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柱琴 雷勇刚
玛纳斯县地处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南缘,属西北内陆棉区,棉花是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2018年种植面积80万亩左右,占总播面积的78%。
棉叶螨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土耳其斯坦叶螨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 et Nikolski,属蜱螨目、叶螨科,是玛纳斯县棉花的一种重要害虫,具有易蔓延、危害重、难防治等特点。要减轻棉叶螨的危害,必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本文通过近几年的调查、防治,逐步明确了棉叶螨在玛纳斯县的发生规律及农药减量防控技术,供大家参考。
1发生规律
通过2007~2018年调查发现,每年秋季随着日照变短,温度降低,叶螨体色转红,雌螨不再产卵而进入滞育,准备越冬。10月中下旬,随着植物的干枯,逐渐转到寄主植物附近的土缝、枯枝落叶、植物残体以及杂草根际、树缝、树皮等处结网群集越冬。次年棉叶螨在杂草上始见期为4月10日~5月5日,平均在4月17日左右,此时日平均气温为10℃左右,叶螨开始在萌芽较早的田旋花、蒲公英、苦豆子等杂草上活动、取食。体色由红变为黄绿色,并开始产卵繁殖。4月下旬,气温达12~13℃时,多种杂草寄主上叶螨发生较为普遍易见,可通过风、人畜、水流、鸟兽、农机具传入棉田,一年发生12~15代,温度越高繁殖速度越快。玛纳斯县棉田叶螨发生大致可分5个阶段:
1.1初发阶段
5月中下旬棉田开始有叶螨出现,形成中心株,有螨株率不高,但中心株螨量较大,扩散速度较慢。个别田块螨害严重,叶片发红,有螨株率可达15%。
1.2停滞阶段
从6月中下旬开始,棉田连续滴灌水,湿度较大,棉叶螨危害较轻。
1.3蔓延阶段
从7月中旬开始,此时最高温度达35℃,随着气温不断增高,螨量上升,为害加重。
1.4严重为害阶段
8月至9月上旬,繁殖、蔓延迅速,加上棉田停水,螨量呈直线上升,为害严重,造成大量红叶、落叶,甚至出现光杆。
1.5滞育阶段
棉叶螨发育属长日照型,10月中下旬随着日照的缩短和气温下降,螨色变红,雌螨停止产卵,进入滞育,准备越冬。随着叶螨的滞育,棉田叶螨数量开始下降。
2农药减量防控措施
防治棉叶螨首先要提高认识,要有效发挥农技部门和技术人员的作用,加大对棉农的培训和宣传,利用农闲集中授课培训,农忙下地现场技术指导服务,使棉农对棉叶螨的危害和防治有全面的认识。农业技术部门还要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及时发布棉叶螨发生的预测预报信息,指导棉农做好防治工作。
2.1物理防治
2.1.1秋翻冬灌
通过秋翻冬灌,可以破坏棉叶螨越冬场所,降低棉叶螨的越冬基数,来年可以适期早播,提高棉苗抗螨能力。
2.1.2清除大田、地头杂草,打好保护带
4月下旬开始,杂草上聚集了大量棉叶螨,这是棉田主要螨源。通过调查时发现,地头杂草越多,棉叶螨进入棉田越早,发生程度越重,因此要不间断地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并用专性杀螨剂在农田周围进行喷施,喷幅10~15米,封锁虫源。
2.1.3 做好灌溉
天气干旱时,应增加灌溉,改变田间适于叶螨发生的干燥小气候。
2.1.4 人工拔除
5月下旬开始,棉叶螨在棉田形成中心株,并且中心株上螨量大的棉田,可以拔除中心株,带出田块深埋,发生较重棉田可以使用乙螨唑+乙唑螨腈+激健助剂喷雾挑治。
2.2 生物防治
可使用捕食螨进行防治:捕食螨类一般具有较长的脚、行动敏锐,捕食的对象包含小型节肢动物及其卵、线虫等。
3化学防治
3.1早查、早治
棉田要早查早治,棉叶受害初期叶正面出现黄白色斑点,3~5天以后斑点面积扩大,斑点加密,叶片开始出现红褐色斑块,比较容易发现,查到中心株要做好标记,采用专性高效杀螨剂“见一株,治一圈,见一点,治一片”控制其发生危害,但不要打“保险”药,以免棉叶螨产生抗药性。当棉田大面积发生时,建议统防统治,使用大型植保器械,以达到防治目标。
3.2 交替使用农药
常见专性杀螨药剂有:乙唑螨腈、乙螨唑、克螨特、噠螨灵、唑螨酯、噻螨酮、阿维菌素、浏阳霉素、螺螨酯、乙螨唑等。使用杀螨剂时加激健助剂,可减少农药使用量20%。选择大型喷雾器械,选择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用水量30~50升/亩,以叶片上布满雾滴但不滴水为准。混配使用时要用杀成螨的和杀幼螨、螨卵的混配使用。
综上所述,要减轻棉叶螨的危害,必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20%左右,达到减量控害,减轻农药面源污染、净化乡村环境的目的。
(作者单位:1.8322001 新疆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农技站;2.新疆玛纳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