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泗明
南方佳药隐,隐处觅丘陵。
夏日花香漫,秋时果粒轻。
细嚼知叶苦,炒制似香茗。
入质神精在,归脾胃肾经。
香行疼痛止,气纳喘呼平。
霹雳伤痕创,树脂优质凝。
邀君荣陋室,镇恶胜神灵。
尔本一嘉木, 堪称树世英。
频婆浑身是宝。树皮含纤维,可以代替麻制作绳索、编织麻袋,也可作为造纸原料。木材可做家具、箱盒及一般建筑材料;苍荚果壳“研末外敷治烂耳,煆灰冲酒饮治小肠疝气,煎水洗痔疮”,下蜜枣、陈皮共煎可治血疾;凤眼果根可治胃溃疡;叶子大而且厚,两面光洁,可以拿来裹粽子、包娥姐粉果、包糍粑;种子入药,有温胃、杀虫、健脾、止泻、明目及壮阳等功效。民间还有用凤眼果浸酒治疗胃病的。
据《佛光大辞典》说,频婆是梵语及巴厘语bimba 的音译。频婆在中国生长的记载,首见于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元代陈大震等编的《南海志》记载:“频婆子……味如栗。……频,一作贫,梵语谓之丛林,以其叶盛成丛也。”
有趣的是,频婆后来又写作“苹婆”,也许由于这个字的误导,让清代一些人把“苹婆”与小苹果“林檎”混为一谈。
例如,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述:“苹婆果,一名林檎,树极大,叶大而光润,……肉黄,熟食味甘,盖软栗也。相传三藏法师从西域携至,与诃梨勒、菩提杂植虞翻苑中,今遍粤中有之。”
其实,林檎又名花红、海棠、沙果,是一种长不大的小苹果。《西游记》第一百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唐太宗款待取经归来的唐僧师徒的盛宴中,有“……核桃柿饼,龙眼荔枝。……橄榄林檎,苹婆沙果。慈菇嫩藕,脆李杨梅。无般不备,无件不齐。”苹婆与林檎分列,可见是两种不同的水果。
又如:光绪年间,余杭褚维凯撰《人境结庐诗稿》有一首“燕京杂咏竹枝词”写道:“沙土疏松木易栽,灌园多半作生涯。鸦儿梨子苹婆果,风物燕京此最佳。”燕京不产频婆,从诗句的描述看,这里的“苹婆果”其实应是林檎。
如今土地值钱,而凤眼果产量不多,效益不高,故已几近绝迹。即便有果树的地方,果熟会连荚一同掉下来,因为拆果肉麻烦,也没人捡拾拿去做菜。据说在广州,也只有少数饭店有频婆菜品供应。
菠萝蜜是热带水果,几十年前广东只有湛江地区和海南有种植,又称为树菠萝、大树菠萝。那果包甜得发腻,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维生素B 族和矿物质等。菠萝蜜全身都是宝,吃果肉时核不要丢掉。菠萝蜜的核洗干净后,去掉黄色软膜,可用它煲汤。煮熟的核再剥去白色的外壳,吃起来粉粉、松松的,就像板栗一样,很好吃。
和频婆相似,菠萝蜜树也是几十米高,树形整齐,冠大荫浓。树木材质坚硬,可制作家具;树液和叶药用,可以消肿解毒;叶子还可以浸泡在米汤里,治疗肚痛;种仁可以用盐水煮熟、用粗盐爆炒、煮粥、煲汤,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
回头再说板栗。板栗树高也是数十米,和频婆相似,它的坚果也是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一个总苞有一到七个坚果。板栗同样全身是宝,树木材质坚硬,纹理通直,防腐耐湿,是制造军工、车船、家具等的良好材料;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是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树皮煎汤可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花是很好的蜜源;果壳是收敛剂,可治反胃;板栗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
不过,板栗是山毛榉科栗属,频婆是梧桐科频婆属,树菠萝则是桑科、波罗蜜属,它们是不同种类的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