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清代汤球辑补的《十六国春秋辑补》一书,是研究两晋十六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参考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十六国春秋辑补》卷八十九《南凉录一》记载云,建和二年(公元401年),秃发利鹿孤派遣秃发傉檀攻后凉昌松太守孟祎于显美[1]卷89《南凉录一》618。“(建和)三年,克美显”[1]卷89《南凉录一》618。查《十六国春秋辑补》,“美显”这一地名再次出现时,均为“显美”,而非“美显”①,二者定有一误。本文将通过对《晋书》《资治通鉴》《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地理志》《魏书·灵征志》《文献通考》《读史方舆纪要》《北周地理志》等历史文献及敦煌悬泉遗址出土的汉代简牍进行对比考证,以证明孰是孰非。
公元317年到公元42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政权,由于崔鸿编写《十六国春秋》时,仅将其中的十六个主要的政权记载其中,故又称“东晋十六国”时期。在这十六国中,就有鲜卑秃发部建立的南凉政权。
鲜卑秃发部,属河西鲜卑的一支,其族源与拓跋鲜卑同源。《晋书·秃发乌孤载记》称:“其(秃发乌孤)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2]卷126《秃发乌孤载记》3141同时,《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中也有同样记载。[1]卷89《南凉录一》618这里所提到的“八世祖匹孤”即为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部圣武帝诘汾的长子。《魏书·源贺传》记载了一段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与源贺的对话,其原文云:“……世祖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3]卷41《源贺传》919这里的源贺即为秃发傉檀之子,乞伏鲜卑建立的西秦灭亡后,其自乐都来奔。拓跋珪与源贺的这段话,亦可作为秃发部源于拓跋部的力证。
秃发鲜卑八世祖匹孤率部众历经千辛万难,辗转迁入河西以北地区。其后,公元256至263年间,曹魏的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邓艾迁数万部鲜卑于雍、凉地区,这其中就有鲜卑秃发部。雍州、凉州地区,其范围包括今甘肃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4]《三国时期·雍州、凉州》15—18秃发部在迁入河西地区后,开始与当地的汉、羌民族杂居而处,这使得其部落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其远在塞北时期的部落经济发展状况有着显著差别,所以鲜卑秃发部在河西地区的势力有了一定的增长。由于西晋对其辖境内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政策,长此以往,引起了这些少数民族的不满,国内民族矛盾一触即发。西晋泰始四年至五年(公元268年至269年),西晋“颇有水旱之灾”[2]卷47《傅玹传》1320,作为政府本应以开仓济民,安抚百姓为主。然而,西晋统治者却采取高压政策,听取傅玹上书所言制胡方略“臣以为胡夷兽心,不与华同,鲜卑最甚。本邓艾苟欲取一时之利,不虑后患,使鲜卑数万散居人间,此必为害之势也。秦州刺史胡烈素有恩信于西方,今烈往,诸胡虽已无恶,必且消弭,然兽心难保,不必其可久安也。若后有动衅,烈计能制之……”[2]卷47《傅玹传》1322,任命胡烈为秦州刺史,前往镇抚。胡烈到任后,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依旧采取民族高压政策,不断剥削压迫当地民众。最终激起了以秃发树机能为首的西北各民族反晋大起义。这场反晋大起义使得河西地区势力大为变动,秃发树机能由于先后击败胡烈、牵弘③等人,致使其势力得到进一步壮大,渐渐影响到了整个河西地区。
经过数年的发展,此前占据河西地区的前凉为前秦所灭,前秦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在河西地区设立凉州,镇姑臧。公元383年,前秦淝水之战失败后,北方各民族纷纷反秦。鲜卑慕容部先后建立后燕、西燕,鲜卑乞伏部建立西秦。其中,氐族吕氏建立的后凉,统有河西地区,所以河西地区境内的汉、鲜卑等族人民也尽为其所统治,秃发鲜卑部亦臣属于后凉。
秃发树机能死后,经历了务丸、推斤、思复犍三代。至秃发乌孤时,对内实行“养民务农”[1]卷89《南凉录一》613的经济政策,其部落内的农业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经济水平随之与日俱增。这是因为,自鲜卑秃发部从塞北迁入河西以北地区后,其经济形态依旧维持在塞北时期的草原游牧经济。三国曹魏时期,邓艾将其迁入河西之地后,由于长期与汉、羌民族杂居而处,汉族的农业技术源源不断地传入秃发鲜卑部,对其草原游牧经济有了一定的冲击,从而不断促使着他们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里需要指出一点,秃发鲜卑部落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并不意味着游牧经济形态完全消失,也不能排除其部落内仍然有从事游牧活动的部众。同时,秃发乌孤推行礼贤下士,德刑修明的政策,使其部内政治一片清明。对外则实行“修结邻好”[1]卷89《南凉录一》613的外交政策,不事战争。这些政策的实行不仅为其部内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也为南凉正式建立政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的数十年间,秃发鲜卑在后凉的广武地区不断发展势力,日益强盛起来。吕氏后凉面对日益强盛的鲜卑秃发部,由于无力消灭,转而采取羁糜政策,属秃发乌孤为“假节,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广武县侯。”[2](卷126《秃发乌孤载记》3141)此后,鲜卑秃发部不断地扩展其势力范围。