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博 何建民
引用格式:张一博,何建民. 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资源整合与酒店绩效关系[J]. 旅游学刊,2019,34(2):83-93. [ZHANG Yibo, HE Jianmin.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hotel alliance network relationship diversity,resource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hotels performance[J]. Tourism Tribune,2019,34(2):83-93.]
[摘 要]文章综合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深入探究酒店联盟网络提升酒店绩效的内在机制。在资源整合过程视角下,文章通过对359家酒店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资源整合过程与酒店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短期,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非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酒店资源整合(除资源识别外)对酒店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资源整合识别具有显著促进作用;(4)资源整合在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与酒店绩效关系中没有发挥中介作用。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对酒店联盟网络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资源整合过程;酒店绩效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9)02-0083-11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2.013
引言
随着全球金融、旅游等行业更多地转向亚洲地区,跨国酒店集团也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中国酒店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互联网经济也为酒店业带来强烈冲击,使我国酒店业竞争更加白热化。在此背景下,我国酒店企业如何防止由于组织经营无效而从市场出局,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推进住宿企业连锁化和网络化发展,这既与酒店联盟网络发展观念不谋而合,又为酒店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酒店企业可以通过与友好酒店或企业开展纵向、横向战略联盟,构建联盟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规划》中的要求。为获取更多的资源来提升酒店竞争力,酒店企业纷纷寻觅联盟伙伴,从单体酒店到酒店联盟,从酒店联盟到跨界联盟,酒店业呈现建立酒店战略联盟网络的新趋势。成功的联盟网络是酒店企业实现外部扩展和整合资源的有效途径。遗憾的是,目前国内旅游联盟研究中定量研究较为单薄[1],有关酒店联盟网络的研究比较少见,仅有少数学者[2-4]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酒店联盟网络、资源整合与酒店绩效的关系研究亟须进一步深化。基于此,本文以我国酒店联盟网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究酒店联盟网络提升酒店绩效的路径及内在机理,以期指导酒店企业通过实施联盟网络战略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和绩效的提高。
1 文献述评
学者针对联盟网络、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有关三者相互作用原理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我国有关酒店联盟网络、资源整合与酒店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较为单薄,尚有较大研究空间。
(1)联盟网络与企业绩效关系。在联盟网络与企业绩效作用结果方面,前者对后者究竟是否具有正向影响尚未统一,有学者认为联盟网络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5-7],但也有学者研究发现,联盟网络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并非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8-9]。在联盟网络与企业绩效作用关系方面,联盟网络一方面可以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促进作用[10],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竞力或创造新市场机会等对企业绩效发挥中介作用[11],即联盟网络可以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分歧,本文分别从作用结果和作用关系两方面对联盟网络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2)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在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作用结果方面,学者们研究结论较为统一,在提升企业绩效方面,无论是资源整合方式,抑或是资源整合过程,都会产生显著促进作用[12-13]。在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作用关系方面,资源整合一方面可以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14],另一方面,资源整合可以在联盟网络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15],实现间接影响。资源获取是目前学者在研究资源整合过程时选择的主要变量[16-17],但由于资源整合过程包含多个过程,其他过程的研究略显不足,本文分别从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4个方面研究其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3)联盟网络与资源整合的关系。企业联盟网络对资源整合过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8]。在有关联盟网络的研究文献里,变量选擇时多关注联盟网络关系强度、关系多样性、网络规模和结构洞方面;在有关资源整合过程的研究文献中,变量选择时多关注资源识别和资源获取[9-10, 19-20]。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有助于企业获取异质性信息、技术和能力等资源,增加资源整合的机会,降低创新风险,对联盟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21]。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给企业带来非冗余资源的同时,也会阻碍复杂知识的传递[22],从而减少联盟企业绩效。基于现有文献中鲜有探讨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与企业资源整合过程关系研究的现状,以及上述研究分歧,本文针对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影响关系及内在机理展开进一步研究。
