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宁,叶超群
(安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座谈、演讲、书信交流中,激励青年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也鲜明揭示了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已然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与有力呼应,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其重要使命之一,是推进社会责任教育,培育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责任判断,提高责任能力,指导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有效转变。因此,大力推进社会责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是培育胸怀理想、肩负责任、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呼唤和现实需求,也是当前重大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题。
按照党和国家对青年的要求,社会责任感应是每个青年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品质,是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人、励志成才、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成效,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价值导向。近年来,一些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指导性意见,要求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性。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制定工作方案和学分评定意见,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开设通识课程、公共课程、选修课程等系统讲授相关知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倡导社会责任的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但总体看,在逐渐强化的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工作中,仍然面临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的问题。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重专业知识传授而轻素质修养熏陶,或者过于理想化程式化,重照本宣科,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教”的体系中,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少数公共课程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了强化,但在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健全的道德人格和完善的责任品质培养上,影响力还比较有限,没有很好地发挥思政课程体系的整体力量,与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成长实际、社会发展诉求脱节。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理想信念较为迷茫、发展目标不够清晰、学习热情和动力不够强烈等问题,关注度不够,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学”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既是一种学习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不少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和平的时代环境、宽裕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更多地沉浸于个人感受,而缺乏与时代共鸣的意识。社会责任教育所强调的以天下为己任、先公后私的公民素质和文化精神,在不少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中还未能有效彰显。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物质资源的丰富和思想意识的多元,一些大学生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涵养,过关注自我诉求而漠视社会需求,突出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表现在课堂上,则沉迷“吃鸡”者有之,把玩手机者有之,兼为其他者有之。学生的学习行为,缺少对比、质疑和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和短期性。
三是“效”的问题。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体系仍处于较松散的状态,缺乏系统性、严谨性,特别是社会责任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研究还不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评价比较欠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缺少系统测评和有效评估。一些社会责任教育,方法死板,内容枯燥,流于说教,停留于“我说你听”,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亟须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创新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3]作为未来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列入了新时期教育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而提出,要“增强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4],将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道视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责任”一词共计出现12次,强调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教育之重要性。
大学生社会责任是家庭责任的延伸,是职业责任的基础,更是一种国家责任、人类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体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标准,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基本准则。深入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必须深刻把握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涵,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高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作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动力机制,贯穿到各个教育措施和环节之中。
我国有高度关注青年社会责任教育的文化传统,教育实践早已有之。周朝即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和社会责任。《礼记·学记》提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5]456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文化知识,也要具备高尚品德,承担“化民成俗”的社会责任;《礼记·大学》更是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801,要求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透彻的思维,还要引领社会风气走向至善至美的理想追求。此后,孔子“当仁不让”,孟子“舍生取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强调了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青年社会责任的重要论述“呈现出浓郁的民族情怀、鲜明的伦理精神、高远的理想追求、强烈的时代特色、开放的世界眼光和突出的实践品格”[6],这是对社会责任教育目标的高度概括,指明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学生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担当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这些内容和要求与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是内在契合的。把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纳入思政课程体系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强化,是现实所需,也切实可行。
一是强化课程目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可见,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崇高人生价值取向的公民,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更是其价值目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需要长期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正是这一任务。
二是确定培养要点。在思政课程体系中,各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志和考核要点上应设置并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内容,通过社会责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自觉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三是强化方法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思政课的改革必须“提升其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8]。社会责任教育融入思政课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突出学生特点,以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的方式开展教学。
四是推进价值认同。认知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社会责任教育作为一种观念的传授,需要学生在认知自身责任的基础上形成价值认同和行为倾向,最终上升为自觉的责任担当。学生的价值认同是其持续接受社会责任教育的动力。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责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行为,引导学生理解责任、认同责任、担当责任。
将社会责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不是仅仅将社会责任教育体现在某一课程或某一章节中,而是要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从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为切入,“以人生选择——理想信念——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法治素养为基本线索逐次展开”,具体分析探讨了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要求[9]。教材内容包括绪论在内的七个章节贯穿社会责任教育思想,通过塑造大学生科学的责任意识,最终外化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担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通过对具体的历史进程、事件、人物的分析,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历史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如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讲授,可使学生明确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地肩负历史重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详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与伟大,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服务人民、奉献国家。
“形势与政策”课程关注全国两会和身边的时事政策,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热点话题的交流研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开展体验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增强社会责任教育实效。这种注重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讨论式、主题式、辩论式、情景体验式等。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讲授“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时,可开展“放飞梦想”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我来大学做什么”的小论文比赛,引导新生尽快树立科学理想和奋斗目标,明确大学四年规划。在此基础上,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倾听身边的人如何确立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明晰理想和责任,达到深化社会责任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是强化生活实践。社会责任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回归社会和生活世界。要使学生将责任意识转化为坚定的责任意志并养成良好的责任习惯,需要将社会实践与责任意识教育有机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10]。要有意识地安排有助于提升学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的实践内容,探索课内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如结合暑期“三下乡”活动,建立思政课实践小分队,将课堂翻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通过调研、宣讲、支教、普法等活动,增进对国情、省情及民风民情的了解,在实践中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三是丰富交流渠道。在新媒体时代,要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教育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及微博、博客等方式,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课外联系,将课堂教学和网络互动相结合。在通过网络开展社会责任教育时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选择,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强化双向互动,及时回应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
一是培育目标的协同。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要发挥思政课程这个主渠道外,还需要探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路径,发挥协同育人效果。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承担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任务,实现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优势互补、协调并进。
二是培育内容的协同。在思政课程体系中开展社会责任教育,不能固定于某一门课,要融会贯通,强化整体性、针对性和融合性。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章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重点章节。其中,要讲清楚“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崇高性和科学性;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必须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概论”绪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才能解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同时,还要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担起人生应尽之责。
三是培育环境的协同。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主要场域,一方面要从师德师风建设、环境育人等方面积极培育浓郁的社会责任教育氛围,以高尚的师德表率和典雅的校园氛围,助推学生良好社会责任行为的养成;另一方面要与家庭、社会协作,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如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感恩·梦想”一封家书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及相关劳动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综合协同机制。
一是完善评价指标。在思政课程体系设计中,无论是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效果,都要把社会责任教育作为重要因素加以强化。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加强社会责任感的评价分值。高校在第二课堂建设中要专门设置社会责任感模块,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素质学分,这对于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是明确考核标准。在思政课程中明确社会责任感的考核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现实表现。一方面要注重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结合,在知、行两个方面对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进行全面考核;另一方面要采取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集体活动、实践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感强弱状况进行评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过程考量。
三是实施分类考察。社会责任教育有着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要求。针对不同教育要求,思政课程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一是侧重知识内容的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通过闭卷写作的方式突出对社会责任教育知识点的考察。二是侧重实践能力的思考。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责任教育知识点的考察,则应侧重平时的实践评价,可以通过小论文、讨论、座谈等方式深入考察。三是侧重分析综合水平的检验。对“形势与政策”社会责任教育知识点的考核,可以通过问卷、现场问答等方式现场了解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或国际时事的观点和看法,要求学生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思政课程体系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渠道,必须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创新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路径,不断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提升大学生履责能力和水平,推进社会责任教育从理论传输延伸到实践探索、由课堂教学拓展到社会生活,在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时代,承担新使命,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