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娜
(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作为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全景式再现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部队大规模作战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保卫延安》1954年出版后立即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它的问世,开创了由革命战士抒写革命斗争的良好开端,开创了用文学形式塑造人民军队英雄群像的先例。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部作品在新文学史、当代文学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价值和意义。著名文艺评论家冯雪峰撰文高度评价这部作品:“它描写出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成功地写出了人民如何战胜敌人的生动历史中的一页。”[1]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肯綮。
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丰富的材料储备。《保卫延安》的作者杜鹏程,是一位出身贫苦,少年历经磨难,参加革命后才不断提高文化水平的随军记者。他亲身参与了延安保卫战的整个战斗历程,深切体味到了人民战士的高贵品质和人民军队的力量之所在。正如他谈到《保卫延安》的创作时所说:“我熟悉他们,了解他们,能随时随刻讲出许多干部战士的出身、经历、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我从他们身上发现了平凡而伟大的革命精神,受到很深的教育。”[2]434他利用战斗间隙记录了一二百万字关于战士们先进事迹的材料,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学创作,具备这方面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是纵观浩瀚的文学海洋,就会发现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艰苦劳动的结果。长篇小说作为文学阵营里的重武器,篇幅巨大,场面恢弘,人物众多,写作难度不可小觑。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创作手记中所说的:“长卷作品的写作,是对人的精神意志和素养的最严酷的考验,他迫使人必须把能力发挥到极点,你要么超越这个极点,要么你将猝然倒下。”[3]53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并且还担负着繁重的采访、编辑任务的杜鹏程来说,创作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的难度可想而知。四年多时间里,他在完成采访任务的间隙,夜以继日地辛勤创作。以延安保卫战的客观进程为基础,对浩瀚的史料进行选择、提炼和概括,以饱满的激情,挺拔的笔力,真实地再现了西北野战军面对强敌,先避其锋芒实行战略转移,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勇气,从而热情歌颂了党中央的军事思想,歌颂了彭德怀、习仲勋、周大勇、李江国等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一次次大改到小改,九易其稿,那些被他涂抹的稿纸,足足可以拉一马车。杜鹏程以顽强毅力艰辛完成鸿篇巨制的精神,不仅对作家,而且对我们其他行业不甘平庸、希望有所成就的所有人,无疑都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深刻的启示意义。
延安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在解放战争的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转折意义,而且在中外几千年战争史上,也如牧野之战、官渡之战、赤壁大战等一样,是一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抗战胜利后,久经战火荼毒的国家和人民渴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来医治创伤,然而蒋介石政府却一心图谋着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1946年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内战,气势汹汹地在各个战场发动对解放军的进攻。在全面进攻接连失利后,1947年3月调集二十余万大军,命令胡宗南重点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而此时西北野战军只有不到三万人的正规部队,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彭德怀、习仲勋等西北野战军指挥员认真贯彻党中央军事思想,并结合实际战况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解放军在延安以南经过6昼夜的英勇阻击,歼灭了敌人一定有生力量后,为了保存实力,做出了暂时放弃延安,实行战略转移的英明决策。随后发挥我军擅于在局部战场集中优势兵力打运动战、伏击战的特长,以“蘑菇战术”,于1947年3月至6月,经过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九里山运动战等一系列胜利,挫败了敌人的企图,瓦解了敌人的士气,最后从北到南开始战略反攻,收复延安。
青化砭伏击战,是我军实行战略转移,主动放弃延安后打的第一个胜仗。青化砭,位于延安东北四十余公里。我军主动撤离延安后,胡宗南志得意满,自恃兵力远远超过西北野战军,力求尽快寻找我军主力进行决战。为了迷惑狂妄骄傲的敌人,我军布置小股兵力于延安西北安塞诱导敌人,而将主力集结隐蔽在延安东北的青化砭地区,利用地形优势,待机伏击国民党军。小说详细描写了西北野战军在彭总指挥下,采取拦头断尾、两翼夹击的战法,在青化砭地区利用公路两侧山地伏击孤军冒进的敌第31旅。激战两个小时,消灭敌军四千余人,同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等重要物资。青化砭初战告捷,不仅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也振奋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斗志。
