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2019-07-04 08:23穆琳洁
关键词:实验班跨文化交际

穆琳洁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推进,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接触的机会与日俱增。以职业发展为目的高职高专院校担负着往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重任,而且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职业人才被派往国外工作和生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够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保证交际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对外交流中能够用异文化成员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使我们的文化真正走出去。

然而,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加之学校又很少设置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课程,学生对文化学习缺乏兴趣,跨文化意识和交际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对跨文化交际充满了焦虑,甚至排斥。由于缺乏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即使身处跨文化交际的场合,高职高专学生常常不能摆脱中式思维的习惯,更无法准确地对交际对象的行为进行预测和判断,最终导致交际的误解,甚至是文化冲突[1],显然不能满足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鉴于此,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彻底转变思路,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切实纳入日常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了解相关文化差异,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文化敏感性以及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

本文采用教学实验的方法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对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旨在不断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社会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同时,本研究还能在情感上激发广大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积极钻研教法,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1 研究方法

1.1 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对象选取的是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临床专业学生。研究者随机抽取50名学生作为实验班,又随机抽取50名学生作为对照班。选取时兼顾到性别因素,两个班都是男生25名、女生25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两个班采用同种教材,即由林立主编、教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实用英语教程》。学期理论课时数均为38个,但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对于实验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进行文化导入学习,合理运用文化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及时布置相关文化作业和文学作品阅读等任务,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其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对照班,教师则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语法翻译法为主,注重词汇、句法等语言知识的讲解,着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1.2 实验目的

本研究旨在理解案例教学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为期半年的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交际层面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文化知识水平、对异文化的接纳和包容度、跨文化交际策略等方面。根据本次研究目的,实验前假设设置如下:

假设1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实验班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意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

假设2经过半年的案例教学实验,实验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在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调查中实验班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层面的平均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班。

1.3 实验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案例教学和传统语言教学。实验班教师在教学中密切关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实验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评估,然后利用Excel统计并比较两个班的相关数据,进而探讨案例教学法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此外,为了更好地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者在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对比评估的同时,又对参与案例教学实践的老师以及实验班的几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参与者的切身体会对本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也有着重大的参考意义。从而在定性和定量研究基础上,从整体上分析和探讨案例教学法对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

1.4 问卷及统计方法

问卷设计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而设计,共有20个选择题,其中7个题目涉及语言文化知识,7个有关于跨文化交际时的个人情感或态度,其余6个体现了跨文化交际实践或策略。为了方便实验结束后的统计,每个题目后有四个选项,按层级递进顺序排列,如不认同、有点认同、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该问卷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以及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的薄弱环节。

在数据统计阶段,四个阶梯式选项被分别赋予1、2、3、4的分值,如学生的答案是C,他的该题得分即为3。问卷包含20个题目,故满分为80。研究者借助Excel首先要统计该班学生每个题目的平均得分,其次统计得出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平均分值以及整个问卷的平均分值。然后将实验班问卷结果的各项平均值和对照班相应项目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运用T检验的方法来证明两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差异是否显著,进而评价和探讨案例教学法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具体作用。

1.5 实验过程

首先,实验前的准备,研究者要搜集国内外有关案例教学法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献资料,写出文献综述,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综合分析高职高专院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其次,结合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英语水平,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验班重点采用案例教学法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照班则不施加任何影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可。

再者,指定两名教学水平相当的教师分别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对实验班的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法、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等相关理论培训,让实验班教师熟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实施途径以及如何使文化案例与教材内容相互融合与补充。

最后,实验教学结束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比评估,对这两个班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两个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而评析案例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2 数据统计

在教学实验结束后以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是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构成要素设计,即认知、感情、行为。每题的A、B、C、D选项均按层级设计以方便统计,分值分别为1、2、3、4。问卷共20小题,满分80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4分,基本达到优秀,而对照班的均值仅为47分,处在不合格的水平。T检验结果也充分证明二者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充分说明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验,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整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问卷平均分对照表

为了进一步发现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方面表现的异同,研究者对问卷中认知、情感、行为相关项目得分的平均值又分别进行了统计(见表2)。统计发现,实验班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个层面均优于对照班,尤其在认知和情感这两个方面,实验班表现最佳,得分均在优秀以上。这表明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尤其在文化知识、文化意识方面提高明显。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和学习,实验班的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文化知识,在情感上可以做到欣然接纳和包容异文化,也更愿意与异文化成员接触和交流,面对交际的焦虑感显著降低。

纵向比较来看,实验班学生在行为层面的平均得分相对较低,但也基本合格,说明案例教学法对学生交际实践策略的提高幅度不大。但从横向比较,实验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水平比对照班还是明显略胜一筹。数据显示,对照班虽然在认知层面掌握了相对较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跨文化交际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得分却比较低,分别为15分和12分。这说明对照班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虽然也能掌握跨文化交际所需的一些语言文化知识,但由于跨文化意识不强、跨文化交际动机不足,交际中往往充斥着焦虑,无法准确预测异文化成员的行为,更缺乏有效的交际策略和技能。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各个层面平均分

3 结果探讨

实验前随机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整体实力相当,通过半年的案例教学实验,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明显领先于对照班,且差异显著。这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案例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文化敏感性以及积极的情感动机,改善和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

3.1 案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文化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把语言和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还能够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终促进其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2]。据实验班教师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生动而贴近生活的文化案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学习不是空洞的“纸上谈兵”,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其主动探究、查阅相关资料,思考案例中的文化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其对异文化成员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尤其是对于成绩中上等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本身就比较高,有趣的案例教学更能够大幅度提高其文化学习效果,从而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奠定认知基础,大大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困惑和误解。

3.2 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情感动机

与异文化成员进行接触时,往往存在两种不确定性,一是预测上的不确定性(predicative uncertainty),二是解释上的不确定性(explanatory uncertainty)。即我们对异文化成员的态度、情感、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面无法很好地预测和解释[3],因此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往往会伴随着焦虑、紧张和不安,甚至是心理上的排斥和不适应,严重的还会造成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文化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全球意识,认识到世界是多样的,文化是有差异的。透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很好地比较和发现异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不同,进而在情感上学会平等审视他文化,积极接纳和包容他文化。积极的情感可以大大降低跨文化交际时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增强人们与异文化成员交流的愿望和动力,从而有助于有效交际的顺利进行。实验表明,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学生从事跨文化交际的积极情感动机,提升了他们对待异文化的自我调适能力。

3.3 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

与传统模式下学生们被动接受语言文化信息相比,外语教学中文化案例的引入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源并不是语言知识的匮乏,而是由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造成的。而且,单纯的知识灌输往往忽视了文化语境,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及实践的机会,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思想僵化,不利于真正解决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国内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胡文仲先生曾指出,与英语本族语者进行直接口语接触和交流,或者通过直接接触方式学习他们的文化,是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4]。然而,在校的高职学生却很少有接触异文化的机会。教学实验证明,外语教学中生动详实、贴近生活的案例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使学生在案例思考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摩拳擦掌,以当事人的身份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积累实战经验,提升了自身处理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技能水平。

4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源于事实,注重在具体的交际情景让学生感悟和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研究发现,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从事跨文化交际的情感动机,如对异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自我调适能力等显著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和技能水平大幅提高。然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性尝试,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过程中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关注不够、师资水平不高、问卷设计不够合理等,未来研究还需要在诸多方面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实验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情景交际
行知实验班
交际羊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