与美国相比,我国基于联盟网络的研究落后明显[23]。基于上述研究内容的不足,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究联盟网络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本文以酒店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原因:(1)酒店业存在广泛的联盟现象,包括存在联盟关系多样性的现象,如铂涛集团构建自己独特的联盟网络时,存在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现象。(2)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也可以说明酒店业存在广泛的联盟现象,包括多样性关系的联盟现象的合理性,既可以满足游客旅游活动综合性需要所要求的旅游供给的综合性,同时享有规模经济与网络经济。(3)前文提及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样本对象主要聚焦在高新技术、生产和新创企业[11],针对酒店企业的研究十分匮乏。与传统高新技术企业、生产或制造型企业相比,现阶段酒店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更需要外部网络资源。酒店企业的无形性、同时性、异质性和易逝性等属性也使酒店业与制造业具有明显区别。(4)酒店业呈现建立酒店战略联盟网络的新趋势,酒店联盟网络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酒店联盟网络对酒店绩效影响路径的内在机制更是不甚明了。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深入探究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资源整合与酒店绩效影响关系及内在机理,以期丰富和发展现有相关理论的研究同时,指导实施联盟网络战略酒店的成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2.1 酒店联盟网络的概念界定
酒店战略联盟是指酒店与其他企业为实现各自战略性目的,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达成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酒店联盟网络是指酒店与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在各种协议和契约的约束下,通过对成员企业若干要素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成员企业特定战略目标而结成的网络组织[4]。特许经营1和委托管理2均属于酒店联盟网络,原因在于他们的定义均符合酒店联盟网络的内涵。
酒店战略联盟是酒店联盟网络形成的基础,随着酒店战略联盟的不断发展和演化,双边联盟企业关系相互联结,逐渐构成酒店联盟网络。在社会网络的视角下,联盟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中。酒店联盟网络是联盟主体与所缔结的联盟与联盟间关系,是酒店企业通过协议和契约组成的复杂系统。将联盟中的企业看作社会网络中的节点,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协议和契约关系,则酒店联盟网络为联盟主体(点)与联盟主体间关系(线)的集合,可以利用图形表达(图1)。图1中L1、L2、L3和L4代表酒店,A~K代表与酒店结成战略联盟的企业,即联盟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协议和契约关系。企业C既与L1酒店结成战略联盟,又与L2酒店结成战略联盟,因此通过C、L1和L2酒店能建立起联结关系。同理,企业E使L2和L3酒店建立联结关系,企业F使L2和L4酒店建立联结关系,企业G使L3和L4酒店建立联结关系。L1、L2、L3和L4酒店通过C、D、E、F、G和H企业能够建立起相互联结关系,形成酒店联盟网络。
酒店联盟网络可以在竞争者之间和非竞争者之间展开[4]。竞争者之间的酒店联盟网络可分为互补型酒店联盟网络、供应分享型酒店联盟网络和准集中型酒店联盟网络3种类型。非竞争者之间的酒店联盟网络可分为组建合资企业、酒店企业与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结成的联盟网络、酒店企业与来自旅游行业外企业结成的联盟网络3种类型。
2.2 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绩效的影响
平衡计分卡是对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将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两个指标有机结合,既能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又能指出企业在综合能力、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借鉴平衡计分卡方法,从财务和非财务两个维度对酒店绩效进行综合衡量。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酒店绩效是指酒店在同行业间获取的相对绩效。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相互间关系的集合,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强调组织间关系网络由企业与其他组织间一系列水平或垂直的相互关系组成,包括企业与供应商、竞争对手等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企业间关系可以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显著影响[24]。
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hotel alliance network relationship diversity)是指酒店与酒店联盟网络参与者间类型的异质性,表现为酒店与联盟伙伴之间各种拥有的资源和行业背景等差异性。酒店联盟网络合作的伙伴包括企业、供应商、代理商和大学科研机构等,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会对联盟伙伴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可为酒店和联盟伙伴带来丰富的资源,并发挥不同作用。如酒店与产业上游的在线旅游预订平台企业合作,可以获取高质量的营销渠道;与产业下游的高校进行合作,可以获取高质量的人才资源。新知识和能力的创新通常需要企业获取不同的知识和能力。酒店联盟网絡关系多样性有助于促进酒店和联盟伙伴间学习[25],提高酒店和联盟伙伴成功进行协同创新的可能性,进而提升酒店绩效。由此,本文提出假设:
