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静雅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 “无人机”, 英文缩写为“UAV”,是近几年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无人机究竟可以做什么,它有何价值所在,简单地说,无人机可以被看作是代替人类完成空中作业的平台,结合不同搭载平台,可以完成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 无人机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无人机本身的运用,而是无人机+行业应用的结合。 目前,无人机的应用有目共睹,它已普遍在摄影航拍等民用领域展开应用,在警用领域也开始大显身手。
近年来,在警用领域,无人机发展的越来越广阔、全面,以浙江省为代表的发达省份,基于无人机发展在各领域作用的发挥,已提前布局,在社会各领域尝试应用,特别是警务执法领域,利用无人机在空中或者特定区域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充当空中超级警察。2012 年,武汉市公安局专门成立无人机中队,即“空中视频侦查中队”,目前,该中队已数百次在绑架案件、 杀人案件等重特大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传统侦查手段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近几年,我省公安系统和司法行政系统, 亦开始重视无人机在警用领域的应用,公安的交警、刑警以及司法行政的狱警等警种尝试配备无人机。 目前,在日常巡防、反恐处突、交通管理、应急搜救、刑事侦查等警用领域的应用都有不俗的实战效果。
1.日常巡防
城市的日常巡防对维护城市的治安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城市巡防依靠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且巡防的方式主要以静态为主,由于城市地形的复杂, 完全依靠传统的人力巡防有其不可忽略的弊端。 在现代的日常巡防, 将无人机应用到巡防中,将巡防范围不局限于某个点,而是扩大到点、线、面的全方位布局和防控, 无人机的应用无疑是城市上空安全的一道防火墙, 提高了全面布局和防控的可行性和实操性。 另外,可提高巡防效率,扩大巡防的范围,使得城市巡防做到全方位立体综合无死角。尤其在城市上空,有威胁因素时,通过传统的人力巡防,很难快速解除危险,而通过无人机可快速锁定目标,排除风险。
2.反恐处突
随着暴力恐怖事件的发生, 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反恐应急处置的能力,全面、精准的了解现场情况更是有效开展实战的前提。 无人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最快速度对现场区域进行全方位把控,使指挥中心及时获取现场的相关数据, 掌握现场事态发展, 从而制定作战方案, 提高作战速度与实战效率。尤其是涉恐、涉爆、劫持人质等情况时,可通过无人机将轻型武器送达到指定位置,协助现场实战。
3.交通管理
通过无人机的的高空巡视, 可综合全面了解城市的道路布局。在节假日及上下班高峰期,对道路状况及时监测,缓解交通拥堵。上海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升级无人机设备, 使得无人机能在较恶劣的环境如雨天、黑夜也能执法,能对车辆驾驶员在开车过程的行为实行全程全方位监测。驾驶员违章、不规范行为等都可以通过无人机抓拍,规范道路交通。
交通事故发生时, 通过无人机对事故现场全方位把控, 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收到事故现场的真实状况反馈,知晓事故车辆的位置、伤员情况,使交通执法人员可以及时作出有效应对和处置。另外,无人机所检测到的图像、 视频等可以作为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事故的依据。
4.应急搜救
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发生时, 往往会令人措手不及。而这些意外的发生使得现场环境复杂,甚至当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救援人员及车辆无法最快到达现场。无人机通过高空勘察,能够精准定位被救援人员,探察事故现场状况,将事故现场画面通过无人机传达到外界, 将救援设备和物资通过无人机运输到事故现场,及时止损。
5.刑事侦查
无人机不仅应用在刑事犯罪的现场勘查中,更可实时用于现场巡逻和目标监控。
刑事侦查主要是围绕与犯罪有关的案件事实和犯罪嫌疑人来进行的。在犯罪事实方面,当刑事案件发生时,无人机以最快速度抵达犯罪现场,全方位覆盖现场,动态还原最真实的犯罪现场,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第一手资料。 无人机的全方位立体动态全景拍摄,让勘查无死角。勘查的要求是及时、客观、准确和全面,无人机的应用与其要求完全匹配。在犯罪嫌疑人追索上, 无人机的全方位动态立体追索可为案件锁定目标,进行实时动态跟踪,从而为侦破案件扫清障碍。