沙家店战役是解放战争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战役。胡宗南进剿接连失利后,面对蒋介石的严责,孤注一掷,令主力七个旅六七万人,配合从榆林南下的整编三十六师,企图缩小包围圈围歼我军。此时的西北野战军兵力很少,且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浴血奋战和急行军转移后,疲劳和饥饿也在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小说详细描写了在这样紧张严峻的情势下,我军指挥员高瞻整个战局,在认真分析了敌我情况后,运筹帷幄,决定“迎合敌人的心理,加强敌人的幻想,培养敌人的骄傲,使敌人发生错觉而后战胜敌人”[2]296。于是部署小部队佯装主力东渡黄河,而将主力集结于榆林东南、沙家店西北地区隐蔽待机。八月二十日拂晓战斗打响,我军指战员用自己的英雄气魄挡住了攻势凶猛的敌人援兵,不怕牺牲,奋勇血战,全歼敌人整编三十六师,活捉师长钟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随后的全面大反攻奠定了基础。
塑造生动感人的典型形象,是长篇小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衡量其思想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更是其是否能长久流传,成为经典的根本原因。当代小说研究专家、西北大学教授赵俊贤在其《中国当代小说史稿》中提出:“文学、小说就其总体性的实质而言,是人性及其灵魂的完美建构……从历史的眼光看,小说家的追求,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形象手段探索自然、社会,特别是人的心灵的运动奥秘。总体和根本上说,小说基本上是人的灵魂之学。”[4]从这个层面审视《保卫延安》,其成就无疑也是非常突出的。作者满怀着敬仰之情,生动地描写了我军高级将领到普通战士在这场战斗中彰显出来的坚韧顽强、勇敢无畏以及自我牺牲的气概与崇高品质,为当代文学塑造解放军英雄群像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
塑造正面英雄人物,尤其是真实的高级指挥员形象,是文学创作的难题之一。《保卫延安》以客观历史为依据,描绘了我军卓越的军事统帅——西北野战军最高指挥员彭德怀生动感人的丰满形象,是当代文学画廊中具有首创意义的、不可多得的贡献。
作者对彭德怀形象的塑造,首先突出了他面对严峻形势的冷静与镇定。彭德怀同志忠于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对党中央和毛主席更是衷心爱戴和无限信赖。小说一开始就写敌军已抵达延安南面的七里铺,只需两三个钟头就要逼近延安城。在这危急关头,彭总为了掩护党中央、毛主席和人民群众安全撤离险区,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镇静地叮咛战士们不能拼命蛮干,而要反复认真地分析敌我情况,懂得一点一滴蓄积力量,这都表现了他极大的勇气和无比的镇定。
革命的胜利总是离不开军事家的运筹帷幄。也正是彭总对党中央和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准确执行和坚定贯彻,延安保卫战的胜利才有了可靠的保障。作为一名军事统帅,彭德怀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保卫延安》中,作者通过描写彭总在每一次战役中镇定自若、不惧不慌的态度,生动地体现了其运筹帷幄的将帅风度。沙家店一役是集中表现指挥员战略思想和战斗意志的一场决战。面对强敌,彭总高瞻整个战争形势的发展进程,具体扼要地分析了敌我情况并做出准确判断,精心部署战役的具体作战方案,以谨慎而又果断的态度发起了沙家店歼灭战,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彭总不仅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作品中更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工作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朴实亲切、平易近人的品质。作为一位高级军事指挥员,他居于陋室,在极其简朴的环境中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从没有骄矜的态度,始终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普通战士的位置,一直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作品写到他常常与群众在一起拉家常,连小孩子都敢爬在他身上,他希望自己像扫帚一样在并不惹人注意的地方发挥作用。他深切地懂得老百姓的疾苦,知道革命早胜利一天,人民的负担和熬煎就能早减轻一天。强烈的阶级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着他在战场上更加小心谨慎,思虑周全,力求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因为每个战士都是一个普通家庭的顶梁柱。
周大勇是小说中基层指挥员英雄群像的杰出代表。自小经历的辛酸悲苦使他无限忠于党和人民,十几岁就参加革命队伍,经受磨炼,他被称为“年轻的老革命”[2]92。
黑格尔认为,真正的艺术应当描写矛盾和斗争,“因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5]。作品对周大勇性格的塑造正是将其置于一系列严峻的典型环境中,来体现其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及作战的英勇。在战场上他生龙活虎,带领自己的连队冲锋陷阵。青化砭战斗中,他率领战士冲锋向前,毫无惧色;为了配合攻打蟠龙镇,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出色地完成了诱击敌人的任务;陇东高原和沙漠里的艰苦行军,他始终情绪饱满,斗志昂扬;即使在脱离主力部队的条件下,他也能保持一个指挥员的沉着冷静,带领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突破敌人的包围。周大勇性格中的这些闪光点,可以说也是我军基层战士们优良品质的浓缩——“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度自觉的牺牲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勇挑重担的革命干劲”[6]。