而这一时期的吕氏后凉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恰好为秃发鲜卑建立政权,割据一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局面。于是,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秃发乌孤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2]卷126《秃发乌孤载记》3142,改元太初,正式建立南凉政权。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秃发乌孤死,其弟秃发利鹿孤即位,迁都西平。次年(公元400年),利鹿孤大赦境内,改元建和。面对河西地区千变万化的形势,秃发利鹿孤进行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改革。外交方面,厚待投奔南凉的乞伏乾归及其子炽磐。同时面对后秦日益强大,不断西进的局面,利鹿孤采取对后秦表明政治上臣属的策略,借其势力灭后凉,进据姑臧,称霸河西地区。内政方面,经济上迁徙大量汉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以为其军事行动提供保障;政治上转变过去只知攻掠城池,不知安抚百姓的政策;文化上大力吸收汉族文化,“以田玄冲、赵诞为博士祭酒,以教胄子。”[2]卷126《秃发利鹿孤载记》3146秃发利鹿孤所进行的改革,不仅为其后同后凉进行的“显美之战”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亦促进了南凉政权的强盛。
南凉经过多次内政外交的改革,其国力日渐强盛。于是,在军事上采取攻势,力图进一步扩充势力。建和二年(公元401年),南凉与后凉爆发“显美之战”,秃发傉檀攻克了后凉显美县,俘虏了昌松太守孟祎,为其夺取姑臧地区,进而称霸河西地区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对于“显美之战”,《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以及《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俱有记载。但是三者对于“显美之战”的记载却有所出入。《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与《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仅记秃发傉檀攻后凉昌松太守孟祎于显美,次年克之。对于“显美之战”的起因却只字未提,即后凉吕超夜袭傉檀大营,未曾想被识破,为傉檀大败,吕超为逃生,与傉檀假结盟,大败南凉镇北将军将俱延,引起傉檀反攻显美。对于“显美之战”的起因,仅《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有所记载。
同时,对于“显美之战”发生的地点,文献记载亦有所出入。《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中,对于南凉建和三年(公元402年),秃发傉檀克显美一事,其原文云:“三年,克美显,傉檀执祎而数问……”[1](卷89《南凉录一》618)。但是,在同书《南凉录三》《北凉录一》中均作“显美”。从自证角度,“美显”属孤证,当为误写。
参照同时期文献亦可证,《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的“美显”应为“显美”之误。首先,《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对“显美之战”地点的记载与《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的记载不同,其原文云:“遣傉檀又攻吕隆昌松太守孟祎于显美,克之。”[2]卷126《秃发利鹿孤载记》3146并且,《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的相关均为“显美”,并无“美显”的任何记载。所以,可以断定,南凉与后凉在公元401年至公元402年发生的“显美之战”,其战争地点应为“显美”,《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的“美显”应为“显美”的误写。“显美之战”应发生于南凉建和二年(公元401年),秃发傉檀攻打后凉显美县并俘获昌松太守孟祎,这场战争以南凉胜,后凉败而结束,历时二年。
后期晚成史书的相关记载亦可证明“美显”应为“显美”之误。《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晋纪三十四》“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条对于“显美之战”有更为详实的记载,其文云:“秃发傉檀克显美,执孟祎而责之,以其不早投降。”[6]卷112《晋纪三十四》3535同时,此条下胡三省注:“秃发傉檀自去年攻显美,至是乃克。”[6]卷112《晋纪三十四》“晋元兴元年”条下“胡注”3535由此可以得知,秃发傉檀于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攻克后凉显美县,其战争的发生地点是“显美”,而不是“美显”。对于“显美之战”第二年战争地点的记载,《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与《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的记载相同,即“显美”,而非《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中记载的“美显”。所以可以确证,《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关于南凉建和三年(公元402年)秃发傉檀攻克的后凉县城“美显”,实为传抄之误,应为“显美”。
