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宽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制度的政治优势,其核心在于“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主要是指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握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总要求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要树立大人才观,即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支队伍,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把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吸纳和政治引领放在首要位置上,要引导各类人才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通过做好政策制定、力量整合、环境营造、服务创新等工作,形成宏观领导、具体放活的人才发展格局,真正实现“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1]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党管人才是“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通过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做好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有利于帮助高层次人才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指导行动,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加强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担负起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能够为培养适合国家和民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正确的政治导向和组织保障。因此,党管人才是当前高校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聚集地,是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领域。重视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党建工作,加大培养和发展的力度,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既可以为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发挥人才党员的优势和示范作用,又有利于引领、带动广大教师党员和教师党支部在深化高校内涵式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这也有利于推动高层次人才自身长远发展。
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既要重视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科技创造力,又要提升他们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办学理念的认同感,鼓励他们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当好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强化他们在建设高水平大学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自觉为学校建设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从而成长为又红又专、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3]。”党管人才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把党内外和国内外的“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既是爱才的体现,又是我国兴才、聚才的制度保障。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工作原则,能够引导人才管理工作者形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校园氛围,为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提供优质环境,从而为人才强校、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思想保障。同时,通过开展党管人才工作,既能够确保各级党委实现对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动态管理与科学调整,还能够确保各级党委将人才工作方针与国家大政方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高校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方面的核心作用,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提供组织保障。高校通过扎实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真正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提供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随着党管人才原则的逐步确立和贯彻,近年来,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在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高校党建工作仍普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中党员数量较少、入党愿望不强烈、参政议政热情不高以及高层次人才党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模范引领作用等问题。因此,深入剖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切实改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必要前提。
首先,相当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对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学校及基层党组织更关注的是高层次人才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果成绩,而没有将对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上的引领和解决高层次人才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和困惑放到重要位置上,从而导致党组织缺乏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层次人才加入高校党组织的积极性。加上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缺乏主动意识,存在应付心理,工作不够扎实和深入。针对高层次人才开展的党建工作往往集中于提供各种外围服务或物质投入,而没有凸显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意识提升等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其次,高校基层党组织对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创新意识不够。高层次人才普遍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民主意识,对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内外形势更加关心,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开展相关党建工作,而不是简单地传达文件、组织政治学习会等。要将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将解决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上的问题与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有机结合起来,要将上级党组织对高层次人才的关心嘱托与所下达的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创新化,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高校基层党组织对高层次人才党员作用发挥力度还不够。一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出高层次党员人才资源在高校高层次人才群体中的示范性和影响力。由于高层次党员人才和非党员人才在高校各方面工作中的区别不大,因此,没有树立起高层次党员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导致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带动效应也较差。另一方面,高层次党员人才在高校整体发展中的政治影响力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高层次党员人才更多的是因为突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业绩而受到学校和其他教师、学生的尊敬,而对这些成绩背后所凝结和体现的高层次党员人才的坚定政治信仰、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严谨治学精神却常常被淡化或忽视,这就使得高层次党员人才的先进性价值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首先,有些高校高层次人才对自身的政治要求不高。高层次人才普遍接受了较高层次的教育,在事业上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较强的进取心,他们通常把取得更大的科技突破、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作为最大的价值追求,甚至有些高层次人才片面地认为“科学无国界”,所以自己也无须有什么政治信仰,只要能够为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出贡献就可以了,缺乏政治追求。其次,高校部分高层次人才忙于应对工作压力、缺乏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正确认识。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层次人才在高校承受着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造等多重压力。在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前,很少有人愿意在政治活动上投入大量的精力,甚至有人觉得参与党组织活动很占时间,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因此,他们对党的动态和各类活动关注不高,无暇顾及或是放松放弃了思想充电和政治学习,容易出现入党热情不高、对国情世情党情不关心、政治修养与专业修养不一致等问题。
结合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高校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围绕国家战略发展和高校事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的结合点,不断创新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路径,切实增强党组织对高层次人才的领导力和凝聚力。
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要立足于高校自身实际与队伍建设的需要,统筹谋划,制定措施,首先要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
由于高层次人才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和访学等活动比较多,因此,基层党组织要特别重视强化对他们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教育,引导他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增强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结合高层次人才的特殊性,创新多样化的党建工作形式,通过利用新媒体开展“学习强国”“微党课”学习、组织召开高层次党员人才主题报告会及模范党员座谈会等活动,以“网上网下”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党支部,经常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活动,比如在院校内面向大学生组织开展“高层次党员人才讲人生”等沙龙和分享活动,既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优势,更使得高层次人才在党建活动参与中得到理想信仰的升华、人生价值感与政治荣誉感的提高,达到思想政治上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通过建立党员红色教育基地、举办“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班”、组织高层次人才党建项目等主要载体和途径,形成对高层次人才强化政治引领的合力,切实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思想觉悟与政治意识,将自身成长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国家与民族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出高层次党员人才应有的、独特的政治先进性作用。
高校党委要重视在高层次人才中培养党员、在高层次党员人才中培养优秀党员,这是一项战略性工作。树立高层次党员人才标杆对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重视在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教学骨干等高层次人才中树立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使其他高层次人才和教师学生都能够真切感受到优秀典型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潜移默化的感召和带动。基层党组织还要配合学院做好人才的梯队建设,通过向高端人才老党员征询学校发展意见、邀请老党员担任青年人才的培养联系人等方式,让年轻的高层次人才充分感受到老党员为了国家和学校的发展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帮助年轻高层次人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引导青年人才在思想政治修养和业务修养上向榜样看齐。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对高层次党员人才优秀典型的帮扶和培育,在政治上、业务上都要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其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等,使得高层次优秀党员人才亮明身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先锋模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加入党组织中以促进党员队伍的进一步优化。学校党委要制定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的专项计划,重点发展青年高层次人才。为此,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高层次党员人才对青年人才在为人治学方面的政治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组织高层次党员人才与青年人才“一对一”结对子,通过共同的组织生活和业务工作,增强青年人才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着重培养青年人才的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搭建跨院系、跨学科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引导越来越多的青年高层次人才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到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就是要根据高校自身办学定位与人才队伍发展需求,形成高校党建工作引领高层次人才建设的工作格局。其要求是:建立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才中心、科研部门、教务部门、宣传部门等协同配合,二级党组织负责实施,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人才引进、人才选聘、课题申报、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等实际工作中,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规范要求放在人才工作的第一位。
高校党委要营造尊重人才、理解人才、关爱人才、扶持人才、感召人才的良好环境,搭建起聚才用才的组织平台,吸引优秀高层次人才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输送优秀新鲜血液;要通过设立高层次人才党建研究专题,经常走进高层次人才队伍,了解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寻求破解办法,给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校院两级党组织要坚持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建立与高层次人才沟通交流的通畅平台,通过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走访看望与专门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给予高层次人才足够的关怀与帮助,建立高层次人才问题研判机制和人才服务激励机制,把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带到人才工作第一线,提高高层次人才对学校整体发展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建立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和党员专家学者联系服务人才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听取人才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密切思想感情联系,从思想、工作、生活上指导和帮助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进步,拓宽党组织服务人才成长的渠道,为人才特别是青年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从而努力实现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发展的新局面,真正发挥出高层次人才在高校党建工作以及高校整体内涵式发展中的全方位引领作用,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稳步迈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