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强
哑巴
上海青年朱玉媚来到连队的第一天,她觉得被一个目光盯着,于是,她在欢迎的职工里,看见了他。他立刻做了一个动作,将粗糙的两个指头戳在脸颊的两边,然后,又用并起手指的两手放在下巴颏的两边,托着脸,自己憨憨地笑了。仿佛花开。
朱玉媚的脸顿时发热。她还从来没有被陌生的男人久久地死死地盯视过。安顿下来,她对同乡说:发痴。
同乡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叫你长得这么好看?
当晚的欢迎联欢会上,朱玉媚朗诵了一首诗《西去列车的窗口》。台下,哑巴作了个两手托下巴的动作,还张开嘴。不几天,连队里就传言,朱玉媚是连队的一枝花,从上海来,在沙漠里绽开了。
朱玉媚每天都能感觉那个目光在注视着她,仿佛被透明的蜘蛛丝网着。
排长是胖大姐,连长的妻子。朱玉媚在她这里打听到,那个盯视她的男人是刘连长认的干儿子,祖籍甘肃。1947年进军新疆的途中收留的孤儿,是个哑巴,算得上是小小的老兵了。
胖大姐说:看又不会把你看少,哑巴心眼好,还是第一次看见你们这些上海姑娘。
上海青年4月分到连队,5月进入春耕春播。平地,用坎土曼、柳条筐,挖个地像在冒烟,沙尘飞扬。朱玉媚第一次使用这样的劳动工具,挥坎土曼,手掌磨起了水泡;挑土,肩膀压肿了。傍晚收工,她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可是,还是落在别人的后边——完不成劳动定额。
朱玉媚不愿拖三人小组的后腿,她要笨鸟先飞。天蒙蒙亮,她就跟小组里的其他两个人,悄悄地下地。
一天下来,连队的黑板公布出的成绩,勉強完成定额,但远远地落在后边。看着黑板,她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她的心气一向很高,她鼓励自己坚持。第二天,仍然早起,清晨,风携带着沙漠的气息,含着寒气。天一亮,她已浑身发热。
那一天,黑板上,朱玉媚小组的名字已升到前头。胖大姐祝贺她,提醒她注意身体,地里的活儿,一年四季,考验的是一股耐力。
朱玉媚清楚,碰上了一片好平的地,不过,她觉得有点不对劲,那块地,已有平整过的痕迹。
终于,接着的一天,她远远看见地里有个人影,走近,雾一样的沙尘在慢慢地沉淀,好像一个比夜色还要浓的影子,融化在黎明前的夜色里。地里有坎土曼平过的痕迹。
地头吃午饭的时候,朱玉媚又感到有一个目光;因为投入平地,她已经好多天忽略了那个目光。她的目光找到了哑巴的目光,就反感。
哑巴做了两个动作,跟她来到连队的第一天一模一样。
胖大姐解说哑巴的动作,说:两个指头抵着两边的脸,意思是酒窝;两只手托着下巴,意思是你漂亮,像花开一样。
朱玉媚的脸,在太阳里,本来就发热,这一下,发烫了。她说:把别人看得不好意思了,哪能这样看人?
胖大姐说:女人不就让男人看的嘛,老刘连看都懒得看我了。
朱玉媚说:刘连长要管一个连,操心的事多。
胖大姐说:算了吧,老刘追我的时候,也有哑巴那样的目光,要点燃我那样;现在,就像沙漠里的篝火,熄灭了。
忽然,朱玉媚提起联欢晚会哑巴做的那个动作,还嘴里咿咿呀呀发出声音。
胖大姐笑了,说:那是表示花开的声音。
朱玉媚的小组,甚至排列在全连的第一名。她知道地里的身影——哑巴在帮她呢。
播了种,团部调朱玉媚去当播音员。临别,哑巴塞给她一个军用水壶(战争年代的纪念品),水壶的两边,红漆涂了两个圈圈的红点。
哑巴当场做了一个她熟悉的动作:两个指头戳在脸颊的两边。
朱玉媚捧着水壶,害羞地笑了。
哑巴指着她的脸,重复了那个动作。
秋收结束,胖大姐来团部有事,顺便来看望朱玉媚,一眼看见军用水壶,说:那上边有哑巴点的两个酒窝。胖大姐给她两个红苹果,一把喜糖。胖大姐说:老刘给哑巴在老家找了个媳妇。你那么能干,老刘可舍不得放你走。
哑巴开上了拖拉机——当了机务班班长。胖大姐说:你知不知道,谁是你广播的忠实听众?
