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战略”一词最早起源于军事科学,后被逐渐运用到其他的领域。城市发展战略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纲领和指南,它既包含了对城市发展现状的思考,也确定出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与内容。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发展战略,清晰地城市发展战略可以更好地引领城市健康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周年,在这一新的历史节点上研究城市的发展战略,必须要站在对以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的角度,对历史和未来负责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本文旨在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城市发展战略领域的文献进行挖掘和分析,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的热点与其未来演化趋势。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为数据库,对以“城市发展战略”为主题词的文献进行高级检索,检索范围设定为SCI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研究时段为1992-2018年,数据获取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25日,共收集到文献904篇。
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是较为缓慢而困难的,Cite space这一软件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等方法,将此领域的文献的共同点、高频次主题、发展历程进行可视化处理,借助此软件我们可以更容易的把握该领域研究之间的深层联系,更为客观科学的梳理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亦可分析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其数量的起伏趋势,将该领域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2000年),研究兴起阶段。学者开始对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文献数量不足180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
第二阶段(2001-2010年),快速增长阶段。对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快速增热,在2010年达到研究峰值,其间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达到46篇,进入对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最热阶段。
第三阶段(2011-2014年),研究回落阶段。发表文献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对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逐渐降温。
第四阶段(2015-2018年),研究趋于平稳。平均每年发表文献数量为27篇。
对作者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的统计有助于发现城市发展战略领域的领军人物及其关系,从而较为准确地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该领域发表文献数量在2篇以上和单篇被引频次超过98次的作者进行统计,通过知识图谱发现,学者吕传廷、吴超、盛鸣、缪合林的发文量在3篇以上;赵景海、李峰、沈镭、李迅、朱训、谢守红、李晓江、周直、刘卫东的期刊文献被引频次在100次以上,可见这些作者在该领域影响力较大。
通过对城市发展战略领域的研究数据进行机构共现( Cite Space 中 Node Types选项设定为 Institution) 分析,可以得出近年来该领域研究机构发文量的排序。可以发现,南京大学城市资源学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总规部、广西大学商学院的发文量相对较高,是城市发展战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
高频词的关键词可以反映出城市发展领域研究学者共同关注较高的问题,通过高频关键词可获知该领域的焦点和热点主题。这部分可运用 Cite Space 软件的关键词共现这一统计功能,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得出城市发展战略领域前20位的高频次关键词。由图可知,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城市群、经济、城市化、城市、城市商业银行、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北京、深圳、城市竞争力、长远计划、广州、广东、协调发展、空间发展战略等词十分活跃,是该领域的热度较高的研究主题。
聚类视图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分类并可视化,更方便的使研究人员得到从复杂信息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城市发展战略领域采用自动聚类标签视图功能,得出城市发展战略领域的研究聚类结果。其标签为资源型城市、战略规划、城市圈域经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国际化都市、战略定位、城市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通过热点聚类标签可发现这一研究领域的前瞻性主题。
将这一领域内容分四个阶段进行梳理总结,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走向。根据上文中对与研究阶段的细分,把各阶段发表的被引最高的文献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知识图谱网络中的关键性节点进行分析,提炼出每个阶段学者的观点,从中可看出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发展历程。从研究时段上,依据这些关键词与高频词的时间分布来挖掘归纳城市发展战略的发展趋势。首先利用关键词搜索功能,把出现高频词挖掘出来,通过时区(Time Zone)图的方式表达。
通过观察这一部分的知识图谱,我们将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2000年),研究兴起阶段。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刚刚起步,这一时期的中国还处于依托城市资源禀赋进行发展,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资源型城市、矿业城市的发展进行战略分析,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
第二阶段(2001-2010年),快速增长阶段。对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逐年升温,文献数量迅速升高。广州市在吴良镛先生的建议下,在2000年开始对城市的总体发展进行研究。此后,全国掀起了对城市进行战略规划的浪潮。建设部在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对城市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的规划布局。在这一阶段学者们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提升城市竞争力”, “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
第三阶段(2011-2014年),研究回落阶段。文献总量减少,在研究热度逐渐降温。2011年,我国正式进入城市时代,城镇化水平超过50%,;“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将城镇化质量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学者们也将研究视角集中在“城市化”“城镇化”等相关方面。
第四阶段(2015-2018年),研究较为平稳。面对国家战略实施的要求,许多城市的发展战略都将落实国家战略作为发展重要任务,城市发展战略主要针对“一带一路”战略。
总结:本文运用软件 Cite Space 对城市发展战略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城市发展战略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对象主要为资源型城市(矿业城市、煤炭城市、港口城市),国际化都市(如北京、深圳、广州、上海、香港),中心城市(武汉、西安),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战略主题依次围绕可持续发展、协同发展、城市竞争力、城市空间结构、人居环境、城市转型、城镇化、“一带一路”战略;也多以实现战略目标来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低碳城市、创新城市、智慧城市)从城市发展战略的战略定位到战略概念规划,从战略选择、调整到战略管理,城市发展战略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创新驱动”。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让城市更美好。