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理念的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以天津市华苑小区安华里和居华里为例

2019-03-15 11:11宇,吴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华里片区居民

孙 宇,吴 军

(天津城建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

老旧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老旧居住区交通拥挤、公共空间不足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等问题是城市更新面临的一个难题.高密度的空间环境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各个独立的居住区公共空间仅为单独的住区服务,使得城市公共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何运用共享模式使城市公共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能够共享的公共空间与和谐宜居的居住区环境,是当前老旧住区更新亟待解决的问题[1].

1 共享理念与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

1.1 共享理念

共享理念是指将众多的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按照共享资源的服务范围和联系,形成一种脉络分明的有机整体,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状态.共享的目标是以最少的物质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也意味着从拥有权到使用权的转移.

1.2 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

居住区的公共空间通常被定义为“开放空间”,是指那些供居民日常生活和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小区内道路、广场、绿地和活动场地等,对于居民而言公共空间具有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的功能.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是指对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进行必要的、有计划地改造设计.旨在改善居住区交通拥挤、空间环境差和公共配套设施老旧化等问题,最终打造功能融合、空间共享与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居住环境[2].

1.3 居住区公共空间可共享的特征及共享设计的意义

居住区共享特征具体表现为:小区内道路的共享、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和公共空间的共享.共享设计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小区内部道路可为小区周边的居民和交通等提供分时段的服务.通过小区内部道路的共享来缓解早晚高峰时城市交通的压力.

(2)“共享”模式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增加城市活力.高效的利用率使得所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降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以“共享”模式使不同小区的居民共享对方的空间,有利于改善公共活力空间.共享空间还能够将使用者组成联系紧密的群体,进而实现更多维度的共享交流,对建设可持续发展居住区和宜居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3].

2 安华里和居华里居住片区概况

2.1 区位概况

华苑居住区于1994年开始规划设计,曾是天津市开发规模比较大的居住区之一,是当时建设部规划城市住宅小区第四批建设试点,并成功通过验收.

设计选址的居住片区位于天津市华苑居住区南侧,包括安华里小区、居华里小区以及华苑人防公园三个区域.安华里位于设计片区西侧,居华里位于东侧,中间由一条Y字形的华苑道相隔,人防公园位于安华里和居华里的北侧.基地西临华苑西路,南临滨水西道,东临华锦路,北有锦环道、华苑路和望云道(见图1).

2.2 现状与存在问题

通过现场调研、访谈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设计选址居住片区的现存问题.从总体来看目前居住片区存在问题如下.

图1 安华里和居华里区位

(1)居华里与安华里相对封闭,除各自有限的2个出入口以外,其余都是由围墙与栅栏围合,外界车辆与人员出入受限.小区的封闭割裂了城市肌理,增加了城市干道负荷.在早晚高峰时期车辆与人员在小区有限的出入口堵塞,形成“城市肿块”.封闭使居住空间失去活力,不便于片区居民出行,造成绕行(见图2).

(2)居住区公共空间功能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服务型功能,导致使用率低.

(3)小区的封闭使居住区公共空间相对独立,不成系统,风格和功能上缺乏整体性.公共空间的资源没有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见图3),难以充分利用,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与交流需求,从而导致社区缺乏活力和居民社区感较低.

图2 居住片区封闭现状

图3 居住片区相对独立绿地现状

从局部来看,居住区景观空间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居民各自不同的活动要求.局部空间功能划分不明确,不同活动人群相互影响,土地利用率低,居民活动总体满意度低.部分绿地被居民自发用作种植地,缺乏秩序.小区已基本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身体和心里问题更值得被关注,而目前的空间与设施已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

3 居住片区总体公共空间的共享更新设计

为了保持社区活力,彰显居住区的特色,应充分利用居住区的资源,使其为更多的人甚至整个区域提供服务,以达到共享的状态.

3.1 公共空间开放设计

居华里和安华里是两个相对封闭的居住小区,中间由一条Y字形城市干道相隔,每逢交通高峰期时,拥堵的车辆在这条干道上寸步难行.这不仅影响了城市交通,而且居住在此的住户到了家门口还要等候较长的堵车时间才能回家.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方案通过对居住片区内一级道路进行功能改造(见图4).明确车辆行驶方向,禁止车辆在此道路上随意停放,保证道路畅通.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使小区内的一级道路处于开放状态,允许小区周边道路上的车辆单向通过.共享小区内的道路既能缓解交通也能解决小区内居民“望家难回”的难题.

图4 小区道路开放示意

3.2 公共空间功能多样化

根据调研和观察居住区居民活动类型,尤其是居住区的主要活动人群老年人一天中各个时段的行为活动(见表1),来设计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居民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类型涵盖生活、休闲、娱乐和健身等许多方面(见图5),该老居住片区主要重视景观设计,缺乏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功能.本次方案设计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设置不同使用功能的公共空间,如图6所示.

在片区北侧设有中心广场,给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空间,老年人晨练、跳广场舞等集体活动可在这里进行;在中心广场西侧设有棋牌座椅,居民在此下棋、聊天;东侧由乔灌木围合成的半封闭空间,居民可在这里吹拉弹唱,减小了对其他活动人群的干扰[4].