连部的门口,连队的田野,安了喇叭。朱玉媚想到,自己的声音还住在连队。她说:你代我谢谢他。
胖大姐做了两个指头戳在脸颊的动作,接着,又做了两手托着下巴的动作,说:哑巴,嘴巴说不出,可耳朵灵着呢,他仰望着喇叭,就会做出这两个动作,你的声音,像雪山融化的水,浇灌着绿洲。
朱玉媚想起春耕春播期间平地,那个她一出现就消失的身影。她想象康拜因在田野里收割,夜晚,声音特别响;哑巴要发出声音,一定那么响亮。她说:大姐,我有时候对着镜子,也模仿哑巴那两个动作。
家书
上海青年赵思风1964年之前,对房子的概念是:房子在地面上。不过,他响应“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在上海的人民广场,听过王震将军的动员报告,看过《军垦战歌》的记录片,还有父亲积极鼓励他报名。1964年6月,赵思风顺利地踏上西去列车,他没有“过了嘉峪关,两眼泪不断”,而是怀着满腔热情,一路高歌,以至到了农场的连队,他嗓子唱得有点沙哑了。
汽车送抵农场场部,然后是马车接他们到连队。有人说:到了。
赵思风疑惑,问:房子呢?
有位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的汉子(随后知道他是连长)喊:大家注意,你们就站在房顶上。
赵思风吓了一跳,这房子跟沙丘差不多,这么多人站在上边,不要坍塌了。
连长喊:青年同志们,跟我来。
赵思风和同来的上海青年顺着连长引领,走下平地隆起的房顶——土包下开着洞门,稍稍弯腰低头,屋里中间有一条三尺来宽的过道,过道两边是大通铺。
赵思风第一次见识地底下的房子,叫地窝子。他在上海,家里是棉褥子、棉枕头。一路不断换车,又说又唱,累了。他迫不及待地躺下,身下发出嘈杂的响声。他惊跳起来,一摸,褥子垫的、枕头塞的,净是麦秸秆。草褥子,草枕头。第二天醒来,鼻孔、嘴巴都钻进了沙子。
开始劳动——夏收割麦。赵思风第一次割麦子,镰刀不听他的使唤,小腿划了个口子,手心磨起了水泡,他浑身痒,说不清是蚊子叮,还是麦芒刺的。
当夜,他打着手电筒,写了一封家书,表达了思念之情。他第一次离开父母,还这么遥远。一个月后,接到回信。家中的信,都由母亲执笔。
父亲是居委会主任,大小是个干部——喜欢打官腔。赵思风想象得出父亲口授的样子。母亲的信里传达了父亲的观点:建设边疆,好好锻炼。
于是,赵思风赌气了——他没回信,而且,他打定主意,不再给家里写信。他反感父亲讲“大道理”——那么远,够不着。
上海与新疆,一封信,在路上起码走十天半月。母亲来了三封信,他只拆阅,懒得回复。随后,母亲的来信频繁了,他一个礼拜收到一封信。母亲的信里,传达了父亲的“指示”,可能父亲试图做到政治思想工作要有针对性——期望赵思风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母亲在乎的是他的生活:吃、住,还有气候,甚至问:沙漠地带有没有水?
