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中的素材搜集与案例编写

2019-03-15 12:33:44周立民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毒品案例情境

周立民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刑事司法系,浙江 杭州 310018)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关键是确保毒品预防知识入耳、入脑、入心,实现单纯知识灌输向态度培养、技能训练的转变。[1]案例教学由于案例的真实性、学习的自主性等特点,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毒品的正确态度。 然而,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被置于禁毒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今天,案例教学在毒品预防教育中的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这与当前对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的研究非常薄弱有关。 为此,本文拟对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一、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的概念与现状

(一)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案例,然而教学案例与例子、普通案例有明显的区别:教学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这是例子,例子可以虚构),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这是普通案例,普通案例必须真实),而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而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 一般而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真实性。 案例来自现实生活,不是凭一般性的经验或个人主观意志虚构出来的故事。 第二,典型性。案例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代表着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第三,完整性。 案例情节完整,内容丰富,并含有一些复杂、冲突的元素;第四,启发性。 案例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能够引人思考,进而理解教学内容。[2]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 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深入讨论等形式, 从而提高学生在面临复杂教育情境时决策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简言之,案例教学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是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一种启发式、参与式教学。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

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涉毒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具体的涉毒情境中,通过互动、对话、讨论等多种形式,从而提高学生拒毒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毒品预防教育教学案例中一般都含有某教育问题或困境,这些问题或困境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启发学生思考。 这是一个角色转变、换位思考、情景体验的过程。学生一旦在社会中遇到相似的涉毒情境,在案例教学中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就能够发生迁移,帮助学生拒绝毒品。

(二)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的现状

当前毒品预防教育中案例运用的现状是在毒品预防教育中,教师都会讲一些吸毒害人害己、肇事肇祸的典型案例,有的还会播放一些案例视频,寄希望于学生能够因此认识到吸毒的危害、 从而自觉远离毒品,但是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其原因在于这种举例子或讲故事的“举例教学”虽然比恐吓式教学有所进步,但仍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听完课(看完视频)后只是暂时被“吓住”,却没有从内心上认同教师宣讲的吸毒有害, 一旦面临同伴的吸毒诱惑,难免产生怀疑,最终可能在将信将疑中尝试第一口毒品。

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举例子或讲故事,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要求教师在讨论互动之中引导学生自我思考,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起步较晚、运用不足,绝大多数仍处于自行摸索阶段,开展水平和程度参差不齐, 这限制了案例教学在毒品预防教育中的运用与推广。究其原因,一是多数学校对毒品预防教育和案例教学重视不够; 二是多数教师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开展案例教学; 三是教学案例采集和编写滞后, 可用的教学案例数量和质量远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这其中,教学案例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教学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如果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学案例,即使教师愿意开展案例教学,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学案例的编写是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推广和应用的关键。

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然而,很多已有的案例并不符合教学案例的要求。 例如,《中学生物学》上的“‘拒绝毒品’教学案例”和《科技创新导报》上的“毒品预防教育教学案例”两文的标题中虽然都有“教学案例”四个字,但实际内容却是授课大纲和教学资料的拼凑, 在形式上都不符合教学案例的要求;[3-4]而《汽车与安全》上的“毒驾典型案例、危害及处罚”一文中的案例其实是事例。[5]还有一些案例甚至是直接从互联网中复制、粘贴而来,没有核实情况, 不仅内容残缺不全, 而且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因而不符合教学案例的要求。 此外,目前关于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的研究也非常薄弱。检索CNKI等数据库发现,仅有极少数相关文献报道,且相关研究并不深入。 罗洁颖简要概述了案例教学法在禁毒防艾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实施步骤、改进建议等,[6]黄剑涛认为毒品预防教育课堂教学可配合使用案例教学法, 并就案例选择的注意事项谈了五点看法,[7]笔者曾对话语批判视角下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的流程进行了初步探讨,[8]以上研究都没有涉及素材搜集和案例编写。

