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与重塑——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

2019-03-15 07:44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区幼儿园家长

刘 岩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影响人最深刻、最持久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只是家庭内部的家事,更是关系一个国家发展的国事。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等有关家庭教育的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表明家庭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尽管家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但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儿童留守在家,家庭教育问题众多,家庭教育质量无法得以保证。因此,对农村地区的家长开展及时有效、针对性强的家庭教育指导是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尤其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普通百姓家庭的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导将会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家庭教育指导的新样态。

一、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履职能力不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家庭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并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是被看成可有可无的事。在政府机构中既没有负责家庭教育的专门部门,更无管理家庭教育的专门人员,且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以妇联和教育部门为主,民政、关工委、共青团以及社区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但由于职责不清,缺乏协同,导致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妇联组织虽然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受自身性质的限制,工作开展得并不十分理想。而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多的是围绕学生和幼儿的学习,与孩子的成长需求相差较远,效果也不尽人意。虽然《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农村社区(村)达到80%”的目标,可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底,农村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288 499个,建设率为56%[1]。”可见,指导服务机构匮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家长态度不积极

家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教育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家长理应树立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个性,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环境,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性;要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积极与学校、社会沟通协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在农村,由于生活环境和家长教育层次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自身的教育责任认识不清,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教师的事。曾有人在小学和中学做过相关调查:“15.8%的四年级班主任和 14.4%的八年级班主任报告大部分家长(80% 以上)认为教育孩子全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这表明在班主任眼中,大部分家长存在教育责任主体认识不清的问题,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转交给学校和老师。”[2]与城市家长不同,大多数农村家长在“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学校和老师来教育他,孩子成不成才就在老师”这一观念的驱使下,对孩子实行的是放养式教育,既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也没有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方法,学习好是他们对孩子的唯一要求。他们想让孩子学好,但没有具体的行动,平时对孩子关注的更多是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情绪情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漠不关心。还有很多农村家长为了所谓的生计长期离开家庭,这造成隔代教养现象在农村更加普遍,家庭给予儿童的正面教育就更少。面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给予了重视,借助妇联、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但家长并不积极配合。

(三)指导内容与家长需求有较大差距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与家长需求的适切性是影响家庭教育指导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指导只有从家长的需求出发,满足家长家庭教育的需求,才会体现出其价值。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同于城市家庭,其主要根源在于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处于低发展水平。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往往将自己的角色仅定位为“养”,而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另外,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多数家长没有能力扮演家庭教育中应然的主体性角色,造成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缺位。有研究表明:“家长在家庭教育面临四大困难,依次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辅导孩子学习力不从心、太忙,没有时间、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农村父母遇到的困难比城市父母更为突出[3]”。可见,农村家长更需要有关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和儿童发展知识方面的指导。因此,具备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成长中的儿童个体、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是农村家长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的面向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并没有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基本上是面向城市家长培训内容的简单移植,没有体现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特殊性和地域性,指导的针对性不强,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低,效果可想而知。

(四)指导的形式和方法单一

有调查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长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机构和组织,排在前三位的是:教育部门的幼儿园和学校、妇联系统所办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免费的社会公益组织[3]。”这些机构和组织面向农村家长的指导多采取集体指导的形式,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讲座、报告是最常用的方法,虽有个别指导,也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随机交谈、家长到校访问,而个别咨询、家访等最受家长欢迎的个别指导形式开展得则很少。其实,在互联网技术大力普及的今天,农村家长更愿意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获得指导服务。这是因为农村家长整天为生计而忙碌,白天很难有相对空闲的时间来接受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只有到了晚上才可能利用劳动之余的碎片化时间来学习,而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由于便利、经济、快捷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家长的需要。再有,问题解决是影响农村家长选择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因素,集体指导的形式由于缺乏针对性,家长更希望多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希望能与指导者有充分的交流,通过家访、个别咨询和一对一的沟通指导,实现问题解决。

(五)指导者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自身的指导服务体系,她们更多的是接受所属市县妇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因此,与城市一样,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队伍主要由以下人员构成:学校(幼儿园)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妇联工作人员、志愿者和社工人员。在这些人员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她们的兼职工作。“有48.7%的机构无专职指导服务人员,且指导服务人员以”新手“居多。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管理者承担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工作年限不长,近60%不超过10年;指导者从业时间不超过6年的达71.3%。”[4]尽管她们的服务热情很高,但由于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员是非专业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因此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发展的后备力量严重匮乏,相关高校培养的专业化人才不仅数量少,而且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专业人才更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供血能力”明显不足。

二、农村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

(一)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

2011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是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家庭教育指导的提供主体必须是政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2015年出台的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2016年颁布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妇联、教育部门共同牵头,文明办、民政、文化、卫生计生、新闻出版广电、科协、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规划实施领导协调机制。”可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公共事业,政府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农村乡镇政府而言,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提高重视程度。农村乡镇政府要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制定特殊的政策和制度鼓励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购买一定的家庭教育服务产品。其次,健全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运行职责,建立乡镇妇联和教育部门共同牵头,民政、文化、卫生计生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幼儿园、社区及社会专门服务机构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合力作用。第三,提供经费保障。农村乡镇政府要将家庭教育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有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保证随着经济增长逐年提高;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对贫困乡村和贫困儿童家庭进行重点扶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儿童发展。第四,提供人员支持。部门缺失、人员乏力是当前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瓶颈,乡镇政府应该设置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具体规划和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保证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的落实。