赵思风肩膀嫩、力气小,大田作业,劳动强度大,伙食条件差,一天三顿苞谷馍馍,少油的菜很单调。他发现,连长时常关心他的生活,而不讲什么“大道理”。他倒是觉得连长比父亲要亲切。他不忍把劳动和伙食的情况告诉父母,他能想象出父亲一定讲“锻炼”的道理,而母亲会担忧他的身体。母亲的担心会传染给父亲——他想象自己像一滴水落在无垠的沙漠里。
半年后的一天,赵思风收到一封母亲的信,几乎与上一封信,一个前脚,一个后脚,相差两天。信封出奇地饱满——八页。
母亲從其他家长那里打听了上海青年在新疆的情况。母亲当初反对他报名。这封信里,母亲替父亲解释:你爸在单位里大小也是个干部,动员青年支边,是单位一项重要的任务;动员符合条件的子女去新疆,你爸不带头,工作难开展。
信中,母亲写了盼望他来信,每天都等待邮递员的车铃响。赵思风发现,航空信封背面有四个字:思风降雨。
母亲收不到他的信,心里像久旱的沙漠了。母亲生他的时候,是夏季,天气又闷又热,于是,母亲给他起了名字:思风。清凉的风驱散了暑热。
赵思风看到第六页,呆愣了。后三页几乎都是选择题(包括填空题)。母亲是小学语文教师——替儿子着想。而且,他感到,在母亲的眼里,他是永远的孩子。
母亲表示:知道你很繁忙很辛苦,没有工夫写信,那么,不用花很多时间,只要把这三页“答卷”答完了寄回即可。
多年后,赵思风也有了儿子,他已记不全母亲出的三页题目——选择题、填空题。选择题只需打个钩,填空题只需画个圈。比如:工作忙吗?(忙)或(不忙)。身体好吗?(好)或(不好)。吃得饱吗?(饱)或(饿)。睡得好吗?(能睡)或(失眠)。
赵思风第二天就托去团部开会的文教把“答卷”寄出(还附了一张劳动照片——微笑)。
一个月后,母亲回信,说你爸见了“答卷”就欣慰地笑了,而且,像阅读“中央红头文件”一样,反复阅读,领会精神。
这封信里,母亲没有传达父亲的“指示”,唯一的一次不再讲“大道理”。显然是背着父亲写信。同时,赵思风收到一个包裹:两袋麦乳糖。是父亲的意思——长身体,补营养,母亲如是说。赵思风认为父亲不会考虑“体质”。这么写,不过是母亲尊重一家之长。
结婚,搬进土坯屋后的第三年,母亲固执,趁放暑假来探望儿子。连长派拖拉机去团部把她接来。
母亲望着连队不远的沙漠,她抱住儿子,说:这样的地方,你怎么活下来的呀?
赵思风说:妈,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果果,叫奶奶。
孙子果果像一个果实投入奶奶的怀抱。赵思风说:妈,你抱孙子,就像抱一个大西瓜。
晚饭由也是上海青年的儿媳烧。饭桌上,母亲提起家书——选择题。她说:我问你答,所有的选择题,问和答都没有反映出实际情况。
赵思风说:姆妈,那是你出题有问题,不了解实际情况,怎么能出好题?
母亲说:你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婚房发芽
上海支边青年刘大为和赵根娣结婚最早。刘大为向何指导员提出要结婚的事儿。何指导员说:你们动作倒快。
当时,连队的职工还住地窝子,只有连部有一排土坯房。上海青年一个地窝子住一个班。地窝子只有一个朝天开着的小窗户。刘大为要求单独的一间房子。
何指导员说:要房子可以,连队提供土坯,你得进胡杨林伐木,盖起房子,我就批准你们结婚。
正值春耕春播前夕,老班长带着几个上海青年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伐木,那里有原始胡杨林。
出发前,刘大为约了赵根娣到防沙林,防沙林前边就是沙漠。树枝已有颗粒般的芽苞,叽叽喳喳的麻雀相互追逐,有的衔来草茬、羊毛在筑巢。他俩拥在一起,想象着未来的爱巢。
半夜,趁着凉快,四匹马拉的胶轮车进了沙漠。刘大为向往着沙漠腹地的胡杨林。连绵的沙丘,阳光下金光闪闪,很耀眼,没有生命的迹象。太阳西斜,他们在胡杨林边缘扎营。一条干涸的河床有个弯,河拐弯的地方有一潭水。惊动了野鸭。野鸭惊动了一溜水面,飞走。
刘大为就觉得对不起野鸭:打搅你们了,我们来取些盖房子的木材呢。
稀稀拉拉的胡杨林,向着森林深处逐渐密集,而且,逐渐粗壮。没有生命的沙漠腹地竟然活着有生命的胡杨,到底有多大面积?老班长只是用手比划着一个虚空的辽阔,他也没深入过,进去了要迷路,只能在它的边缘取材。
遍地都是沙子。老班长点燃了篝火——烧饭,取暖。天气似乎从夏天一下子跳入冬天,刘大为觉得那么诗意,似乎他们的到来,打破了胡杨林原始的沉寂。老班长用沙子盖住了篝火的灰烬,将毡子铺在上边。
被窝里热乎乎。刘大为望着星星入梦。他醒来,第一眼看见回来的上海青年,就笑,说:白胡子老头。对方说:你也老了。他抹抹脸,眉毛、胡子、头发都结了霜。
唯独老班长好像年轻了,他说:你们睡觉没捂住头吧?
