴图》《货郎担》这些绘画形式,都再现了当时市民的审美风尚。对于这种审美风尚,宋代的李嵩在《货郎担》这个题材里表现得尤为突出。作品从绘画形式上看仍然是线描,艺术表现的人物造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货郎担,挑着小孩喜欢的玩具,走街串巷,情节非常具有生活意味的,它不是士大夫坐在那里喝茶、品酒、吟诗、作画,而是表现了市民阶层日常的生活情景。画面上人物造型无拘无束,非常可爱、纯真。
李嵩在艺术上最大胆的表现,是表现女性哺乳的情节,《骷髅幻戏图》画了一个少妇哺乳的正面像。这在封建社会是大逆不道的。封建社会妇女的肉体是要隐藏在宽大的衣袍中的,可是 ,李嵩居然敢描绘这样的题材。这是新的审美意识的萌芽,是反禁欲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妇女题材,特别是女性裸体,俨然是资本主义式新审美观的一种表现。这种题材的表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哺乳》的题材比比皆是。李嵩敢画这个题材,就表明市民的新审美意识已经开始萌芽。李嵩的突出还不仅仅在于此,他还画出了一幅令人叫绝的静物画——《花篮图》。17 世纪的卡拉瓦乔也画了一幅静物画——《水果篮》,据史料考证为美术史上的第一幅静物画。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观点要改变了,第一幅静物画应该是出自 12 世纪的李嵩之手。从构图上,李嵩的《花篮图》和 17 世纪所谓的第一幅静物画的构图一模一样。这个现象不约而同地出现,就是资本主义审美意识的萌芽,是资本主义式新审美意识在艺术上、审美观上的反映。
到了明代,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更为迅猛。15 世纪,中国的工商业占世界总量的 2/3,说明当时商品经济非常活跃。工商业的空前活跃,使中国在各个领域都领先于西方。中华民族在15 世纪这个历史时期,已经具备有攀登资本主义历史台阶的条件,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引领人类前行?我们知道郑和七下西洋的史实。郑和七下西洋比西方早了近百年的历史。曾经有学者提出蓝色文明和黄色文明的差异,认为海洋文化、商品经济征服海洋是蓝色文明,而中国是农耕经济,是黄色文明,黄色文明落后于蓝色文明。如果蓝色文明是先进的文明,那么征服海洋这个所谓的蓝色文明的到来,我们已经早了西方近百年的历史。
在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市民的审美意识、文学艺术都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向新的方向发展。明代仇英的《春宫图》,表现的是男女情爱的情节。这种情节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水墨绘画里面是没有的。同时,由宋代的话本演变成明代的小说《三言二拍》,也表现出了新式审美。《三言二拍》不论从题材、内容、文学形式,都跟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几乎是异曲同工之美。对封建社会最具有挑战性的文学作品,无疑是《金瓶梅》。这部作品可以说吹响了反禁欲主义的号角。“金瓶梅”的主角,那个在商品经济中腰缠万贯的西门庆,这样说道:“咱只消尽这家私,广为善事 , 就便强奸了嫦娥 , 和奸了织女 , 拐了许飞琼 , 盗了西王母的女儿 , 也不灭我泼天富贵 !”这样的一种暴发户的心态,这样一种对物欲、肉欲享乐的心态,就是当时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崛起的那些市民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
面对市民阶层中日益增长起来的享乐之风,作为维护封建秩序的士大夫、统治者必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他们开始进行了束缚,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对这种人性进行最严厉的制裁。但是,觉醒了的市民们也不含糊,他们提出“人欲正当处即是理,无欲又何理乎”“世俗以纵欲为尚,人性以放荡为快”,来跟禁欲主义进行对抗。但是,这种对抗缺少组织,缺少凝聚力,它是松散的。统治者最希望的就是民众松散,不要去形成组织。形成组织就会有一种观念,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意向。中国市民尽管此时已经开始自觉地起来跟封建禁欲主义进行抗争,但由于没有形成一种力量,很快就被压制下去了。统治者采取从思想上进行严厉制裁镇压。这样的话,统治者就把这个进步的哲学思想,演变成安百姓之术,他们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女既然是万恶之源,是造成这个社会腐烂的一个重要的根源,那就首先对妇女进行制裁。他们建造各种各样的牌坊、贞节坊来对女性进行禁锢,在这个画面上我们看到,就是用皇帝题的贞节牌坊这种形式来遏制人性的复苏。在这种禁欲主义之下,很多妇女成为了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那些获得贞节牌坊的妇女,在那个时代,人性受到了史料记载,一个妇女失去了丈夫以后,只能守寡,每天承受着生理上、精神上的双重摧残。