二、毒品预防教育案例素材搜集与整理

搜集素材是编写案例的前提性、基础性的工作。高质量的案例需要有充足、详实的素材。 实践表明,开发一个优秀案例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往往用于前期的素材收集,而不是后期的案例编写。

(一)案例素材搜集

毒品预防教育案例素材一般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通过对吸毒人员的实际调查, 搜集相关案例材料,获得第一手素材。二是通过搜集公开渠道的文献资料、媒体报道,获得第二手素材。

访谈法是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访谈法通过面对面、 有目的的交谈, 获得第一手案例材料,再通过加工整理,编辑成为教学案例。 访谈调查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是拟定调查提纲。根据编写案例的具体需要拟定详细的调查提纲。 第二步是联系调查机构或调查对象。 自愿戒毒机构和强制隔离戒毒机构中的对象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中,一旦获得许可进入这些机构, 容易在众多的人群中找到愿意接受访谈的对象。 隐性吸毒人员、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处于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事先联系获得许可。 吸毒人员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不愿意、不习惯对外透露自己的吸毒经历, 所以必须向调查对象坦诚地说明意图,耐心解释调查的意义和目的,努力寻求对方的理解与合作。 调查者应该使调查对象意识到,案例调查是双赢的,可以帮助对方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吸毒问题。 第三步是正式访谈。 根据调查提纲, 对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访谈时做简单记录,同时做好录音,获取真实鲜活的第一手素材。 在访谈中,不仅要记录案例发生发展的过程,还要留心受访者在案例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等细节。

对涉毒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和评论的网络媒体是毒品预防教育案例素材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网站是重要的传统网络媒体,“杜新忠戒毒网” 于2016 年10 月13 日发布的“我的前男友是吸毒者 (真实经历)”是一个典型的吸食冰毒后“性情大变”的案例素材。微信公众号是重要的新兴网络媒体,“中国禁毒”公众号于2019 年5 月18 日发布的“禁毒故事:女儿写给吸毒妈妈的信,读完我哭了”是一个典型的“吸毒毁家”的案例素材。 在搜集网络资料时,资料不宜过于陈旧,以免让学生感觉这些事件距离自己很远,应尽量选择近几年发生的典型事件, 以增强案例教学的说服力。

除了搜集文字素材外,不要忽略视频素材。与文字相比,视频用动态的文字、声音、图片和影像等来展示案例,因而能够直观、客观地再现案例发生的社会背景、时空场域,创造出一种类似现实的情景,有利于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从而便于案例教学的开展。电视节目是视频案例素材的重要来源,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一线”栏目于2017 年3月2 日播出的“女大学生的忏悔”节目是一个典型的在校大学生“以贩养吸”的案例素材。 此外,还可以在腾讯、爱奇艺、搜狐等视频软件中,以“禁毒”“吸毒”“贩毒”“戒毒”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筛选视频。 如果检索所得的视频与教学目标和设计的吻合度不高, 还可以通过对视频进行剪辑以增强视频案例的针对性。

目前, 多数教师是通过公开渠道的文献和新闻报道获取案例素材。这种方式虽然便利,但是获取的资料却有明显的不足。第一,很多细节或内容已经被过滤掉了;第二,缺乏对于当事人面临处境的描绘和刻画,而这些信息是让学生转换角色所必须的。[9]而访谈调查法的成本虽然较高, 但却能够深入挖掘细节信息,因而编写的教学案例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例如,根据教学目标“批判毒品亚文化宣称的吸食冰毒不上瘾、可以提神、醒酒、解压、助性、减肥等”,调查者除了采集个案的基本信息外, 还应采集个案的整个吸毒经历, 尤其是当事人第一次吸毒前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吸毒的主观体验、第一次吸毒后对毒品的认识变化等, 这些细节信息能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利于学生深刻体验当事人的处境以及当时的情境。综合来看,访谈调查和媒体报道都各有其优劣,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合理获取案例素材。

