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拜代·买买提
摘 要:本文对比研究汉维两种语言中的死亡义委婉语,并分析了其异同,揭示了两种语言中死亡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等。并希望对第二语言学者更准确地使用这类委婉语有所帮助。
关键词:汉语;维吾尔语;委婉语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在一种语言中委婉语的功能也不可缺少的,它能把语言显得更美丽,更容易理解,不能直言直语的时候,利用它的功能来表达目的。
一、汉语中的死亡义委婉语现象
汉语中代替“死”的委婉语很多,从古代以来最忌讳的是一个“死”字,一般情况下借用别的词语委婉语含蓄来表达,“死”字是从古代以来对人们带来一种不好的影响,人们不想用关于“死”的语句,不得不要用的情况下,用“死”字的委婉现象。“死亡”的委婉语现象是不伤害别人的心,不会产生错误的理解。以下是“死亡”的委婉语现象:
1.按死亡对象不同
(1)地位不同
在古代皇上的死亡委婉称:驾崩、晏驾、薨。大夫的死亡委婉称:卒。一般的官员的死亡委婉称:逝。士兵的死亡委婉称:不禄。父亲死亡称为“失怙”;母亲死亡称为“失恃”;父母双亡称为“弃养”;妻子死称为“失俪、断弦”,“疾终”,“不禄”。
(2)长幼不同
未满20岁而死的称为“ 凋谢”;老者、長着而死的称为“寿终”、“见背”、“身故”、“去世”、“过世”、“谢世”、“故世”、“辞世”、“故去”、“亡故”、“就木”;未成年去世委婉称“天折 ”、“天亡”、“遇亡”、“早死”、“早逝”。
(3)性别不同
女性死亡委婉称:香消玉碎、香消玉殒、葬玉埋香、寿终内寝。
男性死亡委婉称:寿终正寝。
2.死因不同
汉语中按照死亡原因的不同也分别:
(1)自然而死的死亡义委婉语
寿终正寝、寿终内寝、去世、百年、谢世、作古、四游、登仙、归西、羽化、永别、
(2)非自然而死的死亡义委婉语
遇难、揭难、遇害、殉国、牺牲、就义、殉难、殉、客死、凶死
3.按感情色彩
汉语中的死亡义委婉语按照感情色彩主要以下几类:
(1)带褒义色彩的:
捐躯、牺牲、阵亡,就义、眼睛闭上了、过世了、谢世、献身、舍身、舍生取义、捐生、效命、成仁、
(2)中性的:闭眼、合眼、去世、没了、永眠、弃世了、断气、见马克思、与世长辞、升天、归天、就木、寿终正寝、走了、不在了、没了、葬玉埋香。
(3)带贬义色彩的:
人们对恶人,仇人,最烦的人的死亡用“毙命”,“完蛋”,“见阎王”,“蹬腿儿”“横死”等来表达他们的死亡。
二、维吾尔语中的死亡义委婉语现象
在维吾尔语中的死亡义委婉语现象也是不可缺少的词类。维吾尔语的委婉语现象可以从语言的好听,礼貌,动听等角度来解释。一些维吾尔语中的死亡义委婉语:[kεlmεskε kεtti, u dunja?a kεtti, k?z jumdi, qaza tapti, wapat boldi, tygεp kεtti]
1.按死亡对象不同
(1)长幼不同
根据死者的年龄死亡委婉称[t?at?rap kεtmεk][ja?la kεtti](夭折,夭亡,早夭,夭逝)用的是婴儿,年龄小的,刚出生的;根据年龄大的,长着的死亡委婉称“k?z jummak”(弃世)(寿终);[Uni? dadisi t?n?gyn qaza qildi] 他的外公昨天去世了。
(2)职业不同
维吾尔语中有一些委婉语根据职业的不同使用位置与现象也是不同的。比如说:伟大的人的死亡委婉称[wapat boldi] [qurban boldi ](牺牲了)(去世了);医生是救人命的天使,医生的死亡委婉称:[bizdin ajrildi] “u dunja ?a kεtti ”(离开了人世)(上西天);
2.死因不同
每一件事有种原因而发生,人的死亡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人类的死亡的原因不能直接表达,为了避免让人难受尽管使用委婉词语。有一些自然和非自然而死的表达方式方面也有不同。
自然而死的委婉语:暴卒(突然死去的)、去世、过世、逝世[alεmdin ?tmεk]、寿终[qerip ?z εd?ili bilεn ?lmεk]。
非自然而死的:献身[?zini be?i?limaq]、殉国[hajatini tε?dim jhlmfq]、牺牲[qurban bolmaq]、
3.按感情色彩
人们的死亡是按照死者的好坏委婉称呼也不同。感情色彩主要有以下三个:
(1)带褒义色彩的:归真[?ihit bolmaq]、牺牲[qurban bolmaq]
(2)中性的:停止了呼吸[nεpsi toxta?]、遇难[qaza?a juluqmaq]
(3)带贬义色彩的:完了、一命鸣呼 [halεk bolmaq, tygimεk]、挂了[be?ini jimεk]、
三、结语
委婉语能够人类的禁忌语使用方式变化为能接受的,能广大使用的形式。不同的民族对委婉语的认识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来更进一步的得到共同认识
参考文献:
[1]庞兆勋《古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的类型及文化意蕴》乌鲁木齐,韶关学院学报,2008.
[2]李芸,阿孜古丽·司马义《汉维委婉语的语用及修辞对比研究》,喀什,语言与翻译,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