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019-03-15 13:31张志坚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信息技术

张志坚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依托自身的数字化、共享性、交互性、即时性的功能优势有力地推动了互联网与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在不断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高校网络舆论的导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面对网信时代大学生思想复杂化、行为个性化、价值多元化、生活网络化的现状,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去,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成为网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信时代;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2-0117-02

网信时代是网络信息时代的简称,是指建立在无线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数字网络技术上的,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资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1]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应用普及,彻底打破了传统交通和通信技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制约,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界域,催生了新的社会形态。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对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威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消除二者间的隔阂与对立,必须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1 网络信息时代的特征

作为现实环境的拓展和延伸——网络媒体环境具有虚实二重性。现实性是指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其信息传播具有便捷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网络世界使人们摆脱了现实世界中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实现了对心理诉求的过程跟踪;网络信息的制造和传播主体都是由现实世界中的人来实现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网络活动中的受动方也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在网络世界中的符号表现。虚拟性是指网络媒体环境是一种超时空的存在,其形态是无形的,其内容源自客观世界的“映像”,但是网络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环境”即虚拟环境制约着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具体表现在:网络交往对象的虚拟性;网络信息空间的虚拟性;网络主体行为的虚拟性。在这种虚拟环境下,网络主体就像穿上了“隐身衣”,避免了个人真实身份的暴露,更容易开诚布公,敞开心扉地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为准确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提供了依据。

1)网络资源的利益共享性

网络资源的利益共享性即开放性。网络信息时代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互联网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作为信息技术所催生的“产物”——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上更具开放性,传播主体更具多样化,因而其信息资源来源宽、容量大、覆蓋面广,具有很强的共享性和融合性。网络媒体的这一特性使得参与者可以突破时空界域的限制,随心所欲地发布信息,将自己的资源与他人共享,并平等地享有表达个人意见的权利。如网络公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案、具有教育意义的网络音频和影像等新型网络课堂教育方式一方面为教育者的课堂教学和组织管理提供了更多的范例与模本,另一方面为受教育者的殚见恰闻和广见恰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参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供的便捷共享手段,使随处可见的电脑、智能手机、摄像头及其他信息采集设备和存储设备将海量数据置于网络公共空间,为开放教育资源和分享教育信息提供了数字平台。”[2]

2)信息传播模式的交互性

网信时代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媒体形态,使纵向上的单向灌输模式逐渐让位于多向度的互动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传播模式由定格式被动接收向动态式主动获取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用户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即信息资源获取的可控性;另一方面,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间的关系即信息资源的空间选择性与反馈效果。基于这种间性教育模式,手机、网络等一些在线课程不仅丰富了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思想而且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在线讨论、思想互动,使学生的学习途径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教师的“一言堂”不再局限于课堂讲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主体通过互联网媒介进行双向互动,保证了思想、理论、政策以大学生群体所适应的语态习惯进行传达,进而通过双方信息资源的及时反馈和调节机制促进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并进一步促成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逐渐向双向互动运作机制的回归。

3)信息传播速度的即时性

网信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和思想潮流百花齐放,它们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媒体进行传播,产生大范围的人际叠加效应,具有明显的即时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信息事件的发生到信息事件的公布时距最短,即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步性;第二,信息事件的公布到引起人们的关注时距最短,即信息更新速度的时效性;第三,信息事件的关注到产生强烈的反响时距最短,即信息扩散速度的快捷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凭借其速度优势有效克服了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单形式、低时效、窄覆盖面的弱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及时、泛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周边环境的特点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提供了良好的“知情”环境。

2 网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信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众多的机遇和发展前景。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使网络模型去中心化趋势越来越清晰,每一个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快捷的信息资讯,同时,他们还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提供商随时发布信息。然而由于技术门槛的降低,信息爆炸趋势愈加明显,社会思潮严重泛滥,由此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集体观念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等后果。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8月4日,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其中我国手机网民占比达96.3%,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3]这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业态发展同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媒介素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导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大学生思想政治信仰模糊

网信时代新媒体以绝对性优势进驻受众市场,对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建设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对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仰、认同感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如价值取向紊乱、道德情操低下、民族信任危机等。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所传播的文本信息鱼龙混杂、支离破碎,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其文本传播以短小、精悍、互动、多元著称,更具非线性特征。这种碎片化的信息类似于“速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坐享其成、浮躁懒散的心理状态无疑是一种严峻考验。虽然作为高学历、高素养、高技能代名词的大学生在获取网络新技能和信息新途径面前并非难事,但由于他们实践经验缺乏、自我抵抗力差、猎奇心理强,在面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信息时难免显得不知所措。因此,如果只是对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动接受,不去提取、归纳、整合其中具有潜在价值的内容,那么这些信息便将无异于“鸡肋”,而大学生自身内部的知识体系也会失调,最终沦为信息爆炸的帮凶。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化

