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兵
[关 键 词]紫砂壶;四方壶;造型;文化价值
紫砂壶,因其原料紫砂泥而得名,又因诞生地点为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自五百多年前供春首创紫砂壶以来,其造型装饰便在不断变化中彰显艺术活力,不仅印证着宜兴“陶都”之兴盛,还印证着中国在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方面的造诣,体现出中国人对于茶道文化的认同。
紫砂壶从造型上可分为方器与圆器两种,其他造型皆从这两种造型中变形演化而来。方器之中又以四方壶、六方壶最为出名。此件高升壶即是一件典型的四方壶作品,其身形高大,较之以往紫砂壶有诸多独特之处,本文旨在赏析其几何造型之美,并由此揭示艺术价值。
与“高升”主题相适应,此壶有着较为高大的壶身,与传统小巧精致的紫砂壶有较大区别。壶身呈金字塔状,上部较下部略窄,稳重而不显笨重。壶身由四面相接而成,长短线条的结合给人以轮廓分明、明快挺秀之感。此壶制作的难点在于四面衔接与对收缩率的掌握。手工艺人首先要拍打出泥片,再用模具制作出所需要的形状,最后以镶身法对四面进行连接,连接时要留有余地,否则烧制后收缩则会气势尽散。此壶棱线极为工整,边角对称,可见在工艺水准上已经达到四方壶的基本要求,加之此壶较为高大,定型困难,就又增添了些艺术难度。
壶嘴与壶把手两部分虽形制简单,却体现出方器紫砂壶“方中寓圆,方中求变”的特点。壶嘴为三弯流,同样为四方形,棱纹凸显,然而弯流上下部则为优美的曲线设计,这一设计形成了宽大的嘴嗉,从而可为出水提供动力。把手最高处与壶嘴最高处持平,因此保证壶的中心不偏移。把手为耳状横把,侧面与底面为端正的四方形,上部则稍长,呈波浪形,十分灵动。由此可见,壶嘴与把手两部分既与壶身保持一致,又通过线条变化将方器之灵活性展现出来,尤其是把手上部,使用时能为手指作支撑,因而产生独特的手感。
正方形壶盖至于壶顶部中央,与壶身融为一体,边缘紧密贴合,壶盖可随意调换方向,皆能与壶身吻合,这也是方器的一大特征,即规整与灵活相统一。壶盖正中是桥状壶钮,其形与壶身造型相符,即使是在壶钮处,手工艺人也坚持运用四方装饰,从而使这小小壶钮也体现出硬朗之气。
壶面底部有纹线装饰,是紫砂壶技艺中经典的海浪纹,不同之处在于此壶纹样更具立体感,与壶身有着更强的层次感。手工艺人先用薄薄的泥片将壶身下部围住,再用雕刀刻画出波浪纹样。虽然手工艺人也可在壶体上进行刻绘,但必定要少些立体感了。
此壶棱线分明,结构精当,将方器之艺术美感完美呈现,虽然装饰简单,但工艺复杂,对紫砂壶的几何造型进行了强化。“高升”指职位由低到高提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语,因此在此壶中也包含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便是中国人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生活上的奔头。除纹线装饰外,此壶均为素面,其泥料细腻光滑,颜色均匀,壶本身极为淡雅,但在茶水浸润下光泽会逐渐呈现,由此达成“高升”之意。
高升壶由整体看极为简约,硬朗干练,从细节看则是细致入微,精巧别致,壶盖中部甚至留有一小孔,以便茶香的发散。众所周知,紫砂壺需要在长期的养护之下方能强化艺术美感,此件紫砂壶以此入手,也提醒人们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得到高升,也只有真正爱壶之人,才能从此件紫砂壶中顿悟。
紫砂壶艺术最强大的特征便在于能从最简单的形式中体现新的价值。此件高升壶做到了,因而我们能从它如此简单的造型中感受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本文通过对高升壶的造型、装饰及工艺流程的相关分析,找到了它对传统的承袭和新的发展,从而对其几何造型有从形到质的全面了解,再结合紫砂泥之特点发掘出文化价值,在内外联动中深刻体会高升壶之特色。
作者简介:范永兵(1967—),男,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