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薛秀琍,张秋莹,全宏勋,贺 生,闵志雪
(1.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2.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质量显著提升,人民对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呼唤着健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印发和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文件,明确了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健康服务应运而生。实现“健康中国20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体系,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卫生总方针[1]。
首次居民健康素质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仅6.48%的人具备健康素养,农村人群更低[2],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对于健康素养的重视程度会严重影响到医患沟通以至于对人民的健康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3]。而在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康复医生和治疗师仍然秉承着传统的医疗思维模式,只重视医疗而轻视预防,缺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导致患者多次入院治疗的情况较常出现[4]。同时,目前肩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院校尚未转变健康服务意识和理念,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上,仍是以治疗疾病和强调技术应用为主,授课教师还没能彻底转变重医疗轻预防的观念。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健康相关知识教育几乎没有,差距较大,况且多是文理兼收,甚至有不少的学生是调剂录取过来的,职业定位根本就不明确,学生在健康素养和认知上普遍缺乏意识,而且对于这些即将从事健康服务业的“90后”的独生子女(学生)来说,习惯了被服务,但却从来没有真正为别人服务,而大部分高职高专的康复专业课程设置中也没有这样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和服务意识,因此开设一门全面介绍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管理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甚至从事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与民众的需求脱节甚远,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技能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呢?这就需要开发与此相适应的现代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管理课程,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产教融合、保障康复治疗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康复治疗专业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科进行了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将教学过程与临床课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共同研发高职康复治疗专业现代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管理课程,培养以健康服务为目标的康复治疗技术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康复专业教师同行业专家及技术骨干组建了健康服务课程的开发团队,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服务的康复专业工作岗位群,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对工作过程的要素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5],通过归纳康复治疗专业职业行动领域并将其转换为康复治疗专业的学习领域,确定康复治疗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由课程开发团队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分析及课程计划,进一步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在此过程中由课程开发评议机构进行反复评议审核,反馈课程目标、内容的修改,最后逐渐完善课程。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现代大健康服务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在适当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现代康复医学和传统康复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一定的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康复治疗专业技能型服务人才。
采用调研和访谈等形式,结合我校本专业的情况,经过反复研讨和修改,将健康科学理念和服务理念、康复医学的最新进展、健康服务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等列入现代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最终确定现代健康服务管理课程的课程目标并制订了相应的课程标准,为后续职业能力素质课程平台和岗位方向课程模块奠定坚实的基础。
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学生的心理要素变化发展特点及人才成长规律来构建与康复治疗医学专业教育结合的现代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管理课程。现代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管理课程体系中包括显性课程模块、隐性课程模块。显性课程模块是“硬课程”,即健康服务课程,采取理论讲授方式,将健康科学理念和服务理念的专门知识构建起来,以活页项目的形式组合的教材、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等一整套教学环节。而隐性课程模块是“软课程”,即活动形态模块,通过非理性教育培养人的理想、信念、情感、悟性、灵感和想象力等,用此种方式形成人的价值体系[6]。
康复治疗专业大专三年制层次开设。在课程项目编序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学习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基础到临床来安排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水平、职业修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学生入学后进行理论讲授,按照项目模块元素进行。第一二学期开展活动形态模块(在各种志愿者协会、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进行);第三、四学期与专业课程结合,临床见习(养老机构、社区康复中心和临床康复医院),针对不同的康复患者与病种进行不同内容的健康宣教、服务和诊治。现代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管理课程安排见表1。
组建校企教学团队,采用活页项目式的课程结构,根据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实际和实施过程的实时评估,随时进行调整优化[7]。授课教师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引领教学法,利用案例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实施教学。
有层次、有步骤组织活动,开展活动形态模块,包括在第一二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养老院、各种志愿者协会、社会福利院等活动;第三学期到养老机构、社区康复中心和临床康复医院临床见习和实习。逐渐形成学校提供育人标准和课程,养老机构提供实训和志愿活动场地,医院康复科或康复中心提供技术标准和师资等,形成校院企一体化的培养康复治疗高素质复合型服务人才的运行模式[8]。
课程结束后,借鉴TREE体系课程考核评价方案[9],进行课程教学评价。临床康复专家根据任务的真实环境、真学真做真本领的要求协同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和课程考核,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多元考核体系,主要采取以过程考核为主,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重视实践技能考核的评价,课程总成绩为人文关怀及提问(30%)+职业素质(20%)+技能考核(5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过程与临床实际的无缝对接。
表1 现代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管理课程安排
本研究紧紧围绕目前社会对高职高专应用型康复治疗专业服务人才的需求,通过课程的实施,大大优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提升学生的职业修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课程开发时间尚短,时间(多个学期)和地域(实习场地)跨越比较大,需要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另外,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校企合作深度等方面都会对教学质量及目标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临床知识更新快,还需多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动态更新课程内容,才能开发出适用于康复治疗专业的现代健康服务管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