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动脉硬化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19-03-14 05:45郝燕燕邹晓静
国际眼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低密度内皮细胞生化

郝燕燕,邹晓静,张 爱

作者单位:(325000)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1检验科;2眼科

0 引言

眼底动脉硬化是预示全身动脉硬化的重要信号,包括老年退化性硬化和小动脉硬化,如患者发生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脑卒中等疾病会加速患者眼底动脉硬化进程[1-2]。其中老年退化性眼底动脉硬化主要是血管壁中层纤维样变以及玻璃样变。视网膜小动脉硬化多与高血压有关,是由于长期血压缓慢上升导致血管中弥漫性细胞增生以及肥厚。临床上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对判断患者的动脉硬化进程有重要作用[3-5]。眼底动脉硬化其病变血管管径一般在100μm以下。针对眼底血管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可以判断病变以及评价预后。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就诊的97例眼底动脉硬化患者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针对眼底动脉硬化与血生化指标检测的相关性进行详细探究,旨在为临床更好的治疗监控、诊断病变等提供相关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前瞻性研究。本次研究选取2017-02/2018-01我院就诊的97例眼底动脉硬化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结果为正常的98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59~72(平均63.41±5.28)岁。对照组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59~72(平均63.19±5.2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通过检测两组血生化指标,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内容包括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并利用直接眼底镜对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进行观察。辅助检测受试者动态血压。检测指标:血糖的观察指标参考美国糖尿病协会于2016年制定的标准,空腹血糖≥7mmol/L为糖尿病;6~<7mmol/L为升高;<6mmol/L为正常。血脂水平的观察指标为总胆固醇,正常范围3.4~5.5mmol/L,高危范围8.3~12.2mmol/L,略高范围 5.6~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正常范围1.55~3mmol/L,高危范围4.3~6.8mmol/L,略高范围3.1~4.2mmol/L。血压观察指标:正常血压:120mmHg<收缩压<140mmHg以及舒张压80mmHg<舒张压<90mmHg。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以及舒张压≥90mmHg。眼底动脉硬化标准[3]:包括眼底动脉血管正常、眼底动脉硬化程度Ⅰ级、眼底动脉硬化程度Ⅱ级、眼底动脉硬化程度Ⅲ级。Ⅰ级为视网膜动脉痉挛;Ⅱ级为眼底动脉血管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且有压痕;Ⅲ级患者有多次中风病史并且运动神经中枢受损导致严重肢体运动障碍。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珋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生化指标情况及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对比 两组受试者血脂以及血糖水平比较,观察组97例患者血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98例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观察组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为Ⅰ~Ⅲ级,对照组为眼底动脉血管正常。

2.2 两组血压对比 两组受试者血压水平比较,观察组97例患者血压均高于对照组98例受试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2.3 两组受试者的血生化常规与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分析

当受试者血生化常规中血糖、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越高,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越高,见表3。

2.4 眼底动脉硬化与血生化指标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眼底动脉硬化为因变量,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糖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进入法”进行自变量筛选,结果显示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糖均与眼底动脉硬化呈正相关,是导致眼底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1 两组血糖和血脂水平对比(珋x±s,mmol/L)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珋x±s,mmHg)

3 讨论

眼底动脉硬化是诱发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患者的脑卒中等疾病发病风险的危险程度密切相关[4]。眼底动脉硬化与血脂、血糖以及血压水平均有密切关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是高血脂。根据患者的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可分析血管壁纤维增生程度,反应血管壁中层纤维样变以及玻璃样变程度[5-6]。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血生化在动脉硬化过程中会有明显异常,其主要是内皮细胞参与了动脉硬化过程。其中脂质特别是过氧化脂质增高是导致内皮细胞受损进而参与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也在抑制前列腺环素发挥保护内皮细胞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受损后血小板聚集附着于受损部位,进而加快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7-8]。有关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对眼底动脉硬化影响较大,可能与载脂蛋白B以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异常表达有关,致使弹力层以及肌层受损,可加速动脉硬化形成。血液物理性质改变会使全血比粘度上升进而使血管内皮下、肌层以及胶原纤维受到影响,血液粘度的改变与脂质代谢异常机制密切相关,主要作用机制为:红细胞通常情况下带有负电荷,正常血管壁与其同电相斥,继而促进其血液流速维持正常状态,而在视网膜动脉硬化过程中因有血管内壁不规则的情况发生,血管壁负性电荷随着血管腔逐渐狭窄而降低,并且红细胞表面电荷也随之降低,进而使血小板与红细胞不再呈分散状态,产生了较强的聚集力。血液粘度改变与脂质代谢紊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眼底动脉硬化的动态变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以及apoB等特殊蛋白已被前瞻性研究证实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吞噬脂肪微粒,是泡沫细胞形成的主要机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apoB,其同样与动脉硬化有重要关系。杨燕芬等[9]研究表明随着血糖与血脂水平的升高,在年龄因素的影响下血管弹力纤维钙化、断裂以及胶原纤维增生,炎症反应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最终动脉开始硬化,表现为弹性减退以及血管壁增厚。

表3 两组受试者血生化常规与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分析mmol/L

表4 眼底动脉硬化与血生化指标的多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检测的血生化指标中血糖与眼底动脉硬化也有一定关联,临床诸多研究表明慢性血糖波动可引起动脉硬化。随着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其导致的视网膜病变几率越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关于眼底动脉硬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与长期血糖波动密不可分,首先长期血糖波动增加了胰岛素抵抗,致使脂分解代谢增加并经过氧化应激使其过氧化,进而造成脂代谢紊乱加重,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参与了动脉硬化的发展[10-13]。其次慢性血糖波动引起了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作为细胞信号以及调控的主要参与者,在促进氧化应激反应时还可造成强烈的脂质沉积前体效应,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刺激了炎性因子的产生,其中活性氧诱导活化炎性基因产物以及黏附分子的表达,炎症因子产生使内皮细胞受损,进而促使血管平滑肌增殖、内皮细胞功能失调、血管重塑以及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等。且慢性血糖波动促使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参与动脉硬化进展。慢性血糖波动减弱了细胞在高塘环境下的调节性反馈作用,使其拮抗葡萄糖的毒性作用降低,使得细胞形态以及功能受损[14-15]。此外本次研究针对血压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进行印证,血压波动可通过影响承受血流负荷部位,可通过长期高血压影响使视网膜功能受损,进而形成机制性改变,是与动脉硬化互为恶性循环的病症。本次研究通过针对血生化与眼底动脉硬化关系进行探究,证实了高血脂与高血糖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联,此外血压也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并且均与动脉硬化的程度呈正相关。本文不足之处在于纳入病例较少,观察指标有限,后期将进一步进行横断面和多因素研究。

综上所述,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血压均可促进眼底动脉硬化,针对眼底动脉硬化进行检测,有利于诊断病情与了解病情进展,可采取措施预防动脉硬化造成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低密度内皮细胞生化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