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 丽 潘家新 施春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知识产权保护涉及面广,包括商标、专利、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版权等[1]。很多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上积极加大投入,但却对研发成果缺乏保护意识和方法,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不断谋求技术创新,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脱离产业价值链最低端的困境。
从2010年开始,广西开始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进广西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十二五”以来,广西知识产权工作以“抓创造、促运用、重保护、强管理”为主线,着力创新,全面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深入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实现了知识产权事业新跨越。近年来,广西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不断增长,从2014年的2548件增长到2018年的11296件,年均增幅达46.63%,这说明企业作为发明创造主体的地位基本形成[2]。
随着《广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实施,广西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培育单位、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分别从“十二五”期间的143家、24家和5家增长到2017年的216 家、73 家和 147 家[3],分别增长了1.51倍、3.04倍和29.4倍。企业已成为广西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但同时也急需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监管方面,2018年,广西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护航”“雷霆”专项行动,全区办理各类专利案件909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6件,同比增长了61%;广西地区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2724件,同比增长40.05%,审结2133件,同比增长60.14%,收结案数量再创新高、审判质效稳步向好[4]。其中,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广西科伦制药有限公司确认合同效力纠纷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广西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保护制度。新研发产品缺乏知识产权保护,部分企业的自主研发技术没有专利。大部分企业内部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企业与员工之间没有签订保密协议。面对知识产权侵犯,无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据资料显示,广西企业提起诉讼的准备不足,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撤诉比例较高,多数案件已结案。其中,部分企业因存在证据不足、诉讼准备不充分、法律措施运用不当等情况,导致最终无法实现诉讼目的,撤回起诉。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广西区域知识产权指数全国排名第16位,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在全国排名第8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1件,同比增长27.23%,增长率位居全国第9位[5]。截至2017年,广西拥有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知识产权中青年专家和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共计229人。面对广西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现有的知识产权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广西大部分企业甚至部分大型企业未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工作由企业其他部门兼办或外包处理,这使得知识产权管理成为一种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企业受限于薪资待遇、发展预期和技术创新水平等原因,很难吸引到更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截至2017年底,广西共有专利代理机构55家,其中,区内代理机构26家,区外代理机构分支机构29家[6]。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服务机构26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机构19家、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单位2家、全国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创建机构2家、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4家。广西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大多专注细分领域,功能相对比较单一,服务领域狭窄,存在众多小而分散的“作坊式”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良莠不齐,不利于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我国企业对专利文献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程度不够,广西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也较突出。截至2017年,广西仅有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4家,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目前,广西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利文献库,同时广西知识产权局专利文献馆资源有限,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时,没有对该项技术的相关专利文件提前检索,导致重复研究,限制了企业的研发水平。企业在技术的引进过程中,运用知识产权文献的检索能力也较低。
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应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式保护知识产权。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和发展规划,明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组织管理和责任义务。
企业应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授课,在内部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定期宣讲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法律知识,提升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面对侵权,企业应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可以采取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两种有效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同时,企业面对知识产权侵权也可以采取灵活处理方式,尝试与侵权人进行和解,将对抗变为合作,实现双赢。
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匮乏是制约广西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急需吸引一批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和团队落户广西,同时,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立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聘请专业人员参与管理,培养员工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从源头上减少侵权案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需和企业携手努力,加强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给予适当的倾斜政策并落到实处。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库的衔接,完善人才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利用和充分流动。
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引导、规范和管理,制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管理制度。优先发展一批专业化、规范化、综合职能强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稳步有序发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流通。鼓励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的纽带作用。
企业在技术引进或技术研发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外,还应建立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高度重视专利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建立专利信息子系统。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专利等文献的检索和分析,跟踪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市场发展方向,提高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处理能力,助推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