刘大为说:脑袋捂进被子睡,闻屁。
老班长教了刘大为使用叉子的技巧。刘大为选择了一棵中不溜丢的胡杨树,赤条条的胡杨树像冬眠一样,没有一点绿意。
刘大为看中了一根枝杈——椽子的料儿。他狠狠地砍下去。剩下粗糙的皮连着枝,似乎枝不舍离开树。他停止了手中的斧子,脱口叫:嗳哟。
老班长在五六步远的另一棵树旁,说:咋啦?砍了自己?
刘大为说:老班长,你看,看。
一根连着皮的树枝低垂着,可是,他相对的另一根枝,在颤抖,抖个不停,像严冬,冻得哆嗦。
老班长关注他,说:没砍伤自己吧?
刘大为指着颤抖的树枝,说:老班长,你看,它是不是也疼了?
老班长说:树知道什么?你可能下手太狠,惊动了整棵树。
之后的两天,刘大为脑子里时不时浮现出有一枝树枝在颤抖,而且,带动着整棵树抖动,像要抖擞掉什么?树要是会跑,一定避开他的斧子。老班长帮他磨过斧子,那刃,很锋利。
风吹过胡杨林,掀起沙尘。树枝相互摩擦,发出干巴巴的声音。刘大为听那声音的涟漪,好像所有的树相互传报:斧子来了。
春耕春播结束,播下种子的田野已拱出嫩苗,一行一行,隐隐的绿。传来布谷鸟滞后的提醒:布——谷,布——谷。回荡的叫声,显出了田野的空旷、宁静。防沙林也平静下来,麻雀已一心一意在孵蛋。沙枣花香弥漫开来。新房里,荡满了浓浓的花香。
新婚之夜,像裝满麦种的麻袋叠码在地头,刘大为拥着新娘。她说轻点。他分辨不出是体香还是花香。他把马灯拧亮。他说:你就是一朵绽开的花。床头一只瓶子里,插了一束沙枣花。他说:我们这个婚房,像一个大箱子,灌满了香气。
他说:这么美妙的夜晚,多么适合孕育我们未来的孩子。
赵根娣枕在他的胸前,听着他的心跳,她说:你的心,像在擂鼓。
刘大为如扎了沙枣树的刺,突然叫:哎哟。
她的头从被窝里钻出来,疑惑地看他的脸。
他说:你看,你看。
她循着他的目光,仰视。一排整齐的椽子像琴键,花香里掺和着泥土与木料的新鲜气息。房子似乎也在喘气。
他说:你看到了吗?