无人机在警用领域的应用, 着力解决警用资源稀缺、不同警种协同作战能力弱等问题,需具有更高的标准:
第一,与警用领域各行业的高度密切配合。无人机在警用领域的应用, 是通过无人机与各行业高度密切配合实现的。 这种配合不仅表现在设备的相衔接, 还表现在无人机驾驶人员与警用领域各行业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的对接。 设备衔接和人才衔接的双管齐下,使得无人机和行业的有效协同配合发展。
第二,功能全面。警用领域内行业的特点既有公开、开放性的,也有隐蔽性的,对无人机的性能要求不同。尤其是对于隐蔽性的任务,无人机在空中作业时,执行任务时也要做到隐蔽性、不易察觉,这就对无人机的机身设计有更高要求。另外,无人机在警用领域的应用,对设备的性能上要求更高,需满足续航能力强、载重大、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恶劣天气等多方面要求,它的应用需性能更可靠、更安全。
现阶段,在警用领域,无人机的应用缺陷主要为以下几点:
1.技术缺陷
第一,电池续航能力弱。 无人机在反恐处突、交通管理、应急搜救、刑事侦查等警用领域的应用,对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要求较高。而30 分钟左右的无人机续航时间, 是不能达到警用领域警务化使用的标准。在警用领域,对无人机的使用要求是不限时不中断的, 对无人机的电池使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需完善无人机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电池的容量和电池续航能力, 满足警用领域应用航时长的要求。
第二,气候影响。无人机在暴风、雨雪、夜间等模式下的使用是受限制的,它会受到气候、气流以及能见度等的影响,这与警用特点相违背,因此从两个方面加以克服。 一方面,可提前做好预防,规划好作业路线,将多架无人机协同配合作战,最大限度的规避气候影响。 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机身设备,在抗气候等不利因素上加大研究, 从而满足警用行业不限时不限点的使用需求。
第三,易受干扰。因为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操作的,所以信号易受干扰,也较容易被无法分子利用并破坏。因此,必须联合各方面排除不必要干扰,协同保障无人机的空域安全。
2.制度缺陷
无人机在警用领域的有效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各部门的有效协同合作。 2017 年8月底,虽然颁布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但是只规定了通用技术要求、 不同种类的无人机驾驶系统、任务载荷、自主飞行、飞行参数记录、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对于监管、培训等都未涉及,仍待进一步完善。 另外,无人机进行空中作业时,需与地面设备协同配合作战,全方位监控,可是缺乏相关操作规范标准。
3.人才稀少
警用队伍中, 能熟练操作无人机的专业人员队伍较少, 无人机的操作者或驾驶员除需具备基本飞行技能外,还需掌握飞行原理、气象知识、空中交通管制、法律法规等基本航空知识。随着警用领域配备越来越多的专业无人机, 对专业驾驶人员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 经过系统培训,达到规定课时,通过无人机执照考核从而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无人机云执照+AOPO 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的的警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亟需系统规模的组织相关人员去培训学习无人机的相关操作技能, 获得操作无人机的相应资质,规范无人机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上文分析,无人机需克服存在的技术、制度的缺陷和瓶颈,按照警用标准完善相应的技术,保障无人机在性能和功能上的全面性。另外,加强相应的监管,规范无人机市场,使得无人机市场可以循着健康、稳定和可持续路径发展,做到发展有依据、前进有保障、后盾有支撑。
而无人机凭借着自身优势在警用各行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在日常巡防、反恐处突、交通管理、应急搜救、刑事侦查等警用领域的应用已有目共睹。 在这些警用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将会更深入,也会延伸到新的领域。 目前新型的无人机还能潜入水里,完成地下作业,完成水空两栖作业;还可以应用森林防火防灾、消防救援等方面。它在警用各行业领域内的应用,随着无人机设备性能的全面化,将更加广阔、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