到了晚上她就将蜡烛吹灭,将一袋铜钱撒在地上,然后一个一个地去摸,最后將所有的钱摸完,用这种方式转移自己精神、肉体上的折磨。这是一种人性上、生理上的折磨。“灭天理,而穷人欲也”的本意和初衷,是灭统治者的贪婪的天理。但是后来,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存天理,灭人欲”,不再是针对统治集团,而是针对新生的市民。“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统治集团的“安百姓”之术,就是维护封建社会的旧秩序。这样禁锢的结果,不仅压抑了人性,而且在经济上也遏制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他们将郑和七下西洋的战船付之一炬,将航海资料付之一炬,统治集团自己阻止了继续向前迈进的历史步伐,就像当年的古罗马一样,已经走向封建制没落,统治集团要维护一己之私,就必然要守住这个社会制度。地主阶层的整体利益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上,封建社会主要是为地主阶级这个利益服务的,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至关重要。这样一来,进步的德行思想就演变成了禁欲主义。在禁欲主义的束缚下,人性的遏制出现了对妇女生命的残害——小脚女人。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大脚美女嫁不出,小脚丑妇不愁嫁”这样一种择偶的标准。整个社会出现这种风气的时候,父母就不得不狠心地让自己的女儿承受肉体的摧残。据说当时在入主中原以后继位的康熙大帝,三下诏书要废除汉族的缠足之风,但是他的旨意都无法推行。三年之后,收回成命。
《女儿经》是这么说的:“为甚事,缠了足,不是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三寸金莲”使得一个个妇女成为禁欲主义之下肉体受伤害的对象。最小的一双小脚只有一寸九。我们设想,缠出一寸九这样的小脚,是在多么小的年龄!一般的缠足时间是五岁到八岁,只有在这个年龄阶段才能缠出三寸金莲。缠足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小脚缠一双,泪水流一缸。”多少幼女承受着这种肉体血腥的摧残。为了让自己女儿出嫁,叫做娇女不娇足,女儿再娇也不能娇足,“不烂不小,越烂越好”。怎么烂?那只能是把腳底的肌肉给划烂,然后放上石渣,用布条裹起来。在缠足的过程中,多少幼女遭受人间痛苦、肉体的摧残和折磨。这个现象使我们想起了古罗马时代,那种色情、血腥、残暴的恶俗文化的流行。同样,在中国封建社会,在一个走向没落的历史阶段,这种残害人的生命的行为横向天下,连皇帝要废除这种恶俗文化都不行。恶俗文化在一个没落时期,也会呈现占主流文化的情形。所以,主流文化有社会进步时期的主流文化,也有社会没落时期的主流文化,我们在认识上不能一概地把主流文化奉为神明。即便是没落时期的主流文化,它在本质上仍然是恶俗文化,应该被人们所抛弃。统治阶级要维护它的一己之私,维护这种旧的社会制度,就要用恶俗文化去进行一种愚民政治。抒写了璀璨文明的华夏民族,在禁欲主义的禁锢下,最终成为了东亚病夫。封建时期的水墨艺术支撑起来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在这种精神和品格的滋润下,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但是,这种理想在这个社会的没落时期,它已经荡然无存。此时的中华民族已经沦落了,抽大烟、缠足、禁欲主义,这个曾经创造了最璀璨的农业文明的伟大民族,泱泱大国,竟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导致北京惨遭八国联军蹂躏,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一个没落历史阶段的必然结局。这种历史绝不能再让它重演,因为我们的民族已经有了这种被人宰割的历史记忆,我们绝不能让恶俗文化再次来颠覆我们民族的心灵。
当恶俗文化泛滥的时候,这个民族就存有没有理想、没有信仰的隐患。没有理想、没有信仰的民族,就一定会沦为任人宰割的境遇。精神脊梁一定要挺立起来。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让那些假恶丑的东西来玷污我们的心灵,我们要高扬起真善美的旗帜。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艺术界里面,这种反禁欲主义的思潮、文化是一定要崛起的。在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候,我们的艺术界悄然地兴起了反禁欲主义思潮,那就是由月份牌年画中渗透出来的一种文艺思潮。在 20 世纪 30 年代,在艺术界首次出现了人体模特。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举办了首届人体艺术大展。这是中华民族在反禁欲主义必然经过的历史阶段中的表现,而这个表现已经到了历史的一个终结,因为这个任务随着这个展览的举办就基本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