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武
摘 要: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新型农业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将具体结合A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情况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农业现代化重视程度的增加,加快推定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是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的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但是,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障碍。因此,深入探究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增强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A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1.数量和经营规模快速提高。目前,A市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万多家,注册会员7.5万多户,带动社员户数近19万户,土地流转面积5.4万hm2,年经营收入7亿多元;家庭农场5000多家,土地流转面积2.05万hm2,年经营收入8亿多元;各类农业园区300余个,其中A省政府认定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8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和经营规模快速提高,带动当地农民转变发展方式,走上现代农业之路。
2.三产融合发展意识增强。随着休闲农業、现代农业、绿色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经营效益的持续追求,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向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业功能得以拓展。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意识明显加强。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主体拓展了农业的休闲旅游、农事体验、观光采摘、农业科技普及等功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也带来了一定的利润。如:A市某庄园经过探索与实践,已发展成为休闲观光和采摘、特色果蔬种植、蔬菜等农产品深加工配送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严重缺失。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从事农业的经营型、专业技术型、社会服务型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1)经营管理团队不健全。在调研中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没有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负责人也多数不具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急需经营管理人才。
(2)技术人员引进难。主体多依托大学院校或科研院所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大多缺乏自己的技术人员。由于行业发展和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待遇低等原因造成专业技术人员引进难。
(3)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难。从业人员以当地就近就业的农民为主,长期受农业分散经营的影响,以及年龄大、文化素质低等原因,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职业农民仍需一个长期过程。
2.资金筹措困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都是由传统的农户发展而来,资金积累较少,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有限,但从事农业生产的投资大、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因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同时担保抵押物较少,因此很难获得信贷融资。政策支持的一些借贷渠道,如小额信贷、公务人员担保贷款、扶贫贷款等,主要是3~5万元的小额贷款,融资需求满足程度非常低。因缺乏配套政策,抵押农村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获得资金支持仍很困难。面对资金来源受限和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感到束手无策。资金筹措困难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3.财务核算不规范,风险控制能力差。在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同时,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突出。大多数的经营主体,财务核算体系不健全,实施执行的会计制度也不能完全统一,有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的执行《农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而更多的是自成一套,只停留在收支流水账记录上,投入产出、资产、成本、债务的核算不全面、不准确,造成经营底数不清,内控缺失,风险控制能力差。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策
1.多举措开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
(1)加强农业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建议主管部门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相关制度,制定相应鼓励和支持政策,为懂管理、擅经营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入股、股权激励等利益联结与分配激励机制,鼓励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现代农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创办经营主体或到新型经营主体任职兼职,做好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产业专家帮扶和农技人员对口联系制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供给。
(2)加强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人才培养。建议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开设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新兴学科,完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课程,培养农业新兴产业学科的专业化人才。积极开展高校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人才培养开辟绿色通道。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把新型经营主体纳入职业教育体系,设置标准化课程,加速其自身人才的职业化、系统化、专业化培养。
(3)加大基层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依托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提高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计划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培养更多热爱农业、懂农业科技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2.合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同时加大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制定或完善相关政策,制定资金支持的条件或标准,或设立农业科技创新、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对不同经营主体进行分类支持,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整合各项涉农补贴政策,向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配套政策。同时,不断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进一步探索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及风险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3.规范财务核算,加强会计人员培训。近年来,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各种农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强,资金额度的加大,建议财政部门尽快修订现有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办法,并根据新型经营主体形式的多样性,补充制定行业性、专业性的会计制度,从而在制度方面规范新型经营主体的财务核算管理工作;在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法人、理事长、专业技术人员等培训的同时,加强相关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四、结语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A市适应国家战略任务部署的需要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除了依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努力外,还必须尽快解决人力资源不足,融资难,财务核算不规范等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贞琴.农业部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EB].中国发展门户网,2018(1).
[2]王曙光.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中国农村金融,2013,(10):21-22.
[3]唐丙元,赵然芬.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J].经济论坛,2016,(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