H1: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H2: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非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2.3 酒店资源整合过程对酒店绩效的影响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一直是管理学解释企业绩效差异的主导理论之一。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集合体,企业资源是其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26]。但是,资源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其转化为实际的竞争优势需要一系列整合。资源基础理论揭示了酒店资源的有效整合是酒店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它为酒店企业构建竞争优势而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思路。借助该理论,酒店企业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识别、获取、配置和利用,形成酒店企业独特的,不易被模仿、替代和占有的资源,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实现酒店企业良性成长。
酒店资源整合是指酒店企业通过选择、汲取、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的方式来处理来源不一、层次不一、结构不一、内容不一的资源,使之具有更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在此基础上重构原有资源体系,放弃无价值资源,最后形成全新的核心资源体系的过程[4]。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本文将酒店资源整合过程分为酒店资源识别、获取、配置和利用4个阶段。
若要更清楚地甄别酒店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所需资源,酒店企业首先要进行资源识别,其次定位所需资源的来源。酒店资源识别指酒店企业从自身资源出发,分析和确定酒店企业所需资源的过程。经由资源识别,酒店企业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和配置资源,帮助酒店企业逐渐构建独特的资源束,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促进酒店绩效的提升。一般而言,财务资源等有形资源相对容易识别,人力资源等无形资源比较难于识别。资源是酒店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准确识别出自身所需的关键资源,酒店企业才可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等手段快速获取、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提升酒店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从容应对激烈竞争。
酒店资源获取指酒店企业通过利用其他资源或渠道获取酒店企业所需资源并合理利用的过程。酒店资源获取以酒店资源识别为基础,从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增加酒店资源,帮助酒店企业不断消化和吸收各种信息和技术等资源[27],促进酒店企业优化自身资源组合,逐渐形成独有资源及独特能力,解决酒店企业普遍存在资源约束问题的同时,还可掌握顾客需求和行业发展动向及变化趋势,最终实现酒店绩效增长,为酒店企业后续发展所需的资源位置和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酒店企业要想不断发展,持续保持市场地位,就需要不断获取资源的补充。酒店企业利用酒店联盟网络,帮助其获取所需资源、提升组织学习能力、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加快市场开发速度、迅速获取有价值的管理经验等。
酒店资源配置指酒店企业获得所需资源后,重新调配所有资源,使它们能够配合且互补,从而获取独特竞争力的过程。一些资源可能非常简单,可以直接应用于酒店生产过程,而其他资源可能很复杂或必须结合起来才有用,为使酒店企业所控制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率,酒店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就显得十分关键。通过这种匹配行为,酒店企业不仅能使获取的资源具有价值,还有可能产生新资源或形成内化整合能力,这些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资源是酒店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如通过委托管理模式建立联盟关系后,业主酒店和酒店集团分别重新进行资源配置,使各自所控制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率,既为客人提供了优质服务,又提高了自身绩效。
酒店资源利用指酒店企业使用所获取并经过匹配的资源,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能力,通过发挥资源与能力的作用生产出产品或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通过资源利用,可以使酒店企业进入新市场、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商机等,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杠杆作用[11]。如果酒店资源整合的效率未实现最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酒店企业竞争力[28],不利于酒店企业保持竞争优势。酒店资源利用是酒店资源整合过程最后的目标,也是提高酒店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酒店企业通过将已匹配的资源有效利用,强化与拓展酒店企业的各种能力和竞争优势,巩固酒店企业市场地位。由此,本文提出假设:
H3:酒店资源整合过程对酒店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H4:酒店资源整合过程对酒店非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2.4 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资源整合过程的影响
酒店联盟网络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企业间关系,既是酒店企业获取资源的手段,也是其创造新市场机会的一种方法。酒店联盟网络既为酒店企业获得必要资源提供合法渠道,又为联盟伙伴提供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
根据社会网络理论,酒店企业能够通过酒店联盟网络活动获取丰富的资源和信息。酒店联盟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酒店和联盟企业间信息资源的流动,有利于酒店企业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并与已有资源整合,从而改变酒店联盟网络结构,提高酒店企业创新能力[29]。酒店和联盟企业间通过紧密的联系,可以促进知识共享网络有效性的提升[30],实现酒店和联盟企业间的资源和能力共享,获得竞争优势。酒店企业在创建和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各种资源的整合,酒店联盟网络的关系特征和结构特征影响着联盟企业间资源的转移、获取、共享和创造,进而影响酒店企业资源整合的效果。