(二)案例素材整理

通过搜集素材, 案例编写者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并非都可用或适用,这就需要对案例素材进行整理。 案例素材整理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搜集获得的案例素材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整理的步骤大致如下:第一步是对案例素材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检查、核对,这一步叫做“去伪存真”。 实地调研所得的素材的真实性高, 但网络搜索所得的素材有时真假难辨,需要核查。第二步是从原始案例素材中摘取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主要内容, 对材料进行简化,这一步叫做“去粗取精”。第三步是对案例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整理的目的是方便检索,便于教师找到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案例素材。

案例素材分类的方法有多种,根据素材类型,可以分为文本、图像、视频等;根据毒品种类,可以分为冰毒、麻古、海洛因、K 粉、大麻等;根据涉毒案件类型,可以分为吸毒、贩毒、制毒、种毒、戒毒等;根据吸毒原因,可以分为同伴影响、好奇心驱使、追求刺激、缓解压力、减肥等;根据涉毒人群的性别可以分为男性、女性,根据职业可以分为无业人员、学生、私营业主、公职人员等。根据每一个案例素材的关键词对其进行分类,必要时可以建设案例素材库。

三、毒品预防教育案例编写

(一)教学案例的要素和编写方法

研究表明,教学案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要素。[10]一是人物。案例人物要与教学对象相吻合。例如对大学生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案例当事人最好是在校大学生。 二是故事。 故事是围绕人物活动展开的描述。毒品预防教育案例要围绕当事人与吸毒者交往、初次吸毒、吸毒成瘾、戒毒等故事展开描述。 三是矛盾问题。 矛盾问题具有冲突性,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毒品预防教育案例设定的矛盾问题可以是当事人在尝试第一口毒品前的犹豫, 现场同伴的引诱和激将等。 四是真实情境。 在真实情境的氛围下,营造当前面临的一些困境, 并以需求解决此种困境的方案作为讨论的重点,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五是解决办法。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找到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 把成功的拒毒经验应用到以后的真实情境中。

案例素材的搜集和整理为编写案例做了准备。案例编写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写作构思,确定写作框架,这一过程需要确定案例的逻辑结构、问题设计及详略取舍等。第二步是撰写初稿,根据写作框架,将前期搜集的素材进行巧妙设计和编写。第三步是修改完善,首先由案例编写者自己修改,然后交由其他专家评阅。 案例编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完成的工作,因此有必要组成一个小型团队,团队成员可以包括两到三名教师、数名学生。

(二)教学案例编写举例

教学案例的基本格式是由标题、 篇首注释、正文、脚注、结尾、附录等要素组成。 限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对正文部分的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和问题设计进行探讨。 以下四个教学案例的最终教学目的相同——使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成瘾及危害、 从而坚决拒绝第一口,但是四个案例选定的角度、设计的问题却不相同。

【案例一】

案例素材来源于笔者已发表的调查论文 “一例冰毒吸食者吸毒经历调查”。[11]这是一个家庭幸福、 工作稳定却未能经受住朋友引诱而吸食毒品的案例。

标题:拒绝第一口毒品

学习目标:1.学会拒绝第一口毒品;2.理解吸毒成瘾的过程性,深刻认识吸毒的危害。

学习内容:1. 群体情境下如何拒绝来自同伴的吸毒邀请? 2.如何正确看待冰毒的成瘾及危害?

问题1-4:

1.甲是在什么情况下尝试了第一口毒品?

2.同伴是怎么引诱甲吸毒的?

3.甲为什么没有拒绝?

4.如果你是甲,在当时的情形下,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如果拒绝,你会如何拒绝?

问题1-4 的设计意图如下:(1)第一次吸毒情境特征:通常是多人,以两三人最为常见;(2)常见的吸毒引诱话语:解酒、不上瘾;(3)第一次吸毒原因:好奇心驱使、同伴压力;(4)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问题5-9:

5.甲一次吸毒就上瘾了吗?

