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19-03-15 14:07:03周心懿余丙炎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技能型经济社会安徽省

周心懿, 余丙炎

(1.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041;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41)

在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结构涉及到了人才培养体系内的各个环节,优质的人才培养结构需要形成与市场需求的良好衔接[1]。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院校技能人才教育关系密切,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进步,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制约着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两者相辅相成。因此,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布局调整,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以满足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2]这不仅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院校人才培养战略发展的需要。

一、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安徽省自2016年开始,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密切关注着省内的经济发展以及战略转型,紧紧围绕本省发展自上而下做好“绿色、协调、开放、创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推动安徽省经济协调发展。根据2017年经济统计报告,安徽省全年的GDP总值达2751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接近9%。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值为2612亿元,增幅达4%;第二产业增值为13487亿元,增幅接近9%;第三产业增值为11420亿元,增幅达10%。三产业结构达到了10:49:41。

由此可见,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已经由初期的“二一三”模式逐渐转变为了当今的“二三一”产业模式,而且“二三”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安徽省通过多年的产业布局,从初期的工业阶段逐步踏入中期阶段。如今,各种新兴领域的产业规模逐渐增大,比如信息传输行业、软件计算机行业、对外服务业以及公共设施业等得到迅速发展,其科技含量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安徽省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打造开放型的经济体制,拓展对内、对外的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教育、文化、医疗、汽车等领域的开放。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产业由传统型转为了多元型、创新型的新格局。

二、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安徽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适应新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比较匮乏,而人才又是推动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在“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的新型产业以及重大产业的年经济增长率高达20%,预示该类新产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在安徽省产业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下,提高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是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安徽省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重点,其中将积极推动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视为安徽省的重点任务。

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职业院校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需要担负起社会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对此,安徽省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方面为产业的成功转型提供保障,这不仅是安徽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整体经济进步的有效举措,具有自身和社会的双重意义。

三、当前安徽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安徽省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步伐无法跟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另外,安徽省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以及人才结构等多方面有着不合理的地方。

1.学科开设与社会经济产业细分不吻合

由于院校与企业及行业的交流不够,安徽省各大院校的学科建设相对市场需求而言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而且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较好的关联性。造成该种不利局面的主要原因为:首先,当前院校学科建设所需的绝大多数资源并不是来自区域经济及产业,这就造成了学科适应产业的麻痹性;其次,受限于国内教学机制的单一性,区域经济产业及行业参与教学的力度不够,无法达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校内资源的合理整合,从而无法实现产业和院校的双赢模式;最后,由于院校师资队伍的局限性,使得其学科建设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多元化和多维度的延伸。

2.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产业需求不相符

在安徽甚至全国的职业院校中,其专业的设置类别与其规模而言仅仅存在三种关联:一是专业的类别与专业总体量之间的比例关联;二是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总体量之间的比例关联;三是相同专业中不同人才培养层次之间的关联。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成为所考量的关联因素。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应该为院校专业的设置提供重要依据,而且为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多层次的标准和要求。然而,在当前的院校专业设置中,往往忽略了区域经济各个生产环节的真正人才需求,而是盲目跟风,以招生形势作为唯一判断标准,这样带来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尴尬局面。因此,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不能一味以招生数量作为开设专业的评价指标。

3.人才结构与社会经济产业布局不协调

据统计,当前安徽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比例严重失调,在数量上和层次方面均不能满足当前产业布局的需要。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作为省会城市,在技能型人才比例方面,高级、中级、初级技能人才比例虽然有了改善,但依然为10:38:52,高级及以上技术人才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在高级技能人才中,高级技师所占比例不足10%,与发达国家15:50:35的技能人才比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安徽省人社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安徽省的高技能型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以及第二产业,而当前紧缺的环保、医药及新能源等领域技能型人才极为匮乏,新产业缺乏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必将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步伐,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

1.优化专业框架,做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

首先,专业布局应以安徽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据,合理规划和统筹各个院校的专业设置,形成专业与产业的无缝对接,重点侧重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打造具有品牌化和特色化的专业。其次,形成规范的人才需求预测、专业预警及就业分析机制,定期开展对专业与产业结构适应度评价,避免专业设置偏离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确保院校专业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最后,从全省出发,合理优化院校的专业结构布局。根据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层次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以及中职学校应当调整结构布局,结合自身院校层次和市场人才需求结构,制定符合院校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防范应用型本科、高职及中职学校之间的层次混淆和就业冲突。除此之外,三者还要形成良好的衔接机制,为3+2或3+4学制打下良好基础。

2.改善层次结构,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效果

一方面,加大安徽省职业教育的办学力度,扩大中、高职的办学规模,促进职业教育稳步提升,确保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数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3+2、3+4办学模式。中职教育在夯实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就业和升学做好选择性课程建设。高职教育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理论课程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素质。应用型本科教育要积极开展校企联合、顶岗实习,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此外,政府应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深入融合,尝试将职业素质教育纳入到中学课堂和教学计划中,通过开设劳动课堂以及职业规划教育的方式,将职业教育的课程融入其中,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对未来职业的理解,针对特定群体搭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桥梁”,通过“学分互换”机制,促进职普教育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好铺垫。

3.拓展办学途径,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元化培养

首先,制定“以人才培养院校为首,实现产业行业资源共享”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现状,由政府等相关部门牵头构建院校、行业企业、园区等共同参与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完成对人才紧缺行业的全覆盖[3]。这不仅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同时还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校企实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搭建了良好的互助平台,将有效促进产业链和技能人才培养链的衔接。其次,大力鼓励企业、行业等参与到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形式促进校企之间的融合,通过企业办学、联合办学、开放办学等方式积极吸引企业走进校园。最后,扶持安徽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进行某些专业课程的共同开发和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有效缩短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周期。

4.整合布局,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精度

一方面,安徽省职业教育应当在当前资源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联合、共建或者合并的形式优化整合,将安徽省各地的中职、技校以及培训机构等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扭转以往职业教育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在整体统一布局的基础上,各个职业院校以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发挥主导专业、特色专业的优势,实现专业聚合,有效改变传统职业教育重复、泛滥以及资源浪费的现状,形成以优势专业为导向的定向招生制度。[4]同时,在专业聚合的前提下,注重打造区域品牌专业、品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职业院校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技能型经济社会安徽省
成长相册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7期)2021-03-23 08:49:18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5期)2021-03-11 12:08:54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2期)2021-03-03 09:27:00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中国市场(2016年12期)2016-05-17 05:10:01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中国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36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