她终于响应:哎哟,我们的房子发芽了。
有一根椽子抽出几片嫩嫩的芽,仿佛咧开了小嘴唇,笑了,那芽里示着叶片的趋势。刘大为说起原始胡杨林里发生的奇迹:同一棵树的一根枝被砍断,另一根枝在颤抖。他说:奇怪,好久也不停。
那一年起,连队的春耕春播,就增加了一项内容,进沙漠腹地的原始胡杨林砍椽子。刘大为私下里开始写诗。写了,就压在褥子下边。
老李家的自行车
上海支边青年刘巧慧于1963年10月抵达团部,然后分到离团部十二公里远的连队。她和十几个姐妹编在一个班,班长姓胡。丈夫老李比她大十多岁,是位战争年代过来的老兵。
初来乍到,刘巧慧每个大礼拜(十天休息一天)总是频繁地和几个姐妹结伙上团部。她还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而且,离上海的家那么远。寄家书,取包裹。
机耕路是厚厚的一层泡土,踩上去,没脚踝,还尘土飞扬。不得不沿着渠埂或林带走。一去一回往返,脚上磨起了水泡,因为穿着统一发放的翻毛皮鞋,连袜子也磨破了。
渐渐地,就有人向老职工借自行车。近二百户双职工(通常称成家的职工叫“双干户”),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自行车可谓奢侈品,有自行车的人家屈指可数:六户。试着去借,基本上吃闭门羹,软磨硬泡也没效果。
但是,却能从胡班长那里借得。这样,上海青年常常去借。只要自行车在,胡班长很慷慨;其实,有几次胡班长是准备骑车出门,她说:你就骑走吧。
胡班长的丈夫从不干扰,他不吭声,好像自行车使用权他没份。他确实也不骑车,据说,他特地托团部供销股的战友购了车,主要是替妻子着想:儿子在哺乳期,上工下工得迅速,工间休息,她可以中途赶回家给儿子喂奶。
有时,上海青年来借车,只说:胡班长答应了。他不抬脸,说:推走吧。
有个礼拜一,不会骑自行车的刘巧慧一大早就向胡班长借车,她向文化教员(简称“文教”)争取到一个活儿,去送一份生产报表,其实,是公私兼顾,她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恨不得让信早日飞到上海。
胡班长说:报表要紧。
刘巧慧怕正在往田野里走的老职工笑话,就推着车走,等到上机耕路,前后没人,只剩她了,她抬腿上车,忘了自己不会骑车。没料到翘起的脚还没到达脚踏,重心偏离,顿时,连人带车摔倒,扬起了干燥的浮土,像着火冒烟一样。
她不信征服不了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模仿别人蹓一阵,趁势跨上去。好像车在跟她作对。摔倒,爬起。脸、手、腿,摔得青一块紫一片。有一次,还摔在旁边的一窝骆驼刺里。她顾不得细细拔刺。上上下下,跌跌起起,扭扭歪歪,终于,到了团部最后一截,半公里的路,她能够骑着车不倒了。
车身好几处已变形,后轮的钢圈有点歪了。刘巧慧归还车的时候,说:我叫自行车……遍体鳞伤。
胡班长马上拿出红药水,说:你自己伤得到处都是,不感觉疼呀,人要紧,老李,搬个板凳来。
刘巧慧坐着板凳不动,任由胡班长东涂西抹,给她消毒、拔刺。胡班长说:你还真能经得住摔,伤口别沾水沾汗。
刘巧慧突然冒出一句:胡大姐,我学会骑自行车啦!
胡班长说:你本来不会骑?你胆子太大了。
老李插进一句(刘巧慧第一次听他正式说话):跌跌摔摔能成事,我当初骑马,不知让马把我摔下来多少次呢?
胡班长没好声气:马和车两码事,你那是打仗,现在是和平年代,人家丫头从上海到戈壁沙漠,多娇嫩的皮肤,看看,摔成啥样了?!
刘巧慧这才发现,两个车轮朝天,自行车倒放在地,老李在修理呢,身旁摊着一套工具,还有打气筒。红色的内胎翻出来,像肠子,他正在补胎,他说:这车也真争气,到了家,气瘪了,它也知道到了家,就好办了。
老李是大丈夫疼小媳妇。他还是普通职工;他的战友,有的当了连长,有的当了股长,有的当了副团长。他起先是马厩的饲养员,后来,专业流动钉马掌,给营部所属连队的马匹钉掌;家随妻子在连队,他徒步,最远的连队有七八公里。副团长曾有意给他个“连副”,他说:我没啥文化,脑袋中过弹片,管别人不行,只能管好自己,不过,管管马,我还行。
一个礼拜后,刘巧慧获知胡班长家又添置了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原来那辆永久牌,多处脱漆的伤疤已涂了油漆,斑斑驳驳。胡班长仍骑着永久牌上工。
刘巧慧问:胡班长,该叫新车出来见见世面呀。
胡班长笑笑,说:熟悉的老车好骑。
有人开玩笑,放着新车,等着下车崽呢。
老李照样背着钉马掌的帆布包出行。放着新车不骑,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刘巧慧认为骑惯了马的老李,不会骑自行车,而且,从来没见过他骑车,至多,他把车推到门口,供胡班长骑。所以,上海青年说到自行车,从不说老李家的自行车,总是说胡班长的自行车。
率先骑新车的是班里的上海青年。风声透出来了,有个夜晚,夫妻俩商量再添一辆新车,倒是老李提议(借给别人一辆,你有一辆可骑),也是心疼妻子。
结果,往往是新、旧两辆车都轻易被借,而胡班长以步代车。(老李至多说:两部還是不够呀。胡班长说:你心疼自行车了?他说:心疼你嘛,总得留一部自己骑嘛。她说有意见上沙漠里去提。老李不吭声了。)她对刘巧慧说过:骑着自行车在上海滩是怎样个情景。
刘巧慧说:车如潮水,车水马龙,车来车往。
胡班长一脸的向往,说:那咋骑?农场骑车,要咋骑就咋骑。
大礼拜天,刘巧慧借了“飞鸽”,取了包裹,给胡班长一袋大白兔奶糖。胡班长问儿子:甜不甜?好不好?