6.甲为何会第二次吸食毒品?

7.甲的吸毒频率是怎么变化的?

8.你觉得吸毒的剂量、频率可以人为控制吗?

9.吸毒对甲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问题5-9 的设计意图如下:(5) 成瘾是一个过程,一次吸毒不会上瘾,但是人的本能决定了绝大多数人在尝试过一次毒品之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6)第二次吸毒原因:打消了对冰毒成瘾及危害的疑虑, 冰毒的兴奋作用;(7)吸毒成瘾的发展过程: 偶尔吸毒→规律性吸毒→强迫性吸毒;[12](8)吸毒成瘾最典型的特征是明知有害但不可控制;(9)吸毒的危害:损害身心健康,并对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案例二】

案例素材来源于“社工客”公众号于2019 年1月11 日发布的“从瘾君子到禁毒社工,他都经历了什么”。这是一个戒毒人员经受住高危复吸情境考验的成功案例。

标题:毒瘾真的难戒,请你拒绝第一口

学习目标:1.充分认识心瘾难除这一客观事实,坚定拒绝第一口毒品的意志;2. 知道国家对吸毒人员的管控措施。

学习内容:1.复吸高危情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什么是吸毒人员动态管控?

问题1-5:

1. 黄永强出戒毒所后遭遇了哪些复吸高危情境?

2.黄永强遇到高危情境时本能的身心反应是什么样?

3.黄永强是如何应对高危情境的?

4.如果黄永强应对失败,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5. 黄永强的经历告诉尚未染毒的我们什么道理?

问题1-5 的设计意图如下:(1) 复吸高危情境;(2)心瘾发作的表现;(3)应对高危情境的方法;(4)复吸的原因;(5)心瘾难除,因此千万不要尝试第一口毒品。

问题6-9:

6.黄永强刷身份证为何会触发警报?

7.在哪些情况下,戒毒人员刷身份证会触发警报?

8.黄永强刷身份证触发警报后,警察是怎么处置的?

9.如果你是戒毒人员,请试想一下三年的动态管控可能会给你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问题6-9 的设计意图如下:(6)公安机关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并依法实行动态管控, 黄永强是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个人信息被录入“吸毒人员网上动态管控预警系统”;(7)处于动态管控中的吸毒人员,住宾馆、 乘火车、 银行办业务等凡是需要使用身份证的,都会联网自动触发预警系统;(8)公安机关会上门进行尿检,确证其是否有吸毒行为;(9)动态管控是隐形的枷锁。

【案例三】

案例素材来源于“毒言毒语”公众号于2018 年11 月23 日发布的“从赌徒到毒鬼,拆二代的自毁之路”。 这是一个在赌场受骗染上毒瘾的案例。

标题:拒绝毒品诱惑,远离狐朋狗友

学习目标:1.深刻认识吸毒的危害;2.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远离狐朋狗友。

学习内容:1.如何深刻认识冰毒的危害? 2.如何正确交友?

问题1-4:

1.在吸毒之前,老邓的社会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2.老邓是在什么情况下尝试了第一口毒品?

3.老邓第一次吸毒的主观体验是什么?

4.如果你是老邓,面对未知的“提神物”,在当时的情形下,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问题1-4 的设计意图如下:(1)多数青少年在吸毒之前,沉迷娱乐场所,结交街头社会朋友;[13](2)提神醒脑是常见的吸毒引诱话语之一;(3)正视毒品的药理作用,科学批判毒品亚文化;(4)在情况未明时如何拒绝诱惑,避免因受骗而吸毒。

问题5-8:

5.被家人发现吸毒之后,老邓发誓不再吸毒,很长一段时间在家待着, 这说明他已经完全戒掉毒品了吗?

6.老邓外出在超市重新遇到忠哥,本已借口家里有事离开,为何又去了赌场?

