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飞
摘 要:2018年,河口采油厂财务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油田改革发展任务,瞄准“三大目标”“五大战略”和采油厂年度效益目标,突出价值引领,深化业财融合,加快财务转型。为全面落实“3+4”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对采油管理区下放了预算自主权,把采油厂一切经济行为引领到价值创造上来,激发了管理区自主经营活力,推动了预算执行效率和成本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预算自主权;实施措施;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3-0110-02
一、预算自主权下放的主要内容
按照分公司《新型管理区建设大纲》内容和经营预算管理要求,采油厂树立油藏经营理念,按照“管理区管不了的事情采油厂担起来,管理区能干好的事情采油厂放下去”的原则,做实管理区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五项机制”建设,对管理区下放了经营预算自主优化权,核心是存量(老井和措施产量)自主优化权和成本自主优化权的下放,切实把采油管理区从产量中心、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一)产量自主权下放
以往采油厂各管理区的年度配产分老井、措施、新井三种类别,管理区实际只对老井产量有自主权,措施和新井产量一般由地工两所为核心的项目组主导,管理区没有话语权,但绩效考核时,全部产量由管理区承担,导致管理区的责权利不对等,绩效考核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了管理区自主经营的积极性;2018年,采油厂将存量产量自主权下放到管理区,全面激活管理区自主经营活力,为实现油藏经营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成本自主权下放
采油厂围绕年度利润目标,扎实做好经营预算的“放、管、服”工作,全面落实成本自主权的下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放权”上,按照成本费用属性,分类下放成本自主优化权,释放管理区资源优化动力;二是在“服务”上,协助管理区建立标准化费用定额,提高成本自主优化能力;指导管理区编制预算影响因素参考库,提高管理区预算执行质量;三是在“管理”上,界定两级管理责任,强化经济活动分析和问题整改机制,发挥采油厂监督职能;在预算自主权下放过程中,始终坚持放有力、管有序、服有效,推动管理区在“风险可控、权责适度、活力激发”的主基调下实现价值创造和效益提升。
1.放权。采油厂将完全成本全口径下达到各管理区,按照成本属性分人工成本、操作性费用、管理性费用、稳产长效投入、固定性费用,结合油田政策和管理区承接能力最大限度下放成本自主优化权。
2.服务。建立标准定额,帮助管理区建立效益导向的标尺。一是建立分油藏类型定额标准。通过采集11个管理区近三年的油气生产成本发生数据,按照管理区所属稠油热采、低渗透、中高渗透三种油藏类型进行划分,分别建立起油气提升、驱油物注入、井下作业、测井测试、稠油热采等生产过程的单井年成本消耗定额标准,帮助管理区理解和掌握不同油藏类型对成本动因的影响,提高成本自主优化能力。二是建立重点生产费用单耗指标。
3.管理。首先,界定两级管理责任。其一,管理区。作为油藏经营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承担存量产量和成本优化的责任,重点围绕年度绩效目标,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自主优化月度老井、措施产量目标,依托一体化技术分析决策机制和“三线四区”经济效益评价平台,突出事前算赢,优化成本结构,对经营过程的投入、产出進行价值核算,建立甲乙方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经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自主经营活力,实现效益提升。其二,采油厂。为管理区油藏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协调处理超出管理区权限范围的业务事项;主要承担管理区的经营目标、绩效与风险管控考核政策的制定,并实施监督。重点围绕采油厂200万吨效益产量和绩效目标,建立绩效评价分析体系,提升管理区预算运行质量,发挥预算价值导向作用,及时提出风险预警。建立财务保障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决策支撑作用。其次,深化经济活动分析。预委会办公室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以效益趋势比较为重点的对标分析,以人工劳效评价为导向的劳动生产率分析,以占用资产回报为导向的资产创效能力分析,不断提升经济活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建立问题导向的落实整改机制,根据问题性质分类整理、标明风险等级,提出相应建议;每月10日前收集汇总问题整改反馈信息,问题整改实施备案销号闭环管理,未整改的问题要求责任人在月度例会解释说明,通过事后效益分析,提升管理区自主经营管理能力,通过问题整改落实机制,督导管理区及时修正自主经营管理偏差,实现风险可控和效益提升。
二、预算自主权下放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导向,配套市场化运行机制,为优质优价提供服务保障
