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春萍,张 娜,许起鹏,袁学青,胡贤满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人才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日益变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以“能力为导向”的HAY(合益集团)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已进化为基于价值的Lominger能力素质架构体系,这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国内有部分学者已涉猎此项研究,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王梁宇认为高等学校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承担着培养公民创新能力和素质的重任[1];王日宏等认为人才培养中要着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尤其强调创新精神和后续发展潜力的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个性和人格健全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
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追求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呈现“能力本位”与“人本导向”的二元取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的主导理念,强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培养;“人本导向”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倡导高职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狭隘的“能力教育”,应该实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统一。刘军华认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人文素养、思维方式及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3]。张娜等指出职业院校管理类毕业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应该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硬技能进行协调、控制、管理等软技能性工作[4]。因此,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能力素质培养和文化育人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高职教育实践过程中,对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已逐渐形成共识,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院校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待解决。
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许多高校未能做好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造成专业建设缺乏特点,甚至与本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同质化的趋势,人才培养脉络不清,造成学生学习目标、职业发展定位等存在严重的盲从性,最终引起学习成长的困惑,贻误培养职业能力的最佳阶段。在现行学校管理模式下的管理类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建设对社会人才需求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的洞察力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需求差距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则是专业建设弹性不足,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缓慢,难以把握市场脉动并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方案。管理类专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缺乏特色、脉络不清是制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瓶颈。
师资力量薄弱是管理类专业建设过程中一大障碍,特别是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的管理实践经验,造成专业教学只能“从理论到理论”,难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专业教学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由于院校教学团队拓建途径单一且企业实践、生产培训等师资建设力度有限,造成一些教师空有理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度比较弱,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造成教学效果不如预期。师资水平有限,导致目前很多院校未能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依然沿用老办法,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在陈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是学生对就业岗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业技能严重不足;学生就业后的职业生涯缺乏韧性,学校培养出来的软硬技能难以支撑学生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目前,管理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是课堂讲授理论多,学生实操能力差,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仍有很大缺失。高职院校相对比较封闭,基本施行“关门办学,闭门教书”,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具体到教学中主要体现在重理论、少实践,直接导致该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岗位能力需求,软技能培养缺失是造成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中期以后缺乏职业韧性的重要原因。
二元取向下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核心是追求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在现代社会发展、经济高度融合、分工细化的大趋势下,管理类岗位职责不断细化,岗位间协作、轮岗以及团队合作等也对员工的岗位适应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类专业人才要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必须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更好的学习能力,通过搭建英语、计算机、管理等公共基础能力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让管理类专业学生有能力和自信来应对当前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复合程度提高的发展形势。
对管理类专业而言,通过管理知识的储备,在管理岗位中能够灵活运用管理技能解决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问题,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管理实践能力的主要体现。具体而言,管理实践能力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一是具备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须的基本技能,诸如管理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所处行业服务所需求的具体专业技能;二是具有基本职业素养完成职业岗位任务,诸如团队协作能力、业务营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个人承压能力等;三是具备岗位变动和职业环境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实践表明,管理类岗位能力需求,因为工作任务繁重,通常强调更好地沟通协调能力和更恰当的管理控制能力,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成功提供坚定的支撑。
实践表明,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突出“能力本位”,更要注重人的全面教育发展,凸显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一线管理技能人才的培养,应当要更加注重隐性的个体素质养成教育。因为劳动技能和管理实践能力是可通过经验积累和实践获得,但职业生涯成功在本质上依赖个体将技能转化为职业发展的内韧性,以坚定的职业毅力抵御各类诱惑、坚守职业准则。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这类个体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是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容易被忽略,但却是影响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核心要素。以二元取向的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应该要着力解决软技能、隐性素质的养成,引导学生建立以职业全生命周期成功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
“能力本位”与“人本导向”二元取向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追求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相结合的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式,对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均体现专业技能和个体软件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人才培养不仅着力于在校学习,更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成功,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养成,更重视影响学生职业成功的软技能的培养和教育,人才体系建设方向明确、特色鲜明。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注重引入外部教学资源,产学研紧密结合,校内学习必须与企业岗位实践相衔接,凸显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既懂理论知识,又能实践操作,还能思考研究,从而切实提升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满足市场对管理类人才“实用”“适用”和“好用”的需要。
二元取向下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将职业发展的软技能提升到与硬技能同样重要的高度,通过创新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隐性软技能的培养方法,主动引进行业文化和开放性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具有深刻企业内涵、行业特点和自有特色的专业文化氛围,发挥文化浸润作用。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专业文化浸润能够熟悉认同行业、企业文化,从而提升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快从学校到企业的身份转变速度,体现“人本导向”的人才培养作用。
专业文化建设应该要从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展开,硬件建设充分引进企业、行业资源,从教室到实训室均应该装饰装修、环境刻画等方面均以企业生产实际为模板,创造一个逼真的企业环境;软件环境主要是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体现职业特点,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均实现与企业生产无疑的环境中,以环境育人。通过专业文化建设创设一个企业生产管理环境,加深学生的专业认识,提升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内韧性。
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AR/VR未来仿真实验实训室、系统规划与仿真实习实训室等一系列技术先进的教学工具和软硬件设备,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法,尤其是增强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育,构建形成优势明显、特色显著的“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路径。
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在充分研究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的前提下,及时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实操练习,促使专业教学内容不断综合化、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做到时代性、先进性。努力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管理类专业人才专业技能培养路径,将“能力本位”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落到实地。
二元导向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每一位专业教师的每一节课程。人才培养体系的育人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每一教学环节对二元导向的贯彻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尤其是对二元导向的掌握、认同程度是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通过培训、企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队伍建设方法,让教师切实增强企业管理实践能力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在课堂教育中践行二元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以更开放的姿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主动引入外部资源,把企业经验引入课堂,打造一支结构多元化、能力素质多样化的师资队伍。以师资队伍水平的能力提升,打破学校和社会、企业之间的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