酒店资源获取的成本直接影响酒店资源整合的过程,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有助于提高资源流动的速度,提升资源的广度,降低搜索信息等资源的成本,进而对酒店企业联盟网络构建能力和发展速度产生一定影响。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有利于酒店企业获取所需资源,有成功经验的联盟伙伴能够给酒店企业提供更多的经营指导,多样性的联盟伙伴关系比同质性联盟伙伴关系更有利于酒店企业获取所需资源,新技术或新知识需要通过外部学习来获取[17]。酒店联盟网络关系的多样性还能帮助联盟伙伴获取多样化的资源[31],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影响联盟伙伴从外部获取资源的动力[32]。由此,本文提出假设:
H5: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资源整合过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H6: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通过影响酒店资源整合过程对酒店绩效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量表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为保障问卷的内容效度,本文首先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问卷设计。其次,邀请4位酒店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8位酒店职业经理人进行讨论和试填。最后,通过对101家酒店企业进行小样本测试,形成最终调查问卷。
(1)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的测量。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的测量参考Goerzen等[8]和Vasudeva等[25]的量表,通过小样本测试后,最终确定为:联盟伙伴来自不同产业、大部分联盟伙伴所提供的资源在类型上是相异的和联盟伙伴的人员具有不同技术专长3个指标。
(2)酒店资源整合过程的测量。酒店资源整合过程的测量参考Hitt等[12]和董保宝等[33]的量表,通过小样本测试后,酒店资源识别最终确定为:贵酒店很清楚自身所能够使用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等资源、贵酒店很清楚自身需要哪些资源、贵酒店认识到构建联盟网络的价值、贵酒店能获得资源供应商的相关信息4个指标。酒店资源获取最终确定为:贵酒店从联盟伙伴处获取所需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贵酒店从客户那里获取需求信息等无形资源、贵酒店从联盟伙伴那里获得了市场开发技能、贵酒店从联盟伙伴那里获得了酒店管理技能、贵酒店从联盟伙伴那里获得了客源市场5个指标。酒店资源配置最终确定为:剥离了无用资源、贵酒店实现资源的转移、贵酒店员工之间资源共享是一种共识、贵酒店把各种资源根据目标结合在一起、贵酒店不同业务流程间衔接良好、贵酒店实现了酒店内部资源的共享性配置6个指标。酒店资源利用最终确定为:贵酒店利用员工个人资源禀赋得到其他外部资源、贵酒店管理团队利用成员的资源禀赋得到其他外部资源、贵酒店利用联盟网络的资源禀赋得到其他外部资源、贵酒店管理团队利用已整合的资源撬动得到其他资源4个指标。
(3)酒店绩效的测量,酒店绩效的测量參考Kaplan等[34]和李宋岚等[35]的量表,通过小样本测试后,酒店财务绩效最终确定为:盈利能力明显提高、运营能力明显提高、偿债能力明显提高、发展能力明显提高4个指标。酒店非财务绩效最终确定为:贵酒店顾客满意度明显提高、贵酒店市场份额明显增加、贵酒店服务效率明显提升、贵酒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贵酒店员工满意度明显提高、贵酒店的员工团队协作能力明显提高6个指标。
本文所有测量指标均采用Likert 7级量表进行评分,1为完全不同意,7为完全同意。
3.2 数据收集
本文借鉴彭伟等[36]和任胜钢[37]的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便利抽样、滚雪球抽样和配额抽样,在全国范围开展对酒店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委托朋友发放、酒店高管培训会议、校企合作单位发放、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的形式给酒店高层发放问卷等几种方式进行问卷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446份,经筛选整理后,有效问卷359份,有效回收率59.8%,样本酒店1特征见表1。
4 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
4.1 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文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的软件是SPSS18.0和AMOS17.0。一般使用是否存在负误差方差、标准化指数是否超过或太接近1的两个指标来衡量“违犯估计”[38]。经检验,本文的研究模型未发生“违犯估计”现象。
本文各研究模型的检验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实现。由表2可知,酒店资源整合过程和酒店绩效变量拟合指数均符合相应标准,模型拟合较好。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运用多种方法测量联盟的信度和效度,以检验测量量表内部一致性和有效性,具体结果见 表3。由表3可知,本文各个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以及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表明本文的测量量表信度较高。同时,所有变量的平均提取方程(AVE)均大于0.5,表明本文各个变量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另外,所有测量变量的平均提取方程(AVE)值的平方根值均大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表明本文的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
4.3 假设检验
一般使用偏度(skew)绝对值小于3,且峰度(kurtosis)绝对值小于10的两个指标来衡量数据是否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经检验,本文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符合AMOS中ML进行SEM模型分析的使用条件。
本文使用SEM模型进行研究假设检验过程中,在遵循SEM模型修正原则的基础上,一方面参考修正系数(MI),另一方面结合酒店企业实践特点,使每次模型修正只修改一个关键参数,至确定最终模型1,具体结果见表4。模型1为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与酒店绩效的SEM模型,用于验证研究假设H1和H2;模型2为酒店资源整合过程与酒店绩效的SEM模型,用于验证研究假设H3和H4;模型3为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与资源整合过程的SEM模型,用于验证研究假设H5。由表4可知,各拟合指数均未超过各自门槛值,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概念模型与问卷收集所获取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由表5可知,本文的研究假设中:H2、H3b、H3c、H3d、H4b、H4c、H4d和H5a均得到验证,符合研究预期。研究假设中:H1、H3a、H4a、H5b、H5c和H5d未得到支持。
