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楠
宁夏水投银川水务有限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00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多为惠民工程,提升工程质量意义深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质控措施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基础。下文对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予以分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制度、建设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大多数施工企业均建立了“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体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施工质量。但仍有少部分水利施工企业单纯的只追求工程的进度与效益,常常为了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施工工作或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工程质量。这种行为虽然看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工与材料费用,但却从根本上给工程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施工自己埋下了不可挽救的风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技术管理体系可以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就目前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工程开展环节很少得以有效运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员大多数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无法对先进技术进行全面掌握,导致不合理的情况时常出现,不仅增加的施工难度,而且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是一个重点问题,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还可能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而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其轻视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其二是一些施工人员觉得自己对于该方面的经验丰富,不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导致施工现场出现问题,影响到水利工程整体上的施工质量,甚至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某项失误将自己陷入危险,所以无论是施工方还是工作人员都应该对安全问题加以重视。
工程项目管理不但要完成相应的专业服务,还应做好策划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所以,项目管理要制定更为严格的业务标准与工作规范,而这些标准与规范的制定要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相结合,渗透企业的文化与精神,并且将这部分工作标准与规范作为业主代表的工作手册,使其成为现场管理工作的标准文件。
质量意识是参建各方对工程质量的理解程度。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学习、考核等手段全方位提升参建人员的质量红线意识,规范质量行为,通过学习规程规范、专业施工技术、事故案例等将“质量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做到人人都能自觉规范施工,人人都能主动提醒安全隐患,人人都能坚决制止不良行为,人人都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项目负责人应建立起完整的工作网,明确各职级工作关系,责任具体到个人。此外,要做好相关技术信息采集等工作,加强员工之间的信息互通与经验交流,做好工作总结。建立起相应的技术组织管理制度,统计各工种作业衔接关系,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与故障情况,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各个企业运行的宗旨,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中也是如此,尽可能的以人为先,所以管理者想要对传统模式下的管理方式完成优化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确保在革新过程中能够按照以下几点完成工作,其一,要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设置出一套更加优质的人力资源系统,完成对人员的合理配置;其二,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专业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并且设置考核制度,不断充盈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具备一些简单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其三,管理者应该可以通过在水利工程中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方式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重,培养施工人员对于高科技装置的操控能力,更好的服务于水利工程项目。
首先,为了加强管理人员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督和验收力度,相关监督机制要及时的建立和完善起来,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等达到全方位的检查和把控,并且实行不定期的抽查,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不能因为一些小问题导致施工的进度和成本的浪费。其次,验收机制也要建立和完善,项目竣工后,监理人员根据建立的验收机制结合施工图纸的要求质量严格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领导,结合施工图纸的实际要求,提供整改方案。只有严格执行监管制度,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提升质量管控工作,首先,应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有针对性的对参建各方进行质量标准、技术能力培训,做好技术交底与技术管控标准体系的制定,告知质量控制要点。其次,必须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实行岗位责任制,全面落实质控管理,对施工细节严格把控,从根本上保证质量责任的有效落实,还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