热爱人民、体恤战士,是周大勇性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他作战受伤归来,怕身上的血污弄脏老乡的被子,不愿意上床休息养伤,因为他深知穷苦人家的一床被子,就是一家人的命;看到敌军践踏下老乡们饥饿穷困的惨状,他凄然地淌下眼泪,甘愿为这些受熬煎的穷苦人舍出自己的生命。一次次地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负伤、昏厥都不能使他倒下。他和战士们同甘苦,共命运,在黄尚清生命垂危之际,他用自己的胸膛去温暖他,甚至希望能把自己的生命分给临死的战友;在枪林弹雨中,他多次以自己的身体掩护战友;在深夜里,他用自己的搪瓷碗为受伤的战友接尿……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基层指战员不畏艰险、忠于职守的光辉品质。
延安保卫战的胜利,既是党中央军事思想的胜利,西北野战军顽强拼搏的胜利,也是陕北人民无私奉献、巨大支持的胜利。李振德,就是为了革命胜利不怕牺牲的陕北人民的典型代表。因为虔诚的拥护党和革命事业,所以他积极为解放军当向导,面对国民党的威逼恐吓,为了不泄露我军伏击队伍的隐蔽位置,他抱着自己的小孙子栓牛毅然跳下绝崖深沟,这样的壮举无疑令所有读者震撼。正是有了像李振德这样的陕北边区人民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了革命抛家舍命的精神,才有了延安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保卫延安》在艺术创造上,也有着突出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澎湃的激情、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融合所产生的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化砭人,笔者在读《保卫延安》的时候,总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胸中回荡。这种力量如同长江大波,浩浩荡荡,意境雄阔,使全书始终洋溢着充沛的革命热情。作者的激越感情,来自对这场伟大、壮烈战争的深刻理解,来自对那些忠诚质朴、视死如归的人民战士的深情怀念。这种激情不仅是创作的需要,也是作者“内心波涛汹涌般的思想感情的需要”[2]435。路遥谈到作家的劳动时曾说:“艺术作品都是激情的产物。如果你自己对生活没有热情,怎么能指望你的作品去感染别人?当然,这种热情绝不是那种简单的感情冲动。它必须接受成熟的思想和理智的指导。”[3]163书中第五章《长城线上》有这样一段描写:当周大勇率领连队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即将踏上陕甘宁边区土地的时刻,李江国报告有两个重伤员牺牲了,战士们要求把牺牲的同志背上走,埋到边区的土地上去。周大勇沉痛地站在黑暗中,把手里拿的一根很粗的树枝,一节一节地折断。咬紧嘴唇,指着身旁一棵树,低声说:“掩埋在这里!”他“心里流血,眼里流泪”,用颤抖的声音低沉地喊道:“同志们!全中国哪里没有埋葬烈士的骨头!我们的同志,一个接一个,为建立新中国牺牲了!为共产主义牺牲了!……掩埋在哪里也一样,谁也不会忘记战士们流的血,谁也不能忘记战士们受的艰难痛苦……”[2]283这段文字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既发自周大勇的肺腑,也是充满作者胸臆的无法抑制的心声,读后不由激起人们对为革命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的深深敬意。
杜鹏程在《保卫延安》中,不仅用真正的生活激情打动人心,还用那充满哲理的力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激起读者对英雄的崇敬,做到寓情于理、相得益彰,把读者引向生活和思想的深处。在小说中,这些富于哲理性的议论有时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或心理描写来呈现,有时是作家作为一个生活的参与者在讲话,有时又是作家用自己的感叹在对生活进行总结。但不管什么方式,它都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紧紧糅合在一起,以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加强作品的战斗力量。如团政委李诚对宣传干事的谈话、旅长陈兴允对因粮食发生困难而焦急的四科长陈德说的一段话等,都饱含哲理、发人深思。这些蕴含着深刻哲理又具有强烈抒情的语言,都是作家从复杂尖锐的斗争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因而显得生动活泼,毫无空洞说教之感。
对于一部长篇小说而言,结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保卫延安》在结构、布局上气势宏伟,笔调豪放。延安保卫战是我们党领导的解放区军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一场殊死斗争。但作者的眼光并没有局限于具体的战役,而是站在全国解放战争的高度来表现这场战争中的每一个战役。作者多次从全国战场形势的分析中,显示延安保卫战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侧面反映陈赓大军渡黄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使它不仅生动地反映出延安保卫战的全貌,还展示了整个解放战争的伟大进程,其规模和深度构成了一部气派雄浑的画卷。
对延安保卫战场面的选择与布局,也显示了作者从大处落墨的概括能力。对每一次重大战役侧重从一个侧面进行细致的描写,如伏击战主要铺叙伏击对战士的意志考验及边区人民的配合;攻坚战则着力描绘彭总及我军高级将领们周详的谋划。这样既反映了战争的频繁激烈,又避免了重复雷同,从而使各个具体战役别具特色。
在人物塑造上,作者也往往着眼于大处,在严酷的典型环境中刻画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风貌和性格特征。这种对战争概貌、具体战役的描写,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以及生动朴实、富于激情、个性化很强的语言特色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整部作品雄伟、粗犷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