中介作用应满足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相互之间均显著相关,以及当引入中介变量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显著降低或消失的条件[39]。完全中介作用是指当引入中介变量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完全消失的情况;部分中介作用是指当引入中介变量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依然显著,但明显降低的情况[40]。
由表5可知,自变量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非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自变量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资源识别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中介变量中,酒店资源获取、配置和利用对因变量酒店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由上述可知,本文中不存在满足中介作用的变量关系,说明研究假设H6没有得到支持。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综合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通过对359家酒店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运用SEM模型实证研究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资源整合与酒店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在短期,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非财务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主要表现为酒店与联盟伙伴之间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行业背景等差异性。尽管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可为酒店企业带来丰富资源,并发挥不同作用,但是这些资源可能因为共享和转移、协调和沟通,以及机会主义成本的增加,导致收益很难获取,因此,酒店需要一定时间来对现有资源和新资源进行配置,然后才能逐步提高酒店员工满意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顾客满意度、团队协作能力,增加酒店市场份额,进而提升酒店财务绩效。如酒店通过委托管理方式加入联盟网络,酒店与委托企业之间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导致酒店不但要维持日常经营和管理,还要投入一定时间进行文化融合,影响酒店财务绩效的快速提升。对于酒店而言,一般是通过非财务绩效方面的提升,带动财务绩效方面的增加。(2)酒店资源整合(除资源识别外)对酒店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酒店资源识别反映了酒店企业分析和确定自身所需资源的过程,但由于酒店企业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酒店资源识别不仅受自身能力的限制,还会受到环境不确定性等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店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识别。另外,不同酒店最终确定的所需资源也不同,有些资源需要经过时间才能凸显价值,这也会影响对酒店资源识别重要性的判断。(3)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资源整识别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资源获取的影响与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新创企业[17]資源获取的影响效果不同。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有利于酒店企业获取成功的经验和企业发展所需资源。当酒店具有多样性的联盟网络关系,并且联盟伙伴间资源差异性较强时,意味着酒店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技术等,这可以有效提高酒店对内、外部资源识别的准确性。但是酒店联盟网络高度的多样性,可能会增加酒店与联盟伙伴间资源共享和转移、沟通、协调,以及机会主义成本的增加,进而导致酒店不能有效进行资源获取、配置和利用。(4)资源整合在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与酒店绩效关系中没有发挥中介作用。
本文的实证结果丰富和发展了嵌入性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本文从资源整合过程视角出发,将资源整合过程划分为4个步骤,并将这4个过程引入“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酒店绩效”关系中,探讨了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与酒店资源整合过程之间和酒店资源整合过程与酒店绩效之间的作用结果,验证了资源整合过程在酒店联盟网络关系与酒店绩效关系间发挥的中介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弥补了有关联盟网络嵌入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联盟网络嵌入性对企业行为与绩效的直接影响方面,相对缺乏联盟网络嵌入性与其作用结果间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如中介作用)的不足。拓展了基于资源视角的酒店企业研究,丰富了有关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对资源整合过程其他方面(如资源识别、配置和利用)与联盟网络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国酒店行业的管理实践也有一定的启示:(1)酒店在建立联盟网络的过程中,应积极加强对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的建设和维护,促进酒店绩效的提升。酒店企业应通过各种联盟手段与不同合作者建立联盟关系,增加关系的多样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酒店发展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不仅要关注短期效应,还要关注其可持续性。对于酒店业而言,往往会出现短期难以产生明显财务绩效提升的财务绩效效应滞后现象。如酒店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酒店绩效的影响,这说明对于酒店绩效的提升,不一定要过多依赖短期财务绩效快速增长的诉求,而应关注其可持续性。(2)联盟网络关系多样性对资源识别有显著正向影响,酒店与其他企业或组织建立多样性联盟关系,帮助酒店企业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进行资源识别,清楚地认识酒店在运营过程中所需或所缺资源,提高酒店竞争力。