儿子说:又香又甜。
团部有维吾尔族老乡摆摊吆喝,打上海的幌子。吆喝上海的瓜子,不香不脆不要钱。上海青年来了后,农场职工都知道上海的物品丰富、精致。刘巧慧就自豪。
“飞鸽”回来,没摁铃铛,一路车响。老李说:新车的零件颠松了。
老李用起子、扳手紧了紧车,然后一推,车像是自己蹿出去一样。老李轻而易举地踏上车,在篮球场兜了一转,洒了一串铃声,稳稳地刹在她俩面前,拍拍坐垫,说:现在,除了铃铛,其他都不响了。
刘巧慧惊讶:你会骑车呀?
胡班长说:老李的腿长,骑车比骑马容易。
刘巧慧说:那出去钉马掌,怎么不骑车?
胡班长说:他骑了,你们不是要徒步了吗?他的腿经过长期考验,习惯脚踏实地,能走。
老李搓搓手,嘿嘿笑了。
那以后,刘巧慧改口,说:老李家的自行车,能不能作主,老李还是一家之长。按老李的说法是自觉接受老婆的领导。
夜色中的秘密
上海青年颜士林有过夜上海的记忆,却没有感受过夜沙漠。也不能说是沙漠,只是挨近沙漠的绿洲,那么寂静,像沉睡一般。神秘引起了他的好奇。他向连长提出:夜班浇水。
1963年10月的这个夜晚。他吃了一个掺菜的苞谷馍,一碗南瓜汤。夜色像黑沙一样笼罩着田野。他穿上棉袄、胶鞋,扛上坎土曼,拎着马灯,去接夜班。
沙漠刮来了寒风。他打了个寒颤,赶紧用麻揽腰裹住了棉袄。冬灌的麦田有五百多亩,两边是连队的菜地;东边是农场的13连,其实是公共墓地:13连不在正式编制内,那是死者组成的一个连队。
南边是绵延起伏的沙丘,像海浪突然定格了。他沿着引水渠堤走,风淘气地往他的领口、袖口、裤管里钻,他听见渠里的薄冰破裂声、枯干的芦苇相互拥挤的摩擦声。
毛渠伸入麦田,像血管。他顺手把马灯挂在渠堤边的一窝铃铛刺上,回身开渠口子时,听到一声爆裂。灯被风刮进了渠里,他捞起马灯。他想起小时候,一粒方块糖放进茶杯里。看着糖融化,他感觉自己仿佛开始在天边的夜色里融解。
开了渠口,水迫不及待地流进麦地,像一群小孩进了广场,立即奔散开去。突然,他惊愣了,东边传来啼哭声,像是受了莫大的冤枉。他不信鬼,可是,他浑身的汗毛竖起。那哭啼声凄凉,而且,往这边哭过来。
他握着坎土曼迎上去,想象自己是个英雄。他确实模仿了战争片中的英雄,似端着一杆枪,子弹打完了,准备拼刺刀。
夜色中,隐约有两点绿光。他想,那可能是传说的鬼火。他吼了一声,冲过去,两点绿光消失在夜色里。他猜定,那是草狐子吧。(连队老职工这么称来自沙漠的狐狸。)他举起坎土曼追撵过去,还在想象中给草狐子染上了红色(传说中的火狐)。两点绿光瞬间又亮了一下,估计是回个头,然后,灭了。
有多少动物凭借夜色的掩护出来活动呀。于是又恢复了淙淙的流水声,甚至他听见麦苗像婴儿吮奶水一样的声音。高调的天空,稀疏的星星,如同冰粒子一样,闪烁着遥远的冷光。天明地暗,截然分明。
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的脚步声,他停住。脚步声渐渐响过来。好像夜色一下子浓缩成形,两边显出一个黑影,扛着一只袋子,袋子仿佛顶替了脑袋。
他紧紧地握着坎土曼,喊:是谁?干啥?
