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洁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引言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具有红色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体现, 亦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 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研究红旗渠精神的红色文化价值, 探索在当代条件下的有效传承路径,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1]红旗渠精神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它告诉我们, 今天要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就不能不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改造, 乃至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改造作为重要的起点, 就不能不强调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基因在助推中国腾飞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2]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红旗渠精神”的前沿热点,把握国内学者对“红旗渠精神”的研究方向,了解“红旗渠精神”研究的前沿动态,对促进“红旗渠精神”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CiteSpaceⅢ可视化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借助CNKI中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科研成果、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发展态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旗渠精神”研究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为全面把握“红旗渠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传承提供参考依据。
1.数据来源
国内研究资料所需的文献样本是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NKI)获得[3]。本研究通过期刊选择高级检索主题词“红旗渠”和“精神”或者“红旗渠精神”,设置时间区间为1991-2017年,文献来源为通过对SCI、E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SCI期刊进行筛选,共检索出国内文献492篇。其中,核心期刊73篇、CSSCI 30篇,检索时间为2018年11月11日[4]。具体数据来源及相关设置如表1所示。同时,从样本文献中提取除摘要以外的全部信息并保存为TXT纯文本格式,文件名设置为“download_hongqiqujingshen.txt”,以便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表1 数据来源及相关设置
2.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研究涉及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是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其基本原理是知识单位( 科学文献、科学家、关键词等) 的相似性分析及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技术绘制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图谱[5]。
1.“红旗渠精神”文献趋势分析
首先用Cite SpaceⅢ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识别并显示“红旗渠精神”文献研究中的热点和趋势,再分析研究热点与时代背景的关联性。普赖斯指出文献是按照指数增长规律增长的[6]。本研究在进行关联性分析时,将时间区间分为三个阶段:1991-1999年、2000-2013年、2014-2018年。通过期刊高级检索主题词为“红旗渠”&“精神”或“红旗渠精神”,将文献按年进行统计分析(图1)。
图1 1991-2018“红旗渠精神”研究年发文量
2.“红旗渠精神”研究的主题分析
将1991-2018年包括“红旗渠精神”关键词的文献数量作为数据导入excel,制作出表2和图2。
表2红旗渠精神文献关键词词频表(前20位)
序号频次中心性关键词11251.13红旗渠精神2360.42红旗渠380.23林州市470.06时代价值560.02民族精神650.04大学生750.03艰苦创业840.08红旗渠志940太行山1130企业管理1030.01共产党人1230.02当代价值1330.04中国梦1430.03党的建设1530.01民间文学1630.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720.01权利主体1820红色文化资源1920.03精神丰碑2020现实意义
图2中每个圆圈即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某一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则圆圈的直径以及节点与标注词的字体就越大,其在该领域的研究热度也就越高。网络中共有Nodes(节点)=242个,Links(连线)=255条,Density(网络密度)=0.0087,网络较为稀疏,说明近30年红旗渠精神研究内容在相对集中的同时出现分散的现象较为严重。图2中“红旗渠精神”[7]这个核心关键词节点是最大的,结合数据来看,以“红旗渠”为关键词的文献占了总文献数量的22.27%,占比超过1/5,其次分别为“民族精神”[8]、“林州市”[9]和“时代价值”[10]。所以,可以将这些出现频率很高的关键词作为热点,来研究当时时代背景中出现了何种事件才催生了这些热点的出现。从图2中可以看出,连结“民族精神”“大学生”“艰苦创业”和“共产党人”的连线颜色多数为暖色,就可以判断这三个与“红旗渠精神”相关热点词语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例如包含“中国梦”这个关键词的“红旗渠精神”文献数量在2010年之后才逐步有所提升。
图2 “红旗渠精神”研究关键词总图[注]连接节点线段颜色的不同代表了节点出现时间的不同,色温越冷代表出现时间越早,色温越暖代表出现时间越晚;节点又代表着不同的热点,可以根据连接热点的线段颜色作为阶段研究的依据;节点中心度是指其所在网络中通过该点的任意最短路径的条数,是网络中节点在整体网络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中心度大的节点相对地容易成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对知识群C1、知识群C2和知识群C3的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红旗渠精神”的高频热点词逐渐由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林州市、时代价值、民族精神、大学生、艰苦创业、红旗渠志、太行山、共产党人等逐步向企业管理、当代价值、中国梦、党的建设、民间文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权利主体、红色文化资源、精神丰碑、现实意义转变,这个变化特点表明了红旗渠精神研究方向的转变,存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根本宗旨、基本目标,但是三者各具不同的学术特色又有机结合。“红旗渠精神”拥有丰富而又厚重、值得延展于广阔时空的因子。每一种精神创造都有其特定的价值, 但其发挥的空间并不相同,只有内含丰富、精神品质厚重者才拥有广阔的空间。红旗渠精神是伟大的、闪光的, 是跨越时空、散发永恒魅力的人类精神高地, 感动了安阳, 感动了河南, 感动了全国, 具有深远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视域决定了曾经的意义,以现代视域研究红旗渠精神符合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
3.“红旗渠精神”研究主题的时区分布
在CitespaceⅢ中,以关键词为分析对象,以一年为一个分割点,阈值设置为(2,2,20)(4,3,20)(3,3,20),将网络节点设置为Keyword,显示类型设置为“time zone”进行分析,得到图谱后选择timezone(时区)。对图谱中不同年代分布关键词的字体和图的大小进行调整,如图3所示:时区分布图谱由时区的条形区域组成,以年为分割线呈现了研究热点的历时演变,以坐标轴的形式排列,将时区分布按照时间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排序,可以看到1991年以来“红旗渠精神”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前沿热点之间联系紧密。
图3 “红旗渠精神”研究主题时区分布
图3中的关键词词汇和图下方的年代相互照应。不同时区分布的关键词能够反映出不同年代红旗渠精神研究的主题和热点,以及整个研究历程中研究主题的演变。
在1986-1995年这个时区内主要分布的关键词有: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林州市、红旗渠志等。在这个时区内研究的主题将红旗渠精神归结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延续和实践。
在1996-2005年这一时区分布的关键词有:时代价值、民族精神、艰苦创业、共产党人、河南省、党的建设、红色文化资源等。这些词虽然揭示出存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根本宗旨、基本目标,但是三者各具不同的学术特色,在总体特点、针对的问题和提问方式、基本原则的二级范式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三种研究方式各有其独立的学术价值,对红旗渠精神研究都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
在2006-2018年这一时区分布的主要关键词有大学生、太行山、当代价值、中国梦、精神丰碑、现实意义等。在这个时区内研究的主题除“红旗渠精神”之外,不以范畴为中心,而是要直接面对新时代的生活经验,把观念置入具体的背景中去理解;或者更进一步,从现实的生活经验中,发掘未经明言而隐含其中的思想观念,进行有深度的当代反思。近些年的研究主题更加具体,不同媒体、不同科研平台对“红旗渠精神”的研究日渐深化。
在这492篇文献中,学界对“红旗渠精神”的研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关于研究的具体内容及其前沿动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红旗渠精神”文献从2014年开始呈现爆发增长趋势,研究广度拓宽,深度增加。
2.“红旗渠精神”研究每一个热点的出现并不是学者的一时冲动,而是与所处时代和事件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当出现较为重大的政策颁布,一定会引起学者的研究兴趣,从而引发研究热潮。
3.“红旗渠精神”研究主题呈现出从外部表现到内部拓展的发展模式,近些年的研究主题更加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