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 崔苗苗 尚献芳
摘 要:大学期间大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像初高中那样的繁重,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良好的体育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尤为重要。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最高形式,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较高呈现。大学体育教育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终生体育思想改造。因此,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良好模式形成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健康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b)-0162-02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到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形成、常用的教学模式等,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1.2 网络调查法
通过互联网针对地方性高校和知名高校的體育设施、教学模式等情况进行调查,为本文提供了重要资料。
1.3 访谈调查法
针对教学模式的相关的问题,对一部分知名教授、学校体育课程负责人进行教学模式的咨询,为做好了本文收集第一手资料。
2 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形成性研究
2.1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指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且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通常包括5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教学模式的特点功能: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灵活性。
2.2 大学体育建课程模式形成的重要性研究
大学体育教学是大学生学习和从事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大学生体育技能形成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必要手段。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学习模式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时尚、趣味、流行或动感的体育项目都比较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当然,还有传统的、学生未知领域以及学校体育所规定的一些体育内容学习。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受到大学生的喜爱,那么这些内容的传授就需要教师运用一些手段或是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即我们所说的教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因此,良好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大学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3 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教育模式的形成与研究
3.1 “放羊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提到“放羊式”教学,就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的,放任自流的教学行为。其实,“放羊式”并非本土的教学模式,而是源于国外,在五四运动后传入中国,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一个流派。但是,自从传入我国以后,它也入乡随俗,直到今天,“放羊式”教学依旧有很大的争议,其实质就是对其教学模式的运用的不同而已。得其形似者,这里称其为传统的“放羊式”教学,即是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大家都很清楚,这里也就不多做简述了。得其神似者这里称其为科学的“放羊式”教学,即要做到“引、导、放、收”4个环节;也要做到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区分学生基础层次不一的情况。
由此看出,“放羊式”不能随便地定义为是不负责任的教学模式,更不能把它说的深奥或者回归自然的错误理解。“放羊式”教学模式虽然有着自身的狭隘性,但是,更重要的是看教师对“放羊式”教学模式的理解与应用。
3.2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研究
传递—接受式。该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从行为心理学出发,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项传递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的个性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学过程中学生为学习主体,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表现在:受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受已有的知识经验,感情意志、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影响;教师的主导最终结果是让学生从依赖向独立发展。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最直接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的目的性强,短期内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突出。然而,这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样,不应仅“教师给学生什么,学生就要什么”,反而忽视了学生想要什么和教师能给什么。
3.3 选课教学模式、模块教学模式的研究
选课教学模式的要求,要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学习能力及发展方向,引导并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选课教学模式必须尽可能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不同科目组合的需要,对高校的课程设置、师资情况以及大学生对不同项目的理解和基础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
模块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
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模块教学模式在高中的体育课程也比较广泛应用,在高校中的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模块教学模式过于注重运动而忽视了体育的本质,大学生的体育健康课,不仅要重视大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的健康,更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运动行为的培养,也就是终身体育的习惯养成。
3.4 “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研究
“一校一品”是指一个学校要至少形成一个全体学生应知、应会的品牌运动项目。“一校多品”是指条件较好的学校在一个品牌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可以实施多元化项目教学模式。“一校一品”主要是针对一些条件差、或者条件好的学校而规定的,不管学校的条件如何,都应该至少培养学生一项运动技能;而“一校多品”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或者延续。不管怎么讲,“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场地、师资等情况,灵活运用的教学模式,能够保证应该上好的体育课,学生能动起来。经过对全国东西部、地方性学校调查,大学的体育建设和师资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建议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教学,形成自己的品牌运动项目。
3.5 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体育健康课程的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突破。例如,俱乐部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现代媒体信息介入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等。近年来很多高校都针对自身院校的特点,寻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未来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想做好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3点:第一,结合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的本质和目的;第二,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和体育发展潮流;第三,现代科技能够提供的技术支撑。
3.6 教学模式的研究总结
杨青宝、李焕玉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大课程”模式的构建研究中提出,“大课程”模式主要是根据课程级别的难易增加课时;曹国庆在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探讨中提出,分组教学利于学生的掌握技术动作等;李晓冉在“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广东金融学院为例中提出,以固定分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进行武术教学。从大量的体育教学模式论文研究中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普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哪个教学模式更适合,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和施教者的理解去选择。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特别是呈现为多元性,但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更是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和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同时教学模式不论如何改变,都要围绕“教”与“学”,围绕教师和学生进行改革;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学校设施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够灵活运用合适教学模式才最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莫月红,胡振浩.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体育教育,2011(5):70.
[2] 刘冠南.浅析高校体育课如何构建“生态体育”教学模式[J].学校体育学,2015(5):94-96.
[3] 杨青宝,李焕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大课程”模式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12):48-49.
[4] 李晓冉.“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广东金融学院为例[D].广东体育学院,2018.
[5] 郑朝沙.从终身体育看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9(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