那么“显美”这一地方是否存在,通过考察对比,笔者发现确有其名,是西汉时期的张掖郡属县。据《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张掖郡,户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二,口八万八千七百三十一。县十: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日勒,骊靬,番和,居延,显美。”[7]卷28《地理志》下1613张掖郡,原为匈奴昆邪王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设,其下辖十县,“显美”县则为其一。据此可知,汉代时显美县隶属张掖郡,但同书并未记载“美显”县。所以,可以认为《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关于南凉建和三年(公元402年)秃发傉檀“克美显”的记载,其中“美显”应为“显美”之误写。
同时,《后汉书》对显美县亦有明确记载,表明东汉时又划为武威郡属县。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武威郡,十四城,户万四十二,口三万四千二百二十六。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乌,朴擐,媪围,宣威,仓松,鹯阴故属安定,租厉故属安定,显美故属张掖,左骑千人官。”[8]《后汉书》志23《郡国五》3520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显美”县已不隶属于张掖郡,转而隶属于武威郡。对于显美县何年改属武威郡,文献中并无明确的记载。李晓杰在《东汉政区地理》一书中,认为可能是安帝调整张掖郡境时划入武威郡。[9]武威郡,原为故匈奴休屠王地,西汉时武帝讨匈奴,得其地,置为武威郡。东汉时期,武威郡下辖十四县,显美县则为其中一县,但同书亦未记载“美显”县。除此之外,《晋书·地理志》也记载了“显美”县④,同样并未记载“美显”县。《魏书·地形志》中虽无“显美”县的记载,但在《魏书·灵征志》却有明确记载,其原文云:“四年八月,甘露降显美县”,[3]卷112《灵征志》下2940此事发生于北魏肃宗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同书同卷中亦有关于“显美”县的记载⑤,同样亦无”美显“县的记载。《北周地理志》一书中,对于“显美”县亦有论述:“姑臧……又有旧置显美县,北周废。”[10]卷2《陇右·凉州》212表明两汉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河西地区均有显美县的行政建置。综上,这些不同时期历史文献的记载说明,河西地区确有“显美”而无“美显”。
除此之外,后世相关文献在抄录前朝史书时,采用的也是“显美”而非“美显”,亦可说明古人应该认识到“美显”之误。如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舆地考》中亦有“显美县”的记载,称汉代时显美县为隶属张掖郡所下辖的十县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美县则成为武威郡下辖七县之一[11]卷322《舆地考八·古雍州》2528。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有显美县的相关记载,对其历史沿革作了详细介绍,其文云:“显美城,在卫西北。汉县,属张掖郡,后汉改属武威。三国魏黄初二年,凉州刺史张既击卢水叛部于显美,破平之。晋仍属武威郡。隆安五年南凉秃发傉檀攻后凉昌松太守孟祎于显美,即此。后周废入姑臧县。”[12]卷63《陕西十二》1993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显美县从西汉时期即存在,隶属于张掖郡。自东汉起至魏晋时,隶属于武威郡,北周时期,将其废入姑臧县。
不仅上述这些历史文献明确记载了“显美”县,而且汉简亦有显美县的记载。1990年敦煌悬泉遗址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一枚详细记载了河西若干地区驿置道里的简牍,明确记载了显美县,其作:“姑臧去显美七十里”[13]。这也明确反映了西汉设置有显美县的史实,汉代简牍与文献史料互证《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中关于建和三年(公元402年)秃发傉檀“克美显”[1]卷89《南凉录一》618的记载,应为“克显美”,“美显”应为“显美”之误写。
综上所述,通过将不同时期历史文献、汉代简牍的对比考证,《十六国春秋辑补·南凉录一》关于南凉建和三年(公元402年)秃发傉檀与后凉之间爆发的“显美之战”,即傉檀攻后凉昌松太守孟祎于显美,次年克之,并执昌松太守孟祎的记载,其所云的“三年,克美显”[1]卷89《南凉录一》618的“美显”一词应为“显美”之误写。
南凉建和三年(公元402年),秃发傉檀攻克显美县地,南凉疆域进一步扩大,为其攻占姑臧、称霸河西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年,秃发利鹿孤病逝,其弟秃发傉檀即位。秃发傉檀在位期间,南凉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进而成为河西、陇右地区的一方霸主,在十六国历史上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已佚,清代辑佚名家汤球的《十六国春秋辑补》辑录了许多《十六国春秋》的佚文,从而为研究十六国史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虽然其中偶有个别传抄之误,但其史料价值、史学价值与地位应予肯定。
[注 释]
①如 《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1《南凉录三》,第627页,记载:“嘉平三年,遣其左将军枯木,驸马都尉胡康,伐沮渠蒙逊,掠临松人千余户而还。蒙逊大怒,率骑五千至于显美方亭,破车盖鲜卑而还。”同书卷95《北凉录一》,第659页记载:“十一年,蒙逊率步骑三万,伐南凉秃发傉檀,次于西郡,大风从西北来,气有五色,俄而昼昏,入其境,至显美,徙数千户而还。”②为方便下文叙述,故将南凉建和三年(公元402年)攻克后凉显美县的这场战争称为“显美”之战。
③《晋书》卷35《陈骞传》:“时弘为扬州刺史,不承顺骞命。帝以为不协相构,于是征弘,既至,寻复以为凉州刺史,骞窃欢息,以为必败。二人后果失羌戎之和,皆被寇丧没……”,第1036页。
④《晋书》卷14《地理志》上:“武威郡,姑臧,宣威,揖次,仓松,显美,骊靬,番和。”第433页。
⑤《魏书》卷112《灵征志》下:“八月,凉州上言显美县木连理。”第29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