“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介体之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内部学校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两个向度。内部环境指高校内部的官方公众号、官方微博、教学环境、校风建设以及校园舆论等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各要素的总和。外部社会环境是指高校外部的网络舆论、社会思潮等因素的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像一个“大熔炉”,由于“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往往借助社会公共舆论的幌子在网络空间内大行其道,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暴效应”。失去了法律的外在监督,各种社会思潮便会乘虚而入,凭借其“强煽动性”“隐渗透性”“深危害性”通过社交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如当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无时无刻不在网络荧屏和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蛊惑着大学生的内心,这势必会造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淡化、政治理想信念模糊、网络道德理念错位等不良影响。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导向越来越难以控制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通过论坛、社区、贴吧等社交平台针对网络焦点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和见解,所形成的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观点和态度。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和跟踪为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处理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超时空性、虚拟性使其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新媒体的信息海量性和传播开放性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舆论的难度”[4],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知识权威的崇拜状态,使受教育者在享受信息盛宴的同时,知情权和话语权也在不断扩大,这种畅通无阻的“自由表达”实际上造成了教育双方理论和知识资讯的不对称,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加难以掌控。

3 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网信时代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校园舆论的影响清晰可见。把握网信时代的特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巩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阵地,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融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优化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方式与利用方式,形成智能增强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模式。

1)健全融合发力的新機制,优化网络育人环境

网信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友、娱乐的“栖息地”,信息来源渠道广,传播速度快,然而其中所充斥的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安全系数较低,一些信息往往是空穴来风,由此造成大学生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产生偏差。“正是强大的信息技术与突出的信息价值,像工业社会强大的机器商品价值一样,不仅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而且也使一些人沦为追逐信息的工具,成为信息主宰的客体,对此,我们称其为人的信息异化。”[5]面对异常严峻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高压态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因时而新,将工作重心由现实转移到网络这个虚拟阵地中来,从顶层上设计校园网络监管机制和网络道德监控体系,健全校园新媒体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网络系统维护制度与应急措施,严把学生个人隐私关;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网络立法工作,完善网络法律规范和信息监督机制,推进网络工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2)创新教育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势而新,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响应国家局势的变化和国情的变革,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须立足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活动场域,引导网络空间舆论热点话题的建构;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了解大众媒体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利用信息传播的优势将新媒体融入课堂教学,形成即时有效、联动一切的教学回路。如尝试采用慕课、弹幕、翻转课堂等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直接作为“剧中人”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镜像我”进行自我感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第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具备大数据思维,分析和挖掘学校已有数据资源,通过从宏观把握全校学生的整体状况到微观分析细分群体的特点,构建起完整的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行为模型,实现对学生的个性评价和行为预测;通过搭建自媒体数据库、营造微公共能量场、控制信息源风向标,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的新闻播报、公告通知、就业指导等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3)创新网络信息技术,构筑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当新知识搭载新媒体,与始终站在新锐与时尚前沿的大学生群体发生互联互通的时候,其覆盖面与关注度、影响力和传播力,都远非传统课堂和以往课程所能企及。[6]在这种情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率和有效性,必须采取物理空间教育与虚拟空间教育相结合的教育途径,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第一课堂为“主阵地”,帮助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同时,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为“辅阵地”,构筑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以民族精神为鲜明特色、以优质服务为基本保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建立校园门户网站、健全网络安全监管体系、掌握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提高网络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运用教育数据采集技术和问题解决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调控,做到对学校及社会的重大事件进行实时跟踪与反馈,为营造一个河清海晏的网络育人环境共同发挥合力。

参考文献:

[1] 宋姣.简论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力[J].新闻爱好者,2009(6):26-27.

[2] 付安玲,张耀灿.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维变革[J].学术论坛,2016(10):169-175.

[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ac.gov.cn/2017-08/04/c_1121427728.htm

[4] 赵珑.网络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5] 郑永廷,银红玉.试论人的信息异化及其扬弃[J].教学与研究,2005(6):73.

[6] 冯培,黄勇.基于北京高校“慕课”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向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7(11):88-9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