本文中樣本酒店的类型具有差异性,各个酒店构建的联盟网络具有一定的异质性特征,这对研究结论的外部信度和效度可能产生影响,未来可对同一类型酒店构建的联盟网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YAO Guorong, LU Lin A review of tourism allia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5): 180-184. [姚国荣, 陆林. 旅游联盟的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 2015, 35(5): 180-184. ]
[2] HE Xiaorong. A study on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based on franchising tourist hotel allia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Tourism Tribune, 2009, 24(12): 54-59. [贺小荣. 基于特许经营的旅游酒店联盟网络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旅游学刊, 2009, 24(12): 54-59. ]
[3] CHEN Liying, TAO Tingfang.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omestic alliance network impact on foreign hotels' partner selecti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foreign hotel's experience in host country and it's perceived capability[J]. Business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1): 147-164. [陈丽英, 陶婷芳. 东道国酒店联盟网络影响联盟伙伴选择研究——国际酒店经验和能力的调节效应[J]. 经济管理, 2017 , (1): 147-164. ]
[4] ZHANG Yibo, HE Jianmin. Effect of hotel alliance network on hotel performance: Mediating effect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process [J]. Business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39(10): 128-141. [张一博, 何建民. 酒店联盟网络规模对酒店绩效的影响——资源整合过程的中介效应[J]. 经济管理, 2017, 39(10): 128-141. ]
[5] BAUM J A C, CALABRESE T, SILVERMAN B S. Don't go it alone: Alliance network composition and startups' performance in Canadian biotechnolog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267-294.
[6] YI Chaohui.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etwork embeddedness,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new firm performance[J].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2, 33(11): 105-115. [易朝辉. 网络嵌入、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 33(11): 105-115. ]
[7] LI Chenlei, LIU Xielin, ZHU Li.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R&D alliance network on company's innovative performance: Based on social capital theory[J].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 T, 2017, (1): 52-61. [李晨蕾, 柳卸林, 朱丽. 国际研发联盟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 (1): 52-61. ]
[8] GOERZEN A, BEAMISH P W. The effect of alliance network diversity o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4): 333-354.
[9] ZHAO Yan, WANG Qi, GUO Xiawan. A study on performance of strategic alliances Inter-enterprise innovation network [J].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2014, (1): 108-112. [赵炎, 王琦, 郭霞婉. 战略联盟企业间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4, (1): 108-112. ]
[10] PENG Wei, FU Zheng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iance network and new venture growth: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 2014, (5): 659-668. [彭伟, 符正平. 权变视角下联盟网络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J]. 管理学报, 2014, (5): 659-668. ]
[11] ZHANG Yibo. Alliance network, resource combin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s[J].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2016, (4): 118-120. [張一博. 联盟网络、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述评与展望[J]. 现代管理科学, 2016, (4): 118-120. ]
[12] Hitt M A, Biermant L, SHIMIZU K, et al. 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A resourced-based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1): 13-28.
[13] SIRMON D G, HITT M A, IRELAND R D. 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 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 32(1): 273-292.