7.老邓复吸之后,他的心理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

8.老邓最后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问题5-8 的设计意图如下:(5)毒瘾难戒,戒毒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时刻警惕复吸危险;(6)如何应对复吸高危情境;(7)吸毒对人的影响:性情大变,思维偏执,行为冲动;(8)吸毒的巨大危害通常在吸毒后期才会被人深刻认识到, 凸显出坚决拒绝第一口的重要性。

【案例四】

案例素材来源于“毒言毒语”公众号于2019 年6 月20 日发布的“吸毒、做‘冰妹’、得艾滋病,我把自己的人生彻底毁了”。这是一个女性“以淫养吸”最终感染艾滋病的案例。

标题:“以淫养吸”感染艾滋

学习目标:1.了解“冰妹”群体;2.知道吸毒之后的性淫乱行为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学习内容:1.什么是“以淫养吸”? 2.吸食合成毒品和感染艾滋病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1-4:

1.小艾是怎么走上吸毒道路的?

2.为何小艾隐隐约约知道健哥让她吸的不是好东西,却没经得住劝说而吸了第一口毒品?

3. 在小艾尝试了一口不想继续吸的情况下,健哥是怎么让小艾彻底放弃内心对毒品的抵抗的?

4.小艾被引诱吸毒的经历告诉尚未染毒的我们什么道理?

问题1-4 的设计意图如下:(1)交友不慎。 在交往甚密的人中若有一个人吸毒, 则往往容易受到感染而吸毒;(2)初次吸毒原因:好奇心驱使、同伴引诱等;(3)同伴压力是初次吸毒的重要原因;(4)谨慎交友,远离狐朋狗友。

5.健哥先是免费让小艾吸毒,一段时间后又说不能一直白吸,让她用身体换毒品,这说明了什么?

6.为何吸毒圈子里的女性会接受聚众淫乱?

7.吸毒聚会中男性不采取安全措施会导致什么后果?

8.小艾确证艾滋病后,继续“冰妹”生涯,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问题5-8 的设计意图如下:(5)吸贩毒分子引诱他人吸毒的伎俩之一是邀请免费尝试;(6)女性一旦吸毒成瘾,大多会走上“以淫养吸”之路;(7)导致女性感染艾滋病等性病,小艾就是受害者;(8)继续传播艾滋病。 合成毒品滥用行为与艾滋病风险之间的重要关联途径主要是性传播。

上述四个案例具有一些共同特点:第一,案例完整,信息量丰富,可供学生深入分析。 无论是实地访谈还是媒体报道,文字记述都比较深入。 第二,案例埋伏的问题比较多, 使得学生有比较大的思考和讨论空间。 例如,案例一问题6:在第一次吸毒体验与官方宣传的不一样的情况下, 是选择相信自己的亲身体验, 继续尝试第二次, 还是选择相信官方的宣传,停止尝试毒品? 第三,与毒品预防教育知识直接呼应,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例如案例二、案例四分别为学生理解“心瘾”、“同伴压力”提供了案例背景。当然,以上几个案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可能存在不足, 需要积极听取学生及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加以完善。

四、结语

毒品预防教育案例教学的开展和有效推进离不开优质的案例。 在毒品预防教育案例素材搜集过程中,笔者有一些个人感悟:媒体报道素材获取方便,几乎是零成本,可以作为优先选择。调查访谈的成本较高,但能获得详细、可靠的信息,也应合理利用。在案例编写过程中,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第一,始终紧扣教学目标,以学生拒毒能力培养为本位。 第二,务求真实, 以第三方的形式真实地记述案例, 不虚构、不夸大。第三,不要平铺直叙,设置多个开放性或冲突性的问题,增加案例的故事性、可读性。

猜你喜欢
毒品案例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销毁毒品
环球时报(2022-12-19)2022-12-19 17:16:30
不同情境中的水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火烧毒品
南方周末(2019-06-27)2019-06-27 19:47:54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