压在人影上的袋子停顿了一下,大概立刻转了身。袋子被抛出一样,其实是随着身体跑。很快,消失在麦田里。
他冲着夜色说:跑得比草狐子还快,我还以为只有我在忙呢。
随后,他期待流水的声音之外,再出现别的声音。流水声音单调了,这种单调引出了他的瞌睡,他就不停地走。身体在移动,可是,另一个他已躺在床上了。他以为是幻觉,停住脚,那个脚步声继续在响,而且,他能辨别出那是胶鞋。
夜色让开了一个口子,一个影子已近,还叫出来颜士林的名字。
他说:赵连长。
赵连长说:我来看看。来,坐一坐,你把水调教得不错嘛。
他把夜里发生的情况扼要地讲了,说:没想到沙漠边缘的麦田也这么热闹。
赵连长卷了一支莫合烟,淡淡地说:可能是偷菜的吧。
点燃莫合烟的一刹那,颜士林看见了布满皱纹的脸,像水流进沙漠那样,出现笑的嫩芽。平时,他眼中的赵连长总是一脸严肃。他没说出自己怎么没把袋子和菜地联系起来?
赵连长说:恐怕那也不是草狐子。
他说:恐怕不是草狐子,是狼?
赵连长说:后半夜了,你饿不饿?
他的肚子似乎积极响应,竟然“咕噜”叫了一声,他笑了。幸亏夜色掩护了他的表情。
赵连长拿出一个小铁锅(挂在腰背后)。小铁锅缺了个耳朵,连长叫他去捡些柴禾。
他拢来了红柳,铃铛刺,芦苇。
赵连长已挖了个坑,支上了小锅,炖上了水。
火舌热烈地舔着锅底。周围,火光起了圆形的屋子。
赵连长变戏法一样,掏出棉大衣里的一棵大白菜,根须还带着泥土;顺手放进渠水里洗了洗。
他以为整棵大白菜要放进沸水里,或者,掰开菜帮子,因为他想着不在场的菜刀,切菜当然要用菜刀。
赵连长拿起坎土曼,把大白菜削进锅里,那么轻巧、熟练。
他着迷地看着。
赵连长说:添柴。
水在锅里沸腾起来。连长摸出一小包盐,抖进锅中,用一根柳枝搅了搅,说:热了,开吃。
他搓着手,不好意思开口。
连长捡了一根芦苇,一折,一撸,一双筷子,说:大地什么都现成。
两人面对面坐着,中间炖着锅。他想要求连长讲一讲战争年代的故事,只是,他没开口,因为,他看连长吃得很来劲。颜士林身体里暖和起来。
早晨,他交了班。醒来,已傍晚,他去食堂打饭,看见马厩的饲养员,背后跟着一条黑狗。黑狗的目光和他相遇的瞬间,摇了摇尾巴,似乎和他打了个招呼。他想起昨晚连长说:恐怕那也不是草狐子。
颜士林心里笑了,仿佛一夜之间,发现了连队里的秘密。他佩服起连长了。
晚上还有什么事
上海青年小迷糊,接连三天,收工回来,就坐在支着蚊帐的床沿,俯在床头皮革箱子上写个不停,好像生怕遗忘了。一行行字,像麦苗。
同一寝室的上海青年,先擦身,再打饭。朋友替他打来饭菜,催道:肚子不饿呀?给谁写情书?
