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在产业,根基在实体。因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进入新时代,安徽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但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然面临着新的形势和环境,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推进安徽高质量发展,精准把握新时代安徽产业和区域发展的新态势、新任务、新使命,安庆师范大学学报邀请安徽省高校部分从事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就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探索。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安徽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安庆师范大学杨国才教授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布局的分散化趋势及其优化路径——以安徽为例》一文,用实际利用的境内省外资金作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度量,就安徽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集中布局的趋势,相反由于受制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分散化程度指数在渐趋提高。这种日益分散化的产业承接布局,抑制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导致整体经济效率的损失。该文建议,安徽应创新承接产业转移路径,推动分散承接向集聚承接转变。池州学院曾珍硕士等《安徽省利用FDI时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一文,实证分析了安徽省利用FDI的时空差异及其来源。研究表明,时间维度上安徽省各市的FDI逐年增加,空间维度上安徽省各区域的FDI分布不均匀,皖南地区实际利用FDI总量高于皖北地区,但这种差异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趋于平稳。该文基于缩小区域间利用FDI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建议安徽省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业利用FDI比重,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促进各地市的协调互动。由于利用的FDI多少可以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度量,所以该文实际上探讨的是安徽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问题。这两篇文章分别研究了安徽省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问题,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但给出的建议却不同。分歧的缘起在于,前者主张可以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后者则认为集聚与平衡难以兼得。如何取舍,则是见仁见智。
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也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引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王云副教授等《“一带一路”倡议下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对比分析》一文,基于安徽省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水平的现状,认为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外部政策环境和产业发展机会,通过避免产业趋同、加强产业互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移,明确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协作等方式,来助力安徽产业转型升级。阜阳师范大学李祥硕士等《安徽省物流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一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物流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物流发展能力的关键性因素。研究表明,安徽省物流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进而提出促进安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点带面、区域联动,强化责任、搭建平台,练好内功、夯实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力地重塑全球物流体系,也使中国物流业发展迎来黄金发展期。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在政策建议上有着相同的指向。
地方高校学报既要为主办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又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安庆师范大学学报本着“两个服务”的办刊宗旨,特设“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专栏,真诚地期待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省域发展战略展开热烈的研讨,为促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