[14] CAI Li, YIN Miaomiao. The impact of learning ability of new ventures and dynamic resource bundling on firm performance[J]. Management World, 2009, (10): 1-10. [蔡莉, 尹苗苗. 新创企业学习能力、资源整合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管理世界, 2009, (10): 1-10. ]
[15] ZHANG Gongyi, SUN Xiaoou.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China Soft Science, 2013, (5): 92-99. [张公一, 孙晓欧. 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3, (5): 92-99. ]
[16] PENG Wei, FU Zhengping. Effect of alliance network on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Mediating effect of knowledge resource acquiring and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 Soft Science, 2011, (6): 105-115. [彭伟, 符正平. 联盟网络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知识资源获取的中介效应与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J]. 软科学, 2012, (4): 17-22. ]
[17] ZHU Xiumei, LI Mingfang. The dynamic impact of the entrepreneurial network on the resource acquisition: An evidence base o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J]. Management World, 2011, (6): 105-115. [朱秀梅, 李明芳. 创业网络特征对资源获取的动态影响——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的证据[J]. 管理世界, 2011, (6): 105-115. ]
[18] KOGUT B. Joint venture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9(4): 319-332.
[19] 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 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1): 35-67.
[20] LI Ling, DANG Xinghua, JIA weifeng. The effect of network embeddedness upon effectiv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J].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 T. , 2008, 29(12): 97-100. [李玲, 黨兴华, 贾卫峰. 网络嵌入性对知识有效获取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29(12): 97-100. ]
[21] BECKMAN C M, HAUNSCHILD P R. Network learning: The effects of partners' heterogeneity of experience on corporate acquisition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2, 47(1): 92-124.
[22] EISINGERICH A B, RUBERA G, SEIFERT M. Managing service innovation and inter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for firm performance: To commit or diversify?[J].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08, 11(4): 344-356.
[23] ZUO Zhigang.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overseas enterprise strategic alliance research: Structural trends and integrated achievements[J]. 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2015, 37(1): 62-81. [左志刚. 国外企业战略联盟研究的整体性分析: 结构趋势与整合成果[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 37(1): 62-81. ]
[24] DYER J H, 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4): 660-679.
[25] VASUDEVA G, ANAND J. Unpacking absorptive capacity: A study of knowledge utilization from alliance portfolio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54(3): 611-623.
[26] BARNEY J, WRIGHT M, Ketchen D J.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Ten years after 1991[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1, 27(6): 625-641.
[27] 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1986, 15(6): 285-305.
[28] OLIVER C.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bining institutional and resource-based view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9): 697-713.
[29] POWELL J, OWEN-SMITH W W. Knowledge networks as channels and conduits: The effects of spillovers in the boston biotechnology community[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1): 5-21.
[30] DYER J H, NOBEOKA K.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345-367.
[31] SHA Zhenquan, ZHOU Fei. A sesearch on network competence impacts on the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performance under industrial cluster environment[J]. Management Review, 2013, 25(6): 95-103. [沙振权, 周飞. 企业网络能力对集群间企业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 2013, 25(6): 95-103. ]
[32] GUO Hai. Managerial ties and resource acquisition: A configuratio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0, 24(3): 134-143. [郭海. 管理者关系对企业资源获取的影响: 一种结构性观点[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24(3): 134-143. ]
[33] DONG Baobao, GE Baoshan.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new ventures[J].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2, 33(2): 107-114. [董保寶, 葛宝山. 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 33(2): 107-114. ]
[34] KAPLAN R S, NORTON D P.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2, 70(1): 71-79.
[35] LI Songlan, LIU Chang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based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J].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2010, (4): 76-79. [李宋岚, 刘嫦娥.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4): 76-79. ]
[36] PENG Wei, FU Zhengping.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lliance network, resource combin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ventur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5, (3): 26-37. [彭伟, 符正平. 联盟网络、资源整合与高科技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 管理科学, 2015, (3): 26-37. ]
[37] REN Shenggang. The measurement of firm's network competence and a study on their mechanisms that affe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0, 13(1): 69-80. [任胜钢. 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1): 69-80. ]
[38] HAIR J F, TATHAM R L, ANDERSON R E, 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8: 648-650.
[39]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6): 1173-1182.
[40] WEN Zhonglin, ZHANG Lei, HOU Jietai, et al. Test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diating effects[J].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004, 36(5): 614-620.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 2004, 36(5): 614-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