1.构建甲乙方市场关系,推进合作共赢的经营模式。管理区积极实施低成本战略,与采油厂内部单位、油田专业化队伍、社会化队伍等分层级建立了甲乙方的市场化关系。一是管理区与地质所、工艺所之间建立甲乙方劳务关系,制定出台了23类措施设计方案标准价格和3类52项分析化验劳务标准价格,用市场化运行机制弥补管理区短期内措施承接能力不足的短板,增强管理区自主经营意识和经营活力;二是管理区为盘活油气资产,增强创效能力,按照《胜利油田分公司合作恢复停产井管理办法(试行)》,与井下作业公司建立恢复停产井合作关系,合作扶停井范围包括常规扶停井、复杂扶停井、大修扶停井;按照2 200元/吨减去甲方投入及运行成本后的价格向乙方支付作业费,每季度结算一次,实现合作共赢、风险共担。
2.下放施工队伍选择权,拓展经营预算提质增效空间。管理区拓展经营视角,在专业市场范围内的、非招标性的、50万元(不含)以下的成本项目,自主选择服务队伍。同时,加强对施工队伍在服务质量、服务能力上的评价工作,严格执行油田相关制度,对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提升外部承包商队伍的服务水平。通过市场化的信誉评价和选择机制,提升了施工质量和时效,为管理区高质量生产运行构筑了良好的运营环境。
(二)强化目标导向,构建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为效益提升提供考核保障
1.建立预算评价指标及风险标识排名机制。为及时反映管理区经营绩效结果和预算运行质量,满足采油厂经营预算管控和考核需要;采油厂建立预算管控指标和预算评价指标两个体系,预算管控指标主要反映管理区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成果,包括油气单位完全成本、油气单位操作成本、吨油运行成本、吨油增量成本、吨油折旧折耗、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每月上旬,各管理区开展预算指标对比分析;采油厂开展预算管理指标排名,并建立预算指标风险标识,按照超预算指标5%以上、5%以内、-5%~-10%、-10%~-20%、-20%以上五挡,设立非常好、正常、预警、风险、高风险五个风险评价标识;提示采油厂和管理区两级管理者及时采取相应的预算管控措施。
2.强化量化考核机制。采油厂制定《河口采油厂2018年绩效考核办法》,对三级单位的考核,将人力资源优化、外部市场创效等纳入利润指标,按其经营业绩完成情况,实行月度阶段滚动考核。管理区考核,超过经营业绩基本目标多创效益部分,按50%的比例考核兑现。多创效益值=主业利润超欠值+资源优化核减成本值+外部市场收入值,其中主业利润根据管理区的存量产量核定,管理区老井和措施产量欠产,兑现利润完成额的80%。管理区主管师以上人员的奖金由采油厂统一考核发放,按照所辖管理区职工平均奖金的3—5倍兑现。
三、预算自主权下放的实施效果
通过新型管理区建设和预算自主权的“放、管、服”工作推进,首先,采油廠层面,整体上看,采油厂管大事、管发展、管协调、管规范、防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全厂生产运行节奏进一步加快,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均超计划运行,各项开发指标、采油工程指标与去年相比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生产运行、挖潜增效、深化改革和安全环保等方面进展顺利高效。其次,管理区层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向价值创造聚焦,突出油藏经营管理主体地位,配套五项机制,深入开展事前算赢和“三线四区”经济效益评价,通过一体化决策优化平台自主优化产量结构、自主优化成本结构,全面提升预算资金运行质量和效益,在采油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措施
第一,管理区对经营自主权的承接能力不足。在经营自主权下放以后,管理区在接得住、管得好、用得活等方面能力还存在一定欠缺,特别是在效益工作量的摸排上,技术、人员和能力严重不足。要发挥好经营自主权,管理区的三室一中心必须配备油藏管理、市场经营、投资、财务管理、合同签订结算等方面懂得管理和操作的综合性人才。目前,各管理区普遍存在三室一中心人员选配困难,急需采油厂有针对性地编制培训内容,制订常态化培训计划,持续加强管理区复合型人才培育工作,不断提升三室一中心技术层业务能力。
第二,油田和采油厂配套的制度还需要完善。部分权限需要油田层面政策支持,如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需要加快向管理区延伸,目前管理区还无法充分行使油藏经营自主优化权。
第三,市场化体系建立尚不成熟。按照《大纲》要求,管理区与厂内部队伍、油田专业化队伍、社会化队伍建立了甲乙方关系,管理区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购买服务。但实际运行中,部分领域的施工队伍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管理区还无法享受到“优质优价、货比三家”的服务,市场化的环境还不成熟,市场化运行机制、定额结算机制、竞争机制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周宏.采油厂项目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8,(1).
[2] 闫鲁曼.采油厂成本预算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