(二)发挥学校(幼儿园)教师的主力军作用

2016年颁布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规定“各地教育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制订实施办法。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可见,学校(幼儿园)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是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力军。尤其在农村,受地域及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再加上社区教育能力极其有限,依托学校(幼儿园)和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发展的方向。为此,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幼儿园),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办好家长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幼儿园、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把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中,纳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纳入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纳入研究与督导评估中……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家庭教育指导、2次亲子实践活动;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长指导、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5]。”此外,根据农村学生家庭居住较偏远、分散、家长长年不在家或者家长到学校(幼儿园)不方便等特殊情况,也可以举办“流动家长学校”,教师走出去送教上门;第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尽管学校的教师都接受过专门的教育教学的训练,而且很多教师本身就是家长,但对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他们并非专业人员,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老教师都不同程度地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的知识,不可能很好地胜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对她们开展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化的培训师资引领她们在家庭教育指导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成熟。第三,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工作的积极性。教师本来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就很繁重,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无形中又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负担,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教师的待遇、评职晋级、工作时间上给予支持。

(三)探索适合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形式

在对农村家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最希望得到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依次是:如何让孩子爱学习、提高其学业成绩;教给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易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办法;对特殊家庭的特殊儿童如何指导、孩子的就业择业指导等等。可见,对学业成绩的追求依然是农村家长最关心的,在追求成绩的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品德、健康(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这是因为大多数农村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改变自身的命运,“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会好”的观念在农村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此外,渴望与孩子沟通,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学会处理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指导等也受到了家长的关注。与城市家长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业道路不同,农村家长比较关注孩子今后的就业问题。很多农村家长认为既然孩子成绩不好就没有必要非得让孩子在学校学习,打个工挣点钱能养活自己就行了。因此,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择业就业的选择就显得比较迫切。对农村家长而言,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集体指导形式并不受欢迎。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依托互联网拓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路径和渠道。如通过创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咨询平台,利用专题网站、电话、公众号、QQ群、微博、微信等渠道为家长提供方便。同时,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承担重要职责的学校(幼儿园)要充分重视家访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要价值。“农村学生家长普遍欢迎教师家访,对家访认同度更高。但是,农村家长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与教师沟通能力不足,在教育上配合教师力量也较弱,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抚养、寄养、托养现象普遍,致使教师家访功能与目标的实现受到较大影响[6]。”尽管如此,教师家访依然是提高家庭教育指导针对性的重要渠道。

(四)建立农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家庭教育指导既是一项教育工作,更是一项社会工作。教育部门和学校(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但只依靠教育部门和学校(幼儿园)这一单一的主体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成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构建家庭教育指导的社会支持系统,即实现支持主体的多元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不同的支持主体与家庭的社会关系不同,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不同,在提供指导的内容、途径等方式方面有所区别,有利于满足家庭教育的个性需求[7]。”鉴于我国目前农村地区社区组织发展还不完善、社区教育功能发挥有限的现状,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学校(幼儿园)相比,社区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时间、场地、设备、政府的财力支持以及与社区居民之间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在指导的内容上,与学校(幼儿园)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同,社区给予家长的指导更可能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针对孩子的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面向家长的教育、健康、医疗、保健、家庭经营、财产管理、人际沟通等多个方面。依托农村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各级妇联、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共同组成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业务指导工作的组织实施。由专门人员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合理安排、检查、督促、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二是加强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保障。各级政府要把社区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村乡镇政府要把社区家庭教育经费作为专项开列,保证专款专用;社区要动员各种力量积极筹措经费,吸引社会资源加强家庭教育的投入。三是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要与社会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建立密切联系。与城市社区不同,城市社区里往往是人才汇聚,而农村社区自身能够开展指导工作的人员非常有限,要学会借助专业人士、行业专家、志愿者的智力支持做好指导工作。

(五)提高指导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还处于低水平阶段,从国家层面上看,还没有出台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标准,更没有建立专业资格认证制度;对从业者而言,她们的专业伦理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水平有限,还远不能适应现实的家庭教育需要。因此,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首先,加速家庭教育立法的落地生根。近几年,在我国相继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 年)》《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等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立法的建议,家庭教育立法是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的强制保证,是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员专业化的高度认可。其次,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基于目前家庭教育指导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非常庞杂、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可以通过编制指导教材、开设指导课程和相关活动对从业人员进行长期的、系统化的培训,以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第三,依托高校,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高校是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可以在高校通过开设家庭教育的课程和举办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专业来培养专门化的人才,以保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社区幼儿园家长
社区大作战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3D打印社区
我心中的好家长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