小迷糊姓肖,他嗜睡多梦。地里,他拄着坎土曼把子,也能打个盹。“小”和“肖”谐音,都叫他小迷糊。
小迷糊似乎感觉到了肚子饿,他放下笔(英雄牌钢笔),说:我给妈妈写信。
有人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小迷糊匆匆扒进饭菜,然后,像鸵鸟遭遇危险,一头钻进没打开的被子。他的衣裤也没脱。这时候,夜色渐浓,寝室里亮着灯(连队有一台发电机)。
朋友推小迷糊起来活动——打篮球,说:春姑娘来了,大地这个母亲也醒了,你怎么像冬眠的虫子?
小迷糊说:我得提前睡,妈妈会赶到我的梦里。
过后,同一寝室的上海青年回忆,小迷糊说,那三天晚上,妈妈总是出现在小迷糊的梦里,而且像有什么事儿。可是,梦里见到母亲,他竟忘了问。
门口,刘排长喊小迷糊。春耕春播“战役”打响了(农场用军事术语说农业生产),翻地的拖拉机不休息,人三班轮换,其中一班,农机手生病了,临时支派小迷糊顶替。
小迷糊说:我有事。
刘排长说:晚上还有什么事?不就是睡觉吗?明天让你睡个够。
朋友说:小迷糊的妈妈要从上海来。
刘排长说:要到也是白天,明天我派车。
朋友说:不用接。
刘排长说:幾千公里来看儿子,咋能不去接?
小迷糊说:能不叫我上夜班吗?
朋友解释:小迷糊要睡觉,妈妈要跑进他的梦里。
刘排长说:乱弹琴,干活可不能挑肥拣瘦。
小迷糊嘀咕:我妈妈好像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刘排长说:春天做梦乱,现在,还有什么事儿比春耕春播更要紧?
临走向夜色笼罩的田野,小迷糊说:这个夜班我肯定上不好。他像交代后事那样,指指床头箱上的信封,托朋友,说:明天把这封信交给通讯员,带到场部寄出。
蚊帐敞开着“人”字形,似乎等待小迷糊来做梦。寝室里的人被叫醒,天已蒙蒙亮。田野里,散发着解冻的泥土气息,翻耕出的泥土像是波浪,突然定格了。乌鸦不断俯冲,啄着翻出来的冬眠的虫子。他们在翻耕过的那片土地里,寻找,收集起小迷糊,并且,拼接在一起,还是有个别部位凑不齐。
经泥土、草根的摩擦,犁铧闪着锋利的银光。后半夜,换下班,小迷糊裹着光板羊皮大衣,躺倒,似乎迫不及待地赶往梦乡,梦里,妈妈一定等待焦急了吧?小迷糊同寝室的朋友这么猜想。
应当躺在翻耕过的湿润的地边,可是,小迷糊睡在了没耕过的地里,那里有去年留下的稻茬和芦苇。履带式拖拉机犁过,拖拉机手没察觉,只是以为这片土地还没解冻或芦苇根系发达,拖拉机迟钝地吼叫了,把羊皮大衣也犁开了。
给拼凑起来的小迷糊擦洗身体,换上衣裤。小时候在上海居住在同一条弄堂的伙伴拉小迷糊的右肩,几乎是哀求地喊:小迷糊,伸直手臂;小迷糊,伸直胳膊。
弯曲的右臂,保持着写信的姿势。伙伴说:小迷糊,你给妈妈的信还没写完,以后,我替你写,你就好好睡吧。
这一年,小迷糊还不满十六足岁。伙伴熟悉小迷糊的笔迹,他开始给小迷糊的妈妈写信。有一天,他要求给稻田灌水——夜班。那片稻田长势特别好。沙漠吹来了风,掀起绿色的稻浪(他赋予它白天的绿色),仿佛听见小迷糊的鼾声,还伴随着夜色里水流进稻田的涓涓的响声。
伙伴对着稻田,说了这些日子的为难。他说:我已接到你妈妈的回信,她没察觉你已出事了,我知道,这件事瞒不久,我没梦见过你妈妈,我担心,你妈妈闯进我的梦里,我怎么说?这件事实在麻烦,还是你自己在梦里对你妈妈说吧,你在那边给妈妈托个梦。
(责任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