表1 老年人一天中行为活动时间

图5 社区主要活动类型

图6 安华里和居华里片区更新设计总平面图

在片区西侧的大公共空间中设有儿童活动场地,配备儿童活动设施,并在旁边为家长设置休息区域,既方便家长看护儿童又可以相互之间交流育儿经验;围绕大公共空间设置蜿蜒的步行小径,为居民提供散步、观景的舒适空间[5].在片区东侧的大公共空间中设社区活动场地、青少年活动场地和戏水游玩空间,配备健身器材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配备青少年活动设施和戏水池,给青少年提供适宜的活动空间.

在居住片区内设置4块区域为种植区域,满足都市人群对于农业种植的向往,避免了因居民种植区域杂乱而影响居住区的整体风貌.

3.3 公共空间连接设计

打破相对独立、不成系统的公共空间,通过把这些空间串联起来,使各自独立的资源充分连接,形成整体的共享空间(见图7).该设计改造的区域主要由安华里、居华里和一个街头公园组成,三块区域的绿地和活动场地被现有道路系统分割,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与当今城市建设的整体性理论相违背.

图7 共享空间的整体规划与运行模式

该设计采用建造步行天桥的方式,在人防公园边界建环形桥,在居住片区公共空间架桥与其连接,如图8所示.

将三个区域串联形成一个整体,打破固定边界所造成的局限性,将独立的空间板块连通形成紧密相连的公共空间网络.这不仅把区域整体化并形成了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且也是对区域内人群出行和散步的安全性保障.通过连接三块公共空间将交往、活动和观光等功能融为一体(见图9),各部分绿地通过高架步行道连接,有利于设施的共享并促进区域内人群的联系[6].

图9 功能融合模式

4 居住片区局部景观空间的共享更新设计

4.1 “参与性”共享景观空间设计

托马斯·季洛维奇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他对体验性和幸福感两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将人们在体验性活动和物质消费中的乐趣度做了对比,发现人们在体验性活动中获得的乐趣更多并且更持久.于是就从提升全民幸福度这一方面而言,提出要更加注重体验式的公共项目[7].

本次方案在西侧局部公共空间中,通过把握人的尺度感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避免场地尺寸过大而产生的消极空间[8].设置景观小品和水体景观,增添铺装的变化性,从而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和体验性,使居民有聚集感和空间感,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公共景观中去(见图10).

在居住片区设置农业种植区域,满足老年人农业种植的需求.明确划分种植区域(见图11),居民参与到农业耕作的过程,包括开垦、播种、收割和采摘等.在此空间中增加了老年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陪伴,改善老年人身体、心里以及精神方面的问题.同时,农业种植景观也丰富了居住片区景观效果,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图10 参与性共享景观空间设计推导

图11 种植区域

这种参与性景观的设计更容易使传统公共空间转向共享性公共空间,打破传统的“占有”式思维,使居民共同参与、共同维护,成为公共空间的管理者和实践者.

4.2 步行天桥景观空间设计

在上桥方式上采用螺旋坡道式设计,节约了空间并增加了竖向上的景观效果,坡度满足老年人上桥的要求(见图12).步行天桥每间隔一定距离设有直梯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上桥.在桥上设置绿植供漫步者观赏景色.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可以通过桥方便快捷地到达活动空间,使人们更愿意在居住片区公共空间中活动与交流,人们也可以在桥上散步和欣赏桥下景观.在环形桥与连接居住片区公共空间桥的转接处设置树池座椅,形成视觉中心点,可以让人们在此休息和观赏(见图13).

4.3 老年共享空间与设施的构建

老年人是居住区空间活动的主要人群,公共绿地空间设计应更加注重老年人的便利和安全需求,社区老龄化必然伴随着老年人需求的增加,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以及设施的易用性需要得到满足[9].本方案根据老年人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见图14),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不断衰退和社会角色的转换,孤独和空虚等心理问题逐渐出现,通过空间更新设计和增添设施可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满足老年人得心理需求.

图12 上桥螺旋式坡道

图13 树池座椅

图14 老年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在居住片区北侧设中心广场,供老年人进行健身操、广场舞等群体性活动.在中心广场一侧设有休闲区,由树阵组合而成,树下设置树池座椅方便老年人可以随时休息、摆放随身携带包和衣物等(见图15).广场两侧有棋牌区和吹拉弹唱区.在片区西侧儿童活动区旁设置老年健身设施,老年人与儿童的更多接触能够使得老年人心理更加开朗和愉悦.在附近设计下沉广场,这样有围合感的空间具有领域感和安全感,适合老年人静坐和交谈(见图16),增强自身的存在感和归属感[10].保留居住片区的社区服务中心及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能够方便及时的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服务.

图15 中心休闲区效果

图16 下沉式围合空间效果

5 结语

城市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共享与开放的发展思想应当被关注和重视.通过对天津市华苑居住区的调研和更新改造设计,以达到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构建宜居性居住环境的目标.该方案理性对待老旧社区存在的问题,坚持共享理念的目标,打破“占有”式的思维,运用开放、连接和融合的设计方法把居住区及其周边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作为统一整体进行设计,创造新时代和谐共享的城市空间,激发城市活力.由世界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院领衔设立的“艾景奖”于2017年就“城市更新”议题举办了设计竞赛,本文关于天津市安华、里居华里片区更新设计的方案获得银奖,此设计方案是对新时代中国居住区发展模式的一次浅显探索,也为未来城市居住区的更新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愿景.

猜你喜欢
华里片区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蜜獾哥的别样温柔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酒中日月
偏 见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