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研究探索

2019-03-15 20:33孟祥年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规划标准目标

孟祥年,方 刚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以及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高 〔2016〕11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在构建“五主体五系统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体系的基础上,把专业诊断与改进作为全面展开各层面诊改工作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实践、总结经验,为全面铺开各层面诊改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专业诊改的内涵

专业诊改是专业建设者在自己制定目标、标准和观测点的基础上,自行采集专业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并着力持续改进的过程,旨在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是院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考量的重要对象。专业诊改是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其实施效果直接关系着学校、专业、学生、教师等层面诊改工作的开展。

专业诊改是专业自身建设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1]专业诊改对标参照标准,聚焦专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是否科学、专业定位是否准确、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条件是否满足、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培养目标是否达成、专业特色和亮点是否形成等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寻找差距不足和症结所在,不断进行改进和纠偏,形成专业建设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诊改也是学校进行专业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要求。专业诊改的实施有利于学校全面了解各专业在整个专业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专业建设的成效和专业的发展前景,为学校进行整体的专业建设规划和结构优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为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等资源条件在各专业间的配置的优化提供有益参考,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益。

二、专业诊改工作原则[2]

1.问题导向

专业诊改不同于按照设定指标进行测评的专业水平评估,也不同于重在突出成绩和亮点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遴选,而是以详实的数据为依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重在揭示存在的问题、开列负面清单。各负责单位不能只谈成绩、不谈问题,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2.持续改进

不同于评估的阶段性工作和脉冲式激励,专业诊改是常态化的运作形态和内生持续的过程。诊改没有停顿,也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它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和提高。持续改进是实施专业诊改的落脚点,形成常态化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是关键。

3.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院系部和专业教研室的任务,涉及到专业质量生成和保证的各环节和校内外各种要素资源。必然要求学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的全员参与,贯穿事前、事中、事后质量生成和保证的全过程,相关参与者都是质量的生成者和保证者。

4.以数据为支撑

专业诊改中质量监控点涉及到大量定量性评价指标,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以此反映专业建设绩效。这些数据来源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诊改数据平台,以及第三方发布的人才培养质量年报、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权威部门统计数据等,从而确保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三、专业诊改的关键环节

1.形成目标体系

专业诊改首先要确立专业建设目标,目标必须是具体的,经过努力可达到的,目标的制订既要基于学校现有的专业基础,也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根据现有专业的实际,我校构建了由校级示范和特色专业、省级示范和特色专业二级专业建设目标体系。目标的确定是基于学校一级规划(学校总规划)二级规划(学校专业建设子规划和各院系部子规划),并依此编制三级规划(教研室层面制订的专业建设规划)。在各级规划中,明确了各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措施,形成了学校规划、院系部规划、教研室规划的目标执行链。

2.建立标准体系

专业诊改的标准关系到诊改目标的达成和实现与否,起着尺子和参照物的作用。学校结合“校级-省级”二级专业建设目标体系,制定了相应层次的专业诊改的标准,如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建设标准确立省级各类专业的建设标准。学校诊改办和教务处对标准的制定做了明确规范,要求定性定量结合,如专业建设标准要含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等。目前已制定专业类标准包括:学校专业建设标准、专业群建设标准、专业设置标准、专业预警标准、停招(办)专业审批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规范;各专业建设标准、顶岗实习标准。

3.质量监控点的设计

质量监控点是对标准的细化和和量化,便于各专业及时监控。在设定专业诊改的目标链和标准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专业诊改目标链、 标准链中具体的每一个关键节点。[3]质量监控点的设置以国家、安徽省的工作指导方案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同类院校的实施方案。设计中除了普适性的监控点外,还考虑了学校个性化、特色化的要素,较好地结合了学校和专业的发展目标、校重点工作。如我校的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很有特色,是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的重要方面,专业作为重要载体必然要得到体现,在诊断点的设置时进行了充分考虑。诊断点的设置中尽量使评价标准做到可量化,做好数据平采集平台、质量年报等相关的关键数据的梳理、优化,追求诊断点的精确和清晰。

四、专业诊改实施路径

1.建立诊改工作机构

建立了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三级专业诊改工作机构,各司其职,系统推进诊改工作的实施。学校层面成立了专业建设实施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全面负责专业层面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 牵头制定各层级教学质量目标、标准、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并细化分解,落实责任。二级学院成立专业诊改工作组,负责各学院专业质量保证工作,制定学院专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做好专业建设的条件保障。教研室成立专业诊改工作小组,由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任组长,负责专业的自我诊改,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行学生学业情况检测分析,并按要求撰写诊改报告。

2.制定专业诊改实施方案

推进专业质量诊断首先应制定一个可行性高的专业诊改实施方案。教务处和诊改办制订了学校层面的实施方案,就整体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开展专业调研、制定(修订)专业建设规划、确定各专业双带头人、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诊断与修订等的主要任务及要点,同时明确了专业诊改的时间节点、责任部门,确保专业诊改的有序推进。教研室按照学校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各专业的诊改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

3.建立专业诊改信息化平台

建立具有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的诊改信息平台在诊改工作中十分关键。学校根据诊改任务要求对数据平台功能模块、质量监控关键点等数据平台参数进行了科学的设计,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完成了平台建设任务。平台专业诊改模块实现了对专业数据的抓取与模型运算,并进行画像分析,实时掌握专业运行情况;针对关键指标点设置预警规则和阀值,按照警告程度分类,明确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4.组织专业自诊

各专业在诊改信息平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人才培养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的基础上,对照确定的诊断监控点开展自诊。不同类型、层次的专业参照对应的标准,找准问题和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拟定本轮专业整改目标,制定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形成专业诊断报告。学校鼓励各专业在诊改工作中把行业企业的专家纳入进来,深入剖析专业建设,更有效地推进专业改革与发展。

5.推进专业诊改复核

教务处会同诊改办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全校专业诊改工作进行抽样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反馈给被抽学院和专业。诊改复核是对诊改质量的监督考核,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一是对焦专业建设本身,看定位是否合理,专业特色是否明显,基本建设条件是否具备等;二是复核各专业自我诊断意见是否准确,整改目标是否清晰;三是复核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整改是否取得成效。

6.形成专业诊改的长效机制

专业诊改是一项常态化工作,一轮诊改工作的结束意味着新一轮诊改工作的起点。学校通过诊改数据平台动态监测、定期抽查反馈诊改结果、强化奖惩制度措施,激发专业开展诊改工作的内生动力,牢固树立专业的质量主体意识,形成专业诊改的长效机制,实现持续诊改和质量螺旋提升。

猜你喜欢
规划标准目标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迎接“十三五”规划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