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

2019-03-16 03:14陈海琴
名家名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壶嘴紫砂壶传统

陈海琴

紫砂壶最早出现于明代末期,是陶瓷器具的一个特殊品种,和茶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凭借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功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造型与装饰手法比较多样化,所以紫砂文化也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点。紫砂艺术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其审美取向难免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加上越来越多的紫砂壶艺人出现,紫砂壶艺术设计与造型也需要不断创新。为此,下面以笔者设计的紫砂壶作品“国玺”为例展开讨论。

一、紫砂壶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紫砂壶作为一项传统的艺术,传承与创新是必须经历的两个环节,同时这两者之间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因为紫砂壶文化从明朝流传至今,历经了数百年,所积累的文化精华为现代紫砂壶设计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创新是传承的实现途径。在信息化环境下传统文化进入所谓的“寒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是非常关注传统文化,其中也包括紫砂壶具。对紫砂壶文化与艺术形态进行创新,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是传播传统紫砂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以“国玺”作品为例分析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途径

紫砂壶设计创作需要有主题明确的题目与内容,整体造型方面要继承传统文化,但是这并不是完全照搬原有模式,只是简单改变一下即可,必须要有形态、造型等方面的突破。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如果只是套用传统造型,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再运用简单的装饰,这样并不是成功的紫砂壶具创作。必须要在造型设计上传承传统手法,满足现代实用功能要求。如果创作与功能需求脱节,作品就成为一个单纯的“工艺品”。

例如笔者设计的紫砂壶作品“国玺”,壶体造型采用树枝元素,壶嘴、壶把借鉴立体纹样装饰,壶身形状与国玺相似,烘托该紫砂壶作品的主题。除此之外,壶钮设计成麒麟形状,与壶身衔接起来体现出稳重与庄严之感,由此可见“国玺”这一紫砂壶作品被赋予的深厚文化底蕴。另外,通过这一作品可以发现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其中传承体现在“国玺”形状与紫砂壶造型的融合,使紫砂壶的艺术性、美观性与传统文化充分融合,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所谓的创新则表现在壶嘴与壶把的纹饰设计上,一改传统“国玺”造型给人的庄严肃穆感,通过纹样的调和增加一丝俏皮。除此之外,紫砂壶表面采用光面设计,视觉冲击感强烈,壶具高度与常规样式也有显著差别,这也是创新的重要体现。壶具装饰主要以云纹为主,增添了壶具的美观性,与整体营造的庄重感相结合,更加衬托出“国玺”作品的高雅。壶身整体较高,上方采用弧形设计,与壶把、壶嘴流畅部位的曲度设计形式对应,使壶体各个部位之间非常和谐,比例協调十分到位。

三、 紫砂壶的传承创新发展趋势

艺术是不断发展的,其间也离不开创新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创新的方式与方法,如何才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创新效果。现代陶艺是紫砂壶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针对这点需要认识到的问题是,不管是文化还是艺术,均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特点,其中任何一种文化艺术都无法代替其他艺术形式。各个类型的艺术种类尽管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各自又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这也为紫砂壶传承与创新明确了方向,基于传统紫砂壶艺术的特点,不管是泥料的选择,还是设计工艺的运用与处理,最终所呈现的作品都有独特之处,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特点。紫砂壶艺不仅是我国所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还具有其他陶瓷艺术所不具备的地域性、材质与工艺方面的特点。因此,今后紫砂壶的传承创新,必须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提升,从而设计出满足现代审美的紫砂陶艺作品。

综上所述,对于紫砂壶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务必要做好传承与创新工作。一方面,扩大传统艺术的宣传范围,让更多人认识到紫砂陶艺的魅力;另一方面,则要引入现代元素,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为传统工艺营造适宜的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壶嘴紫砂壶传统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乐在紫砂壶
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
泡壶
少年力斗传统
购买紫砂